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編按:塵肺病(肺塵埃沉著病,又稱肺積塵)是建造業和礦業常見的職業病。在香港,隨著危險工序被禁,加上多種產業消失,新患病的人數已經大大減少。但在中國,情況並非如此。

過去二三十年,中國的城市急速擴張,背後是數千萬來自農村的建築工人辛勤工作。這些工人很多都跟著判頭,每日長工時在極少防護的環境下工作,不論是人身安全還是勞工權益都難以受到保障。當中很多人患上塵肺病。政府的數據指,全中國有60至80萬人患上塵肺病,每年約增加一萬人。但多個來源均指出這個數字嚴重低估病人的數量。協助塵肺病人康復的非政府組織「大愛清塵」更估算,全國有600萬塵肺病人!

【惟工解密】「要不是中央政府照顧,你們香港完蛋了。」這種言論不時會在網上流傳,每次都引起網民極大憤怒。近年,中國官員亦經常以類似說法形容中國政府「施恩」於香港,甚至以截斷東江水威嚇港人。這些說法反過來刺激港人開始提出海水化淡或本土農業等方案,力求減低在物質上對中國的依賴。

然而不管哪種取態,都不能否認,至少在目前,中國都是香港的消費品的重要來源——不要說香港,其實是全世界各種的重要生產地。問題只是如何理解這一個事實——究竟是中國政府「施恩」,還是有其他人默默承受著大量廉價生產的苦果?今次惟工新聞呈現蔬菜、時裝和手機三種主要消費品在中國的生產來源,跟大家探討這個問題。

追蹤來源地:確保產品質素

隨手在超市拿起一件商品,不難看到一句「中國製造」或「Made in _________」的字句,以及進口商的名稱和地址。這些資訊可讓消費者對產品來源有點概念,但無法準確反映產品生產的地點。目前的法律亦沒有強制披露生產地點的條款。

然而有些生產商會主動公佈產品的準確生產地點,以取得買方信任。供港蔬菜就是一個例子。

編按:如果說,工人不只是一顆螺絲釘,他們種種的需要與困難也應被看見,那麼,女工們的性與愛呢?自由撰稿人金其琪訪問了多位在深圳工作的女工,她們性與愛的經歷充滿傷痕,由農村到城市,遭遇不同的困難,卻仍有人希望為自己及他人摸索一條出路。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尖椒部落文章。


文:金其琪(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學碩士,來自中國南方小城)

這天晚上,25歲的冬冬躺在床上,腦子裡一下閃過多年前在老家見到的一幕駭人景象。

這種聯想本是不合時宜的,因為她正要經歷人生的第一次性關係,害羞又緊張,她決心託付真心的男友正在浴室。可是她總忍不住想,接下來要發生的事,是什麼樣的呢?是不是和多年前見到的一樣?

中國塔吊工罷工的導火線

編按:由上月底開始獲媒體報導的中國全國十六省市塔吊工人(香港俗稱地盤天秤)罷工,到今日依然有部分省份的工人訴求未獲回應。為了讓公眾更了解現時中國塔吊工人的苦況,內地有民間媒體透過訪談及數據搜集,整理了工人現時的工作狀況。從中我們不難發現中國地盤工人與香港地盤工人待遇的相似之處,包括外判、工業意外等等。

(原文載於微信公眾號「大滙」,文章連結為:https://mp.weixin.qq.com/s/Jt-iPB0CDiPZM6HvmgctcQ
為了方便香港讀者閱讀,惟工新聞將文章用字稍作改動。)

這篇文章以作者對13位塔吊工人的線上訪談和近年來研究塔吊行業的相關報告為基礎撰寫而成。由於時間倉促,把握資料有限,對此次全國罷工進行的梳理和分析無法做到完全準確。希望關心塔吊工人權益的朋友能做出更多嘗試。

【惟工新聞】有線新聞台體育女記者上月於香港國際七人欖球賽決賽直播期間,遭兩名外籍男觀眾強吻兩邊面頰。平機會指,根據《性別歧視條例》,兩男行徑或已涉及性騷擾行為。有線電視新聞執行董事趙應春事後更稱:「咁就算發生咗,大家咪一笑置之囉。」類似事件在媒體行業絕非孤例,而在去年席捲全球的Me Too反性騷擾運動中,不乏媒體從業員揭露在職場遇到的性騷擾。

