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

編按:在香港報道外國的大型抗爭時,往往忽略了一個他國人民需要鬥爭的國際機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由2018年末,海地、蘇丹、厄瓜多爾、黎巴嫩等地均爆發大規模示威,抗議貧困、生活必需品價格高昂,以及公共資源被掠奪。這些社會問題的其中一個來源,是IMF向該國借貸附加的經濟改革條款。這個貌似中立的國際機構實際上掌有多大的權力?它如何摧殘不同國家的社會,迫使底層人民憤起反抗?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當下的國際政治中佔了核心的角色,同時針對其殘暴政策的大型抗爭則愈來愈多。但IMF究竟是甚麼?它如何運作?

甚麼是IMF?

上月(9月)30日,美國加州州長簽署議案,容許目前於大學體育聯賽中的學生運動員透過自己的姓名及肖像權獲取報酬。這意味這群大學生終於有渠道獲得金錢幫補生計及學費。事件同時讓爭議已久的大學體育產業問題再度浮上水面,這群看似風光、觀眾遍及全國的運動員,事實上要為校隊活動付出巨大代價。

美國大學體育利潤龐大 轉播費逾十億

美國的職業體育產業一向蓬勃,當中籃球及美式足球在國際及國內的轉播收益甚鉅。不過,美國國外觀眾或許不知道的,是大學校隊的比賽同樣廣受歡迎。單就轉播費而言,光是籃球比賽,全美大學體育協會 (NCAA)從電視台獲得的年收益已達7億美元以上。而這放在整個產業來說只是九牛一毛。將廣告費、門票費、贊助費等加進去,單是去年,整個大學體育產業獲得的收入達到140億美元。

編按:近期4萬9千名通用汽車工人發動了美國私營企業最大型的罷工,導致55間工廠和零部件中心的生產陷入停頓。工人的首要目標是改變現時的工資雙軌制度,爭取二級工人和日益增加的臨時工獲得平等待遇。在香港的大型企業裡,僱用的制度同樣五花八門,不僅要分Tier,還有外判、合約、實習生等一大堆制度,旨在將企業賴以運作的工作劃分開來以進一步壓低成本。美國的汽車業工人已經意覺到這種制度對工人所帶來的分化有多嚴重,工會成員不單減少了,今天的正式工未來也會成為外判工,因此群起反擊。


【惟工新聞】自從2007年資方和工會間發生衝突後,4萬9千名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工人再次發動了私營企業最大型的罷工,導致55間工廠和零部件中心的生產陷入停頓。這場罷工可為通用帶來每天5千萬至1億美元(約3億9千萬至7億8千萬港元)的損失。在罷工發生前,通用預期這一季能獲得350億美元(約2743億港元)的利潤。

【惟工新聞】自2018年11月起,惠特尼美國藝術博物館(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下稱惠特尼美術館)近百名職員發起抗議,要求掌管武器生產商Safariland的副館長沃倫·B·坎德斯(Warren B. Kanders)辭職。Safariland生產的催淚彈被美國警察用來在墨西哥邊境襲擊移民工和抗議者,也被指用來對付在波多黎各抗議的人民。這場抗爭歷時大半年,不僅引來社會行動者的大量抗議,更激起美術館參展者集體退展,最終迫使坎德斯辭職。

武器生產商的利潤來源無分國界。Safariland旗下的防武廠商Defense Technology便為香港警察供應海棉彈。沒有這些發戰難財的武器供應商,各國的警察根本無法頤指氣使地對付抗爭者。這次美國藝術工作者的抗議,直指這些躲在執行暴力的警察和政權後的生產商。

【惟工新聞】當反送中運動發生得如火如荼之際,有網民曾經轉發波多黎各(Puerto Rico)的大規模反政府示威,為香港市民打氣。波多黎各總督羅素路(Rico Rossello)因為取笑男同性戀者、女性和颶風瑪麗亞的災民,觸發了連續兩星期的街頭示威。群眾運動更於7月29日發動大罷工,數十萬人堵塞了島上首都聖胡安(San Juan)其中一條主要幹道,成功迫使總督下台。

不過,把總督趕下台卻不能直接改變波多黎各的社會困境。波多黎各作為美國的殖民地,因為外債問題使社會發展停滯不前,國內超過4成人口生活於貧窮線下。近期,波多黎各人民召開了不少人民集會,商討如何繼續推進運動。究竟波多黎各人民正在經歷甚麼,令他們能以總督的失德行為捲起如此巨大的反抗運動?在總督以外的巨大政經問題又是如何產生的呢?

