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志

【惟工新聞】剛過去的星期日(11月18日)是第四屆移工同志遊行,主題為「Pride Change Freedom 」。中午一點起,遊行的隊伍從愛丁堡廣場起行。移工朋友們穿著六種不同顏色的衣服,隨著隊伍排列構成一面彩虹旗。不用工作的星期日,她們都精心打扮,臉上綻放自信真誠的笑容。遊行過後,遮打道成了表演的舞台,移工朋友隨著音樂起舞,自由舞動的樣子彷彿是一種驕傲的自我宣示。面對移工和同志的雙重邊緣身分,她們團結地向公眾大聲喊出平等的訴求。

【惟工新聞】上星期日(11月18日),移工同志遊行在愛丁堡廣場出發,為移工爭取同志平權。是次遊行由在港移民家務工團體主辦,至今已是第四屆。參與遊行的有多個不同國籍的移工團體,除了菲律賓外,來自印尼、尼泊爾等地的移工亦有參與遊行,而本地團體學聯社運資源中心(自治八樓)亦為其中一個合辦組織。

「我們是同志 我們想跟你打個招呼!」
遊行在大約下午一時左右在中環愛丁堡廣場出發,沿德輔道中步行至遮打道為終點。不同的團體分別身穿紅、橙、粉紅等幾種顏色,有彩虹之意,而帶頭的移工和本地組織代表手執彩虹旗及橫額,並高呼口號:「我們在這裡,我們是同志,我們想跟你打個招呼!」(We are here, we are queer and we would like to say hello)。在遊行的途中,遊行人士亦高呼口號,與其他市民打招呼。也有身穿紫色衣服的團體高唱:「我們會戰至勝利(We will fight until we win)」。

【惟工新聞】近年香港同志移工的運動正在慢慢發展,菲律賓移工主辦的驕傲遊行(migrant pride)連續辦到第三年,印尼同志移工組織在重新起步,本地人對其關注與支持亦逐漸增長。不過,回鄉以後可以如何延續關係,對移工來說仍然是一大難題。尤其是2019年總統選舉將近,極端伊斯蘭勢力不斷以煽動民粹的策略撈取選票。在這脈絡之下,印尼同志受到的打壓越來越嚴重。近日,印尼國會議員提出了一項對性小眾極為不利的修正案。

非異性戀關係本來不違法 修正案打擊一切婚外性行為 

【圖輯】第三屆移工同志遊行速記

第三屆移工同志遊行於11月26日在中環舉行。今年主辦的單位Filipino Lesbians Organization、Gabriela HK和Filguys-Gabriela Hong Kong以「正直地驕傲,以人道驕傲」為題,先從愛丁堡廣場出發,經過菲律賓移工聚集一帶,遊至中環遮打道集會,高呼“Discrimination has no space,Lgbt has no race”(歧視消失,同志無分種族),“Lgbt we are fighting for equality,We standing up integrity”(同志爭取平等,理直氣壯站出來)。

第三屆移工驕傲遊行前分享會記錄

上星期日是第三屆同志移工遊行,此前,遊行主辦單位(Gabriela Hong Kong、Filipino Lesbian Organization、Filguys)聯同本地團體自治八樓,在11月22日晚上七時半舉辦了分享會,四位講者分享為草根女性團體 Gabriela香港分部的主席Shiela和成員Bing、Filipino Lesbian Organization(FILO)主席Ivan、與及Cordillera Alliance成員Trudis。以下為分享會的記錄。

由菲律賓到香港 漂洋過海去工作

來自大英帝國的反同法例

編按:「同志平權是西方價值,違反傳統文化!」香港的保守派這樣說,台灣的保守派這樣說,到了新加坡、印度、俄羅斯和非洲各國,也有政治宗教領袖這樣說。諷刺的是,更多證據說明,反同性戀才是西方引入的價值。近年,不少學者研究歐洲各國如何將反同性戀的法例帶到殖民地。惟工新聞翻譯這篇由韓(Enze Han)和奧馬漢尼(Joseph O’Mahoney)的文章,介紹兩人研究英國反同法例對其殖民地的影響。
 

在過去半個世紀,很多國家都取消了針對同性關係(尤其是男性)的刑事法例。那些法例往往將同性行為冠以被稱為「同性罪行」、「雞姦」(sodomy)、「非正常行為」(unnatural acts)或其他名目。

編按:北卡萊羅納州歧視LGBT群體的法案自3月份通過後激起眾怒。繼NBA決定將原訂於該州舉行的2017年明星賽改到其他州分舉行,美國物理學會同樣取消在該州舉行的2018年年會。這篇翻譯自Physics World的文章,報告這次決定,並講述物理學界推動性別平等的嘗試。

 
由於北卡羅萊納州通過了一條歧視同性戀、雙性戀和跨性別者的法案,美國物理學會(American Physical Society, APS)宣佈,將更改2018年的原子,分子及光學物理部(Division of Atomic, Molecular and Optical Physics, DAMOP)年會的會場,從北卡羅萊納州的夏洛特(Charlotte)轉移到佛羅里達州的羅德岱堡(Fort Lauderdale)。
 

編按:美軍上年表示,考慮允許跨性別人士公開身份服兵役,媒體多以喜訊報之,謂「推倒美軍最後一道性別歧視高牆」、「美軍歷史性變革」云云。然而,亦有美國工運研究者批評,美帝將同志平權作為包裝手法,只為突顯自己的文明高於伊斯蘭文化的保守。而同志運動以「權利」概念取代原來「解放」,為了融入主流,失去原本批判力,大談「服役權」的同時,卻漠視美帝發起的戰爭是為了擴展利益,受害的仍是底層人民。惟工新聞特此轉載苦勞網報導。 


美國獨立工運研究者 Randall Williams 近日受邀來台,今日(4/23)下午在台北展開演講,從「權利」論述在美國同性戀運動的大量擴張採用現象出發,分析同性戀運動在近三十年來的主流化與國家化趨勢,並對於社會運動以「權利」概念取代原來「解放」目標的後果,進行歷史性的反省。

從「解放」到「權利」

編按:明天(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惟工新聞特此轉載《破土》相關文章,介紹同性戀運動歷史的另一面。


國際不再恐同日特稿:反資本主義的同性戀運動
文:紅衣仙女@破土工作室

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是紀念LGBT(女/男同性戀、雙性戀、跨性別)權利的日子。在這一天全球大大小小的LGBT社群都會舉辦各種各樣的宣導活動來提升公眾對同性戀者所遭受的暴力和不公正對待的認識。在過去的二十多年裡全球的同性戀運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我們每天都可以看到一個又一個的地域承認同性婚姻,一個又一個名人驕傲的承認自己的同性戀身份。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