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

現時強積金與遣散費對沖,打工仔的解僱補償本已微薄。老闆為降低成本,還是無所不用其極逃避法定責任。今年四、五月,三位尼泊爾建築工人被老闆告知「返去休息下、等消息」,誰知等了良久也沒有通知(曾有個案是等了近半年),變相解僱。他們於是請工會協助追討遣散費、法定假日和有薪年假薪酬,告上勞資審裁處。

三位工人負責紮鐵,一直受聘於「天和工程有限公司」(簡稱「天和」),其中兩人入行6年,一人入行10年。「天和」旗下有多間公司,如創豐建築工程有限公司、富興建築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不同地盤。「天和」藉口工人受聘於四至五間不同公司,又不把(公司批准的)放年假時段算入受僱期,試圖斬碎工人的工作時段,使某些時段不符合「連續性合約」的規定,以減少賠償。事實上,建築公司這種行徑在業內屢見不鮮,這次三位工友如何抵抗?其他建築工人應該如何預防?

中國塔吊工罷工的導火線

編按:由上月底開始獲媒體報導的中國全國十六省市塔吊工人(香港俗稱地盤天秤)罷工,到今日依然有部分省份的工人訴求未獲回應。為了讓公眾更了解現時中國塔吊工人的苦況,內地有民間媒體透過訪談及數據搜集,整理了工人現時的工作狀況。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地盤工人與香港地盤工人待遇的相似之處,包括外判、工業意外等等。

(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大滙」,文章連結為:https://mp.weixin.qq.com/s/Jt-iPB0CDiPZM6HvmgctcQ
為了方便香港讀者閱讀,惟工新聞將文章用字稍作改動。)

這篇文章以作者對13位塔吊工人的線上訪談和近年來研究塔吊行業的相關報告為基礎撰寫而成。由於時間倉促,把握資料有限,對此次全國罷工進行的梳理和分析無法做到完全準確。希望關心塔吊工人權益的朋友能做出更多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