全民退保

今日是五四運動97週年,一班青年團體以「破舊立新」為題,發表聯署聲明及問卷調查,要求政府落實全民退保。活動由左翼21、本土青年聯盟、青年退保關注組及社會工作學生聯會發起,團體在過去兩個月針對不同院校學系的大專學生作出二百多份問卷調查。

七成青年對未來感憂慮 8成人贊成大財團加稅注資退保

社會有聲音指全民退保對青年造成沉重負擔,不同人對方案都有保留或支持。工會調查發現,超過8成青少年願意就退保供款。社工學聯代表Ian指出,這現象反映青年意見有待發掘,於是發起了是次調查。

受訪者對自己的將來相當沒有信心,有超過70%的受訪者回應,表示對畢業後的工作及收入不穩感到憂慮,更有約25%表示非常憂慮。只有6.5%的受訪者同意強積金可以保障他們的晚年生活,九成受訪者對此表示不同意。

【惟工新聞】今日是五一勞動節,工聯會於早上舉辦遊行,期間受到追擊。行動者批評,工聯會聲稱自己是「撐勞工,為基層」,但是縱觀工聯會過往的表現,其行事宗旨實際上是「賣勞工、害基層、撐商界、為政權」,故作出此行動,揭穿工聯會謠言。

抗議人士天橋掛橫額遭警察圍阻 工聯會隊伍:跳落嚟啦!

今晨有行動者在警察總部對出天橋掛起寫上「香港工賊聯合會 賣勞工 害基層 撐商界 為政權」的橫額,橫額掛出即被警察扯走。行動者表示希望離開,卻被警察圍阻。爭持近半小時,警方才讓行動者離開。

工聯會隊伍發現天橋上的橫額後起鬨,有人對抗議人士大叫「跳落嚟啦」。

有抗議人士在遊行隊伍旁高舉標語,遭工聯會隊伍以直幡朝頭部擊打,勉強以標語擋格卸開直擊。

工聯會小花陳穎欣 舉手反對全民退保

工聯會對工人的立場一直為人所質疑,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1997年投票否決集體談判權。抗議人士整理工聯會過去兩年裡出賣工人的行為,於街上派發傳單。

有一群人,即使辛勞工作,其退保生活仍毫無保障。香港家務助理總工會指出,現時香港有約5萬家務助理,64萬家務料理者,由於家務助理絕大部份是零散工,家務料理者更是無償勞動,他們被排拒在現時退休保障的制度之外。

於2月至3月期間,工會就著「如何計劃退休生活」的主題,訪問了143位會員。今日(4月9日)下午,工會舉行了調查結果的發佈會。

近半人儲蓄少於十萬 退休生活無以為繼

從事家務助理的工人,大部份是雙職婦女,外出工作的同時需照顧家庭,所以其收入並不高,難以儲蓄足夠的金錢應付退休生活。擔任工會司庫的林順玉指出,近一半受訪者每月收入為5千至1萬元,超過三成的受訪者每月收入不足5千。近半受訪者表示,預計到65歲時,個人積蓄不足10萬元。同時,九成受訪者預計,退休後每月基本生活開支至少3千元,近4分1人指每月開支超過7千元。

【惟工新聞】是施政報告,還是拖延民生病症的「拖症報告」?特首梁振英今日(1月13日)發表任內第四份施政報告,大談配合中國落實「一帶一路」策略,惟多項備受關注的民生政策皆避重就輕,對訂立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皆缺乏承諾,繼續拖延。即使是2012年競選特首時強調的房屋政策也倒行逆施,重提出售公屋,用新建公屋單位益買樓人士,預料可能縮減輪候冊個案的上樓機會。

勞工政策得兩段 標準工時等諮詢

勞工政策貧乏是梁振英任內施政報告的特色。今年施政報告全文合共257段,但「勞工」部份竟然只佔2段,相比「一帶一路」部份的29段篇幅,幾近微不足道。

「勞工」部份除提及新增1,200幼兒中心延長時間服務名額,促使婦女投入勞動市場之外,就只有談及標準工時。惟相關內容僅稱標時委員會將進行第二輪諮詢,未有回應「標準工時」可能在下次諮詢被偷換成「合約工時」的傳聞。標時委員會上月29日舉行會議,六名勞方代表杯葛,會議前有消息指草擬中的諮詢文件將詢問僱員對只推行合約工時有何看法。

興建中公屋新樓 擬售予綠表買家

全民養老金
香港二百萬僱員都有經濟需要

文:梁寶霖(社會保障學會會長)
莫泰基(社會保障學會研究員)

根據統計處資料推算,2016年有265萬僱員(不包括外傭)每月薪金在3萬元以下。按銀行財務顧問推算,強積金每月供2,000元,工作35年,65歲退休後所累積連純回報(扣除行政費和通脹)年均1.6%(非保證),約有110萬元(2016年價格)——前提還要是沒有被對沖,才有相若金額。

樓奴社會下 推算青年退休命運

110萬元有幾多?以個人每月開支6,000元計算(2015年長者綜緩每月平均金額為5,548元),即年均開支7.2萬元,110萬元最多只可應付15年。若以2015年65歲長者的預期壽命為87歲推算,今天的265萬僱員將會沒有積蓄去應付最後7年的晚年生活,如家中仍有父母要照顧,晚年生活更加困難。若以中位收入僱員計算(月薪15,000元),情况更為惡劣(見《「退休保障 前路共建」諮詢行政摘要》,第29頁第55段)。

今日(12月30日)下午,立法會舉辦退休保障公聽會,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到政府總部外示威。

