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工

編按:去年,惟工新聞翻譯了美國NBC新聞的一篇文章,講述1867年在美國興建太平洋鐵路的華籍工人的罷工。陸續出版的研究報告,讓我們得以重構當時華工的情況,以及到處發生的抗爭。梁寶龍在這篇文章整合了已有的中文資料當中提到的華工抗爭與成果,是了解中國最早的工人運動的重要材料。

前言

2012年美國史丹福大學發起北美鐵路華工研究工程(Chinese Railroad Workers in North America Project),對鐵路華工進行了大規模深入的調查研究。中台學者據此資料發表了不少文章和書籍,龍少閱讀了不少該批中文資料,發現其中不少資料推翻了以往對華工的論述觀點和結論,及將某些模糊的歷史重現了出來。

編按:提到中國最早的工人運動,大家可能會想起20世紀初的海員大罷工或省港大罷工。但原來,在更早之前,中國工人已經出現大規模的抗爭。在1867年,九龍剛剛割讓給英國不久,數千名在美國加州興建鐵路的中國工人發動罷工,是當時美國最大規模的工潮。惟工新聞翻譯NBC新聞這篇文章,與大家探討這段不為人知的過去。

 


這事發生在鐵路的第92至119里路段。

在內華達山脈挖掘隧道的中國鐵路工人決定停止工作。那時是1867年6月底,山上仍被白雪覆蓋。

這些主要來自廣東的工人向僱主中央太平洋鐵路(Central Pacific Railroad)提出訴求:與白人同工同酬;縮短動作時間;改善興建這個國家首條跨北美洲大陸鐵路的工作環境。

「這個鐵路工程穿州過省,是美國當時規模最龐大的工程。」史丹福大學北美洲中國鐵路工人研究計劃的副總監奧本辛格(Hilton Obenzinger)告訴NBC說。「這次罷工同樣是當時規模最大的工業行動。」

這場歷時8日的歷史性罷工在150年前的6月25日開始。最後因鐵路公司總裁曲克(Charles Crocker)截斷工人營地的食物、物資和交通而告終。

【惟工新聞】殺人放火金腰帶,修橋補路無屍骸,被賣豬仔到異國的工人尤其如此。法國平民劇團(Théâtre de l'Ordinaire)一次在鄉間散步,意外發現一片附近無人知曉由來的神秘墓地,調查之下,方知那是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被招到法國戰場的華工墳場。他們與香港藝團合力炮製《西線無戰事:一戰華工版》一劇,重現這段塵封百年的外傭輸出史。劇團在法國戰績輝煌,去年曾為藝術家和自由工作者發起罷工,前日在港出席分享會時更表示「藝術家也是工人」。

無名的「流芳」:當藝術家變成歷史偵探

1915年,一戰戰火正酣,對戰局虎視眈眈的除了西方列強,還有其時由北洋政府主政的中國。為討好協約國,逾14萬位華工就被中國招募到遠在法蘭西戰場,修鐵路挖戰壕,不少工人因而犧牲。是次演出的節目經理吳文基(Eric)回想當初在法國鄉郊看見的情狀,「路上有個牌仔,寫住『中國人墳場』,轉角行入去豁然開朗,見到一大片墳地。」那正是一個世紀前工人們的埋骨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