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助理

【惟工新聞】上周再有四名議員被禠奪資格(DQ),除了失去議席,他們更可能被立法會追討共計一千多萬的開支。去年立法會選舉過後,惟工新聞就曾作一系列議辦助理訪問,揭示議員背後的助理如何一個打十個地推動議會工作。宣誓「莊重」與否的定義尚且空泛,這次惟工新聞找來其中兩位被DQ議員的助理,看看他們的勞動是否不值一文? 

邊聽電話邊工作 議助練就左右互搏

阿軒於2016年11月入職羅冠聰議員立法會辦事處,Roy則晚一個月入職梁國雄(長毛)議員立法會辦事處。差不多由入職開始他們就預見著DQ的來臨,與其惶恐,不如以平常心做該做的事。

阿軒在立法會主要跟進跟教育與基層事務,涉及的會議多得令人眼花:每兩星期開一次開教育及福利事務委會,此前他先要跟民間團體會面,商討是否搞請願行動、有沒有臨時動議要提出、要向官員查問甚麼資料;逢星期三立法會大會、星期五財委會內務委員會,有議題需要跟進或提出質詢的就要出席;遇著關於兒童權利、墟市議題的小組委員會,他也要準備背景資料和相關提問。

前言: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議員各就各位,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雄辯滔滔,背後需靠助理如何努力發功?政治、社運工作並不只為兩餐,可是生活又總得要過,那麼應該如何思考自己與團體的關係?有由建制轉到社區團體的助理,指薪金福利於他而言不重要,即使待遇大跌也是值得,但亦有工作十多年的組織者認為,與團體終究是僱傭關係,而且工作也不一定與社運理想吻合。這個訪問系列,既要紀錄鎂光燈邊緣的功臣,亦希望為各位打算投身政治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參考。

前言:立法會選舉塵埃落定,議員各就各位,又有多少人會留意到,立法會議員在議事堂雄辯滔滔,背後需靠助理如何努力發功?政治、社運工作並不只為兩餐,可是生活又總得要過,那麼應該如何思考自己與團體的關係?有由建制轉到社區團體的助理,指薪金福利於他而言不重要,即使待遇大跌也是值得,但亦有工作十多年的組織者認為,與團體終究是僱傭關係,而且工作也不一定與社運理想吻合。這個訪問系列,既要紀錄鎂光燈邊緣的功臣,亦希望為各位打算投身政治工作的年輕人提供參考。
 


【惟工新聞】選舉剛過,民主派僅保否決權,建制派在鐵票力保下仍佔大部分議席。可有想過,在我們四年一度大罵建制大黨(s)禮義廉和出賣勞工時,在這群議員背後工作的人,工作情況到底如何,他們又抱著一個怎樣的心態勞動?

28歲的阿山(化名),在訪間當天身穿所屬的團體白色T恤,揹著有點使用痕跡的背包,恰好準時到達約定處。阿山給人的感覺樸實,且耐性十足,有問題都會解釋得盡量仔細,以求我們掌握清楚答案。這位現役社區團體的議員助理,單憑第一印象,難以想像他從前曾在建制大黨中工作。

合約工時內無法完成工作 放工嘆「今日又講埋啲咁嘅鳩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