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
一九八〇年:巴士司機的工資、工時和人手問題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Thursday, 10 May 2018編按:深水埗及大埔道接連發生兩宗嚴重巴士意外後,公眾開始意識到巴士司機待遇惡劣,以葉蔚林為首的一些司機亦以行動向巴士公司抗議,並組織成新的工會。最近惟工新聞正在準備一個與巴士有關的專題。搜集資料期間,在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會)1980年出版的刊物《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找到一篇文章,討論當時因為巴士車禍頻生,而出現限制巴士司機工時的建議。文中指出巴士司機依賴加班工資,又認為輪更制度比長工時對司機的傷害更大。
惟工記者看到這篇寫於38年前的文章,雖然不一定完全同意文中觀點,但不禁慨嘆相同的討論在多年前已經出現,巴士司機的待遇卻越來越差——現在的「最高工時」竟然高達14小時,而嚴重車禍繼續發生!因此將全文足本轉載,期望能夠作一警惕,不要容讓低工資高工時的狀況再拖延40年!
《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文章
九巴「暫緩」解僱罷工車長 巴職聯要求大股東新鴻基介入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Thursday, 8 March 2018【惟工新聞】前天(3月6日),九巴突然宣布將發起罷工的「月薪車長大聯盟」召集人葉蔚琳、劉卓恒及另外兩名車長即時解僱。昨日下午(3月7日),巴士業職工會聯盟(巴職聯)到九巴最大股東新鴻基的總部抗議,要求新鴻基責成九巴馬上讓四名被解僱車長復職,安排原有駕駛工作,並與包括月薪車長大聯盟的所有工會展開恆常會面機制及加薪商討。
巴職聯由九巴員工協會(俗稱綠簿)、城巴職工會及新巴職工會組成。三個巴士工會均有代表到場。九巴員工協會副理事長郭偉光批評,工會自1989年2月20日就年終雙糧和退休金問題向公司爭取之後,九巴管理層28年來一直拒絕與工會協商,選擇性與工聯會屬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俗稱紅簿)和工團會屬會九巴職工總會(俗稱白簿)談判,導致勞資關係惡劣。他期望這種情況在未來可以改善,「唔駛下下都工業行動」。
新巴職工會會長鍾松輝批評,管理層一手談判,一手炒人的做法是管理不善的表現。這樣做只會導致勞資關係惡劣,到頭來影響服務。因此呼籲撤換九巴管理層,不然就會要求政府取消九巴專營權。
新巴司機津貼十九年不變 九巴人工低過廿年前 工會要求減工時加底薪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Thursday, 5 October 2017【惟工新聞】深水埗城巴失事釀成三死的事故,令社會關注巴士司機長工時的問題。由九巴員工協會、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組成的「巴士業職工會聯盟」(下稱巴職聯),今日(10月5日)召開記者會,要求運輸署修訂《車長工作指引》。巴職聯要求政府以雙軌方式,把每日最高工時由14小時減至12小時,並調高前線員工薪酬,把獎金津貼加入底薪,令底薪提高至2017年第二季度全港司機的工資中位數16,404元。巴職聯亦建議司機工作5小時內最少有30分鐘休息時間,並定期檢討指引。
底薪低 巴士公司巧立名目扣除津貼
上述車禍過後,社會輿論都認同司機工時過長。但聯盟建議的方案強調,需同時上調工資——因為工資底是司機要不斷加班的原因。目前巴士司機平均每個工作天工作12小時,月薪才有22,000元月薪。若公司只減工時不加人工,會使司機收入大減,逐漸流失,更少新人入行。巴職聯理事強調,他們建議的升幅不過是讓巴士司機的底薪(每天工作8小時的工資)達至香港陸路運輸行業每月工資的中位數,即16,404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