中國記者黃雪琴發起調查,披露中國女記者在職場遭遇性騷擾的狀況,她在三月公布調查結果,發現超過八成受訪女記者都遭受過程度不一、形式不同的性騷擾,調查亦發現職場性騷擾有網絡化的現象。在遭到性騷擾的受訪者中,只有3.2%向上級報告事件,但在13個個案中,只有一間媒體機構重罰施害者,甚至有公司着當事人不要張揚,媒體機構對處理性騷擾事件的機制明顯不足,亦缺乏預防性騷擾的相關培訓。

調查方法及性騷擾定義

惟工編按:上月底,上海發生了一宗街道清潔工罷工事件,工友為了抵抗僱主變相減薪罷工達六日,然而內地媒體報道卻是非常有限。這篇原載於NGOCN網站的報導,透過與多名事件中的清潔工人訪談,對罷工爆發經過以及工人待遇作出相常詳盡的記錄。從中我們可見中國勞工被壓榨之嚴重程度,以及團結抵抗的必要性。


上海清道工:只是想討個說法

文:賈紀者

2018年4月3日,52歲的李建國正在打掃他用腳步丈量出的「單程1475步」的街道,這是上海市長寧區環衛工人復工的第三天。

報導轉載自《紅氣球》

2018年3月5日,廣州番禺的世門手袋有限公司爆發工潮。全廠約1000多名的前線員工,因廠方欠供工人依法例規定享有的社保、住房公積金、高溫津貼等多項工人權益,於廠房發起了一場為期9日的罷工,要求廠方依法例補繳工人應得的勞工權益。

番禺世門手袋有限公司於1992年成立,為韓國獨資企業,主要生產、銷售中高檔手袋、錢包等皮具製品,是美國品牌Michael Kors在中國的最大代工廠,於2012年前亦曾代工巴寶莉(Burberry)的產品。不過,當包括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奧巴馬和英國凱特王妃等知名人士,手持Michael Kors的產品接受世人艷羨目光時,背後生產這些產品的工人,卻承受著廠方的剝削,依靠加班費來維持生活基本開支。

【投稿】中國和德國的外賣小哥

編按:今年1月,香港中西區百多名Deliveroo車手不滿公司突然改變派更安排,令收入大幅下降,因而發起一連兩日的罷工。隨著智能手機和網上支付的普及,這類以手機app作為購買和僱用平台的商業模式越來越普及,尤其是用於載人和載貨的運輸業,同時亦產生新型的勞資問題。惟工新聞收到來自德國的G. Feder來稿。他在文中比較了德國與中國的手機app送餐服務,釋述工人面對的困難和正在進行的抗爭。

現在在路上無論在哪裡,都可以看見外賣小哥。外賣是一種很新的產業,很現代的工業。我第一次接觸外賣工業是兩年前在中國。因為我當年來中國以前,在德國還沒看到這種騎摩托車的小哥,所以我對他們很好奇,尤其我去年回國突然發現在柏林大街小巷也有很多外賣小哥。在德國輕工業和重工業比中國早發展一段時間,但是就外賣類的服務產業來說,中國發展得比較快。很多外賣平台公司宣揚自己的服務特別現代、方便、乾淨,菜很可口。因此相比兩個國家的送餐工人情況很有意思。在這篇文章我就研究一下兩個國家的外賣情況有什麼異同。

反職場性騷擾 富士康女工發出公開信

轉載自中國女工權益與生活資訊平臺——尖椒部落

還記得由幾位富士康女工友發起的反性騷擾行動嗎?(詳情請點擊→我是富士康女工,我要求建立反性騷擾制度)繼網路呼籲之後,她們又有新動作啦! 昨日,深圳龍華富士康的幾位工友將裝有建議信的信封投入廠區內的企業信箱和工會信箱。

建議信全文

富士康女工要求建立職場性騷擾防治機制的公開信

尊敬的富士康領導:

在香港,隨著港珠澳大橋、機場三跑等建設,各種生態災害已屢見不鮮。然而,打著「經濟發展」旗號大興土木而導致的環境問題,又豈止香港才有?最近,當局揭發出中國海南省一連串人造島工程造成的生態災害。事件導致儋州海花島工程被叫停。一群建築工人就身受其害,因工程暫停而遭欠薪。

去年十二月,中國環保部發布環境保護督察組的意見,發現海南省地產開發商的違法填海問題嚴重,造成生態損害,更點名批評數個違法填海項目,指出它們對環境造成明顯破壞。受填海項目影響的地點包括儋州、萬寧市、三亞市、棋子灣等等,所興建的人工島主要用作興建酒店及度假區等旅遊設施。這些項目並非全部都獲得當局批准,如三亞市鳯凰島項目名義上為國際客運港和郵輪港,但實際上卻是興建酒店及房地產,部分填海項目甚至在未有任何批准已先行施工。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