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工

【惟工新聞】上周六(12月7日),協助被逐印傭作家Yuli Riswati的支援組在愛丁堡廣場舉辦了一場集會,要求入境處交待為何將無罪之身的Yuli驅逐出境、改善羈留中心惡劣的待遇、停止對所有抗爭者的打壓,以及尊重外傭的一切政治自由。主辦方點算出席人數後,加上進進出出的參與者,指約有700人出席。

Yuli感謝支持 望關注遍及羈留所受苦人士

上周,入境處被爆出無理拘禁印尼移民工作家Yuli Riswati近一個月。Yuli在港工作十年,是一名熱衷寫作及攝影的移工。在反送中運動中,她寫文章向同鄉講解運動,對抗媒體和領事館發放的偏頗和錯誤訊息。9月底,Yuli因未續工作簽證被捕,及後雖然被撤銷控罪,卻仍被拘留,期間更被虐待。事件曝光後,入境處於本周一將她遣返回國,無視其僱主仍願意為其提供居所,以及聲援人士的要求。然而,Yuli並未因此氣餒,她希望尋回公義,與及為其他同在青山灣羈留中心受虐的朋友發聲。Yuli的支援組發表聲明,呼籲各界人士參與星期六15:00在愛丁堡廣場的集會。惟工新聞轉載該聲明。


她以血肉之軀硬撼石牆,我們如何才不辜負她?

聲援被逐印傭作家Yuli集會之聲明

【惟工新聞】沒被定罪,卻要待在一個比監獄還差的地方,寒冷天氣下只有冷水洗澡,病到長期嘔吐,只獲提供每天一顆不知名藥丸。這些,就是印尼移民工作家Yuli Riswati這個月來遭遇的厄運。由Yuli在港朋友組成的支援小組今發表新聞稿,指出近月來發生在她身上的荒謬打壓。

撰文發聲屢獲獎 報導反送中向同鄉闢謠

上個月印尼發生海嘯,衝擊西爪哇島的萬丹省(Banten)與蘇門答臘南端的楠榜省(Lampung),造成了逾430人死亡、近1500人受傷、逾2萬人流離失所,然而,印尼政府對受災人民的照顧卻非常不足,無助他們回復災前生活。

在港印尼移工組織者Fafa指,為了不令外國投資者失去信心,印尼政府只將其列為國家級別而非國際級別的,對於萬丹省的援助只維持到1月6日,而對楠榜省的救援亦只維持到1月19日,亦即只有短短兩至四星期,這根本無助受災者重建生活。一方面,海嘯摧毀了9百多間房屋,很多人現時仍住在避難所,未能重覓居所。另一方面,政府對受災者的援助非常有限,很多受災者的維生工具,例如捕魚工具、出海捕魚的船隻等都被海嘯摧毀。但政府的援助只有水、食物、藥物這些最基本的生存必須品。失去謀生工作,即使受災者努力生存,要回復災前生活仍然困難重重。

【惟工新聞】剛過去的星期日(11月18日)是第四屆移工同志遊行,主題為「Pride Change Freedom 」。中午一點起,遊行的隊伍從愛丁堡廣場起行。移工朋友們穿著六種不同顏色的衣服,隨著隊伍排列構成一面彩虹旗。不用工作的星期日,她們都精心打扮,臉上綻放自信真誠的笑容。遊行過後,遮打道成了表演的舞台,移工朋友隨著音樂起舞,自由舞動的樣子彷彿是一種驕傲的自我宣示。面對移工和同志的雙重邊緣身分,她們團結地向公眾大聲喊出平等的訴求。

【惟工新聞】上星期日(11月18日),移工同志遊行在愛丁堡廣場出發,為移工爭取同志平權。是次遊行由在港移民家務工團體主辦,至今已是第四屆。參與遊行的有多個不同國籍的移工團體,除了菲律賓外,來自印尼、尼泊爾等地的移工亦有參與遊行,而本地團體學聯社運資源中心(自治八樓)亦為其中一個合辦組織。

「我們是同志 我們想跟你打個招呼!」
遊行在大約下午一時左右在中環愛丁堡廣場出發,沿德輔道中步行至遮打道為終點。不同的團體分別身穿紅、橙、粉紅等幾種顏色,有彩虹之意,而帶頭的移工和本地組織代表手執彩虹旗及橫額,並高呼口號:「我們在這裡,我們是同志,我們想跟你打個招呼!」(We are here, we are queer and we would like to say hello)。在遊行的途中,遊行人士亦高呼口號,與其他市民打招呼。也有身穿紫色衣服的團體高唱:「我們會戰至勝利(We will fight until we win)」。

【惟工解密】為了應對愈來愈明顯的人口老化現象,2017年政府公布了《安老服務計劃方案》,提倡「大幅加強社區照顧服務以達至『居家安老』和減少住院比率」的方向。政府的目標是將社區對院舍照顧服務的比率由 2016 年的1:3 增至2026 年的2:3,並在2031年使比率達至1:1。

「居家安老」將會是政府官員未來不斷重覆的口號。乍聽之下,這句口號相當合理,事關「居家」的反面是老人院,而我們對老人院的印象都相當負面。但往深一層去想,「居家安老」也可以成為政府推卸責任的完美藉口。究竟這個「居家安老」包含了甚麼呢?

【惟工新聞】外傭照顧長者備受壓力,年初一名八旬老婦在家打罵、掌摑家中印傭被判守行為。外勞事工中心(Mission For Migrant Workers, MFMW)今發布研究,顯示移民家務工照顧長者的工作情況普遍。研究結果亦反映社會對他們在長者照顧上的支援嚴重不足,有四成受訪家務工指身心健康受損,亦估計有7661名外傭在照顧長者時24小時無睡眠。

研究以問卷及焦點小組的形式訪問了1505名來自菲律賓、印尼、泰國及斯里蘭卡的移民家務工。研究發現,高達四成的外傭參與在長者照顧的工作,其中多於七成負責照顧單身老人。在616名參與在長者照顧的受訪者中,有六成的照顧對象需要額外支援,他們有部分需要使用輔助設備、輪椅或臥床。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