波多黎各站起來!

編按:2019年5月14日(當天時間),阿拉巴馬州參議院通過了全美最嚴苛的人工流產法案:從婦女知道自己懷孕的那刻起,墮胎將是一種犯罪,而給婦女執行墮胎手術的醫生將面臨長達99年的監禁。對此的討論,多集中在這宗法案是由25名白人男性通過,又或批評以一己宗教信念干預婦女的生育權利。尖椒部落這篇文章則討論這宗法案的階級和種族主義性質:不同族裔之間的墮胎率差異與是否負擔得起醫保與避孕措施有關。另一方面,法案假如真的實施,有門路的人還是會去墮胎,但經濟條件差的人則會因墮胎而面臨更大危險。惟工新聞轉載這篇文章。

註:尖椒部落的公眾號最近停更,這篇文章刊載於2019年5月20日。


作者:Erin Durkin,翻譯:王小嗨,校對:絲絲

上週四,美國13個城市的麥當勞工人發起的罷工獲得廣泛關注。勞工倡議團體「爭取15美元時薪」(Fight for $15)已為該週的行動準備多時,所有計劃的行動都在當天表達了工人的要求:每小時15美元的工資(約117港元),以及組織工會的權利。這場運動的效果不俗:即使對快餐行業不熟悉的外行人都注意到麥當勞這幾天的混亂。

一名參與罷工的芝加哥麥當勞員工杜麗莎·賽凡提斯(Teresa Cervantes)在集會表示:「企業是時候聆聽工人的訴求。我們需要停止工作場所的暴力和性騷擾。我們要尊嚴、尊重、$15美元時薪和自己的工會。」

新增25宗性騷擾投訴 16歲女員工拒性邀約後被炒

【惟工新聞】美國達美航空(Delta Airlines)最近捲入陷入反工會傳單的醜聞之中。達美航空在機場休息室內向行李處理員和其他地勤人員派發反工會傳單,指相比付錢向工會續會,「一部新遊戲機和最熱門的電子遊戲似乎更有趣」。國際技工和空中工作者工會(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Machinists and Aerospace Workers)就事件作出回應,稱之其舉動為「幼稚」和具侮辱性。

國際技工和空中工作者工會指出,達美航空在機場休息室內向行李處理員和其他地勤人員派發反工會傳單。傳單上寫上「每年向工會續會需要700美元(約5500港元)」,「一部新遊戲機和最熱門的電子遊戲似乎更有趣」,「將你的金錢投放在電子遊戲上,而不是向工會續會」。工會幹事卡臣(James Carlson)認為此舉是打擊工會手段中最卑劣的。

自從特朗普和共和黨力推的新稅制法案通過後,一般在美國生活的平民交的稅可能被Netflix和亞馬遜都要多。

稅制及經濟政策機構(The Institue on Taxation and Economic Policy)出版的最新報告指,Netflix 2018年在美國大賺8億4千萬美元(約66億港幣),但卻無交過1蚊稅。而且,Neflix還收到政府2千2百萬的退稅(約1億7千萬港幣)。網絡零售商亞馬遜的情況更誇張,該公司2018年的利潤翻了一番達到112億美元(約879億港幣),但依然是一蚊稅都不用交,並獲1億2千萬退稅(約9億4千萬港幣)。

經過一年多的政治化妝,美國大眾終於見識到2017年減稅與就業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的真面目。該法案規定2018年起大幅削減美國的企業所得稅,由原來的35%減至21%,並且擴大寬減限額。該法案的倡導者當時指降低稅率將讓企業更能承擔社會責任,減低企業避稅的動機。然而,這場稅制改革不僅沒有擴張賦稅基礎,更保留了各種稅制漏洞和特別寬免措施,讓企業能繼續避稅。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