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當樓奴】置業階梯非出路 房屋宜轉趨公營
由青年拒當樓奴運動發表 on Wednesday, 10 October 2018編按:今日(10月10日),林鄭宣讀施政報告,表示會於任內將公私營房屋比例由6:4改為7:3,並謂已經出現「置業階梯」。卻沒有交代所謂的七成公營房屋當中,公屋和居屋各佔多少。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撰文指出,政府將公營房屋推向市場,逼人買樓的思維仍然沒有改變,提倡應以每個住戶均可居住一個公營房屋單位為目標。
文:譚永賢(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鄭崇理(青年拒當樓奴運動成員)
林鄭月娥政府上任滿一年之際,推出多項房屋政策並展開土地大辯論,除了去年施政報告提出「綠置居」和「白居二」恆常化外,今年再提出修訂資助出售單位定價和轉售限制、市建局項目改作首置盤、一手空置稅、過渡房屋、改撥九幅地建公營房屋和規管發展商擠牙膏式賣樓。政策手段之多,可見新任政府希望在上場之際博取市民的掌聲,但政府在背後對於公營房屋的一套思維,依舊無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