社會製造女性貧窮 理應討回公義

社會民主連線的陳寶瑩發言指出,女性的貧窮由政府製造,同時為下一代付出,社會、政府理應回饋她們,「點解我哋呢啲50後女人會咁窮呀?點解我哋無書讀呀?係因政府唔肯搞免費教育。又唔肯搞託兒所,令到我地長大咗,要湊仔,又做唔到嘢。到依家年紀大咗啦,想安享晚年又話無。」陳寶瑩批評政府涼薄,亦否定年青人與老人之間的對立,「唔係我哋中年女人欺壓啲後生仔呀,我哋係向政府攞返個公義。」

勞資關係協進會的發言人批評審查制度,指設署審查等於懲罰努力、儲蓄的人。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認為,政府並非無錢,政府有數以千億計的錢「掉落鹹水海」,用來填海,興建機場跑道、高鐵、起橋,卻不願用來解決老年人的需要。

退保聯自設民間諮詢 指數據證方案可持續

預算案出爐 庫房大水浸 基層受益最少

財爺曾俊華今日發表2015-16年度財政預算案,顯示去年(2014-15年度)實際盈餘比預計多出547億,庫房大水浸。另外,預算案推出多項支援企業及紓困措施,主要令富裕及中產階層受惠,另有少量一次性措施提供予綜援及公屋家庭。
 
庫房進帳逾600億 「佔中」負面影響成疑
 
財政司司長今日中午發表新一年財政預算案。數字顯示2014-15年度實際盈餘為638億元,比去年預算案預計的91億,多出547億。嚴重低估盈餘的主要原因,包括印花稅收入因實施「雙倍印花稅」比預計多6倍,利得稅收入比預計高15.8%,薪俸稅和地價收入也較預期多,分別多出51億和32億;另外,去年政府實際支出亦比預期少140億。
 

【惟工新聞】人口老化逼在眉睫,今年施政報告卻未見梁振英政府對退休保障有任何具體承諾。去年施政報告表示由扶貧委員會委託港大周永新教授的團隊研究不同退休保障方案,並稱會以「開放」態度考慮未來路向。報告於去年8月出爐後,政府態度卻未見開放,梁振英更在今日發表的施政報告老調重彈,聲稱要顧及自力更生、集中資源幫助最有需要的人士、家庭成員互相支援等「固有價值」,對全民退保似有抗拒姿態,更提倡「改善」強制性公積金。團體指梁振英旨在卸膊,將責任推給扶貧委員會,政府拒為落實方案訂立真正時間表。

不設全民退保 政府更早爆煲

施政報告明顯對周永新建議的「全民老年金」方案有保留,聲稱會為政府帶來中長期財政壓力。對於政府吹的「爆煲風」,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組織幹事歐陽冠東批評政府選擇性引用周永新報告,其實當中有表明目前的長者扶貧福利模式未來難以持績。若不盡快設立全民退保,爆煲的是政府財政。

周永新提出不設入息及資產審查、65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每月可領3,000元的「全民老年金」方案,被部份人士攻擊,稱全民式福利不可能持續。不過香港現時有多項免費及廉價全民公共服務,如中小學校育、公立醫院、文娛康樂以及環境衛生,惟暫未有成為「爆煲」論的攻擊對象。

【惟工新聞】雨傘運動貌似告一段落,到底政府會捨得收買人心補鑊,抑或依然故我?早前發表全民退休保障研究報告的港大教授周永新昨日出席新書發佈會,表示退休保障可能在明年區議會選舉成為重要議題,政黨將激烈角力。他又指沒有退休保障不僅影響窮人,不少有積蓄的長者因為「唔知自己幾時死」,終日活在恐懼之中「一毫子都唔敢用」。主辦單位「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的組織幹事歐陽冠東亦批評,政府不做實事為市民計劃養老,白白浪費公帑,質問「啲稅可唔可以買少幾個催淚彈」。

打工30年 靠強積金最多儲70萬

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近日推出新書《香港要Stand UP》,昨晚於銅鑼灣誠品書店舉辦書介會。嘉賓講者周永新評論扶貧委員會會議上月發表的報告,指即使將生果金、綜授和長者生活津貼等福利措施的效果加算進去,香港仍有三成長者活在貧窮線之下,假如實施全民退保,則可以減少5%至10%。

周永新引述他的研究,指香港平均一個打工仔即使工作30年,並且有儲蓄習慣及投資運氣不俗,靠目前強積金制度的話「最多儲到60至70萬已經好叻」,根本不夠將來退休之用。他又指現時香港人不少身上負債難以儲蓄,今年追看世界盃時見得最多的廣告就是叫人借錢,「唔爭卡數已經難得」。

【惟工新聞】「愛國愛港」,必先旗幟鮮明反對共產主義?政府委託港大教授周永新團隊撰寫的退休保障研究內容逐漸曝光,周永新今日更於報章撰文指香港老年貧窮普遍,直斥強積金無助解決問題,被市民視為「雞肋」,建議盡快設立全部市民皆可享有的老年金。部份人士對此反應不一,扶貧委員會主席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重申不得調動強積金供款以支援全民退保,曾表態反佔中的「愛國愛港」團體「香港培青社」今晨更於社交網站揚言全民退保等於令香港「成為共產主義城市」,高調反對。

周永新:香港缺乏全民老年金

全民退休保障研究報告昨日交予扶貧委員會討論。在所有建議不設資產入息審查的、全民可共享的退保方案中,報告顯示爭取全民退保聯席的方案最具持續力,精算結果指出該方案到2041年仍未爆煲,較工聯會及公共專業聯盟的方案優勝。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