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士

【惟工新聞】近年發生多宗巴士交通意外,今年二月大埔公路巴士十八人喪命的車禍後,社會上湧起對司機工時過長的關注。然而運輸署於二月底公佈《巴士工作指引》裏,並無縮減工時,維持最長工時十四小時,無視車長訴求及巴士車禍問題。巴士業職工會聯盟(下稱巴職聯)曾提出過渡修訂方案,惟運輸署置若罔聞,拒絕檢討指引。故此巴職聯今日(5月25日)發起工業行動,有限度按章工作,希望運輸署正視車長面對的問題。


紅磡隧道的巴士站。

公司拒正面回應  增派員工監督司機載客

編按:深水埗及大埔道接連發生兩宗嚴重巴士意外後,公眾開始意識到巴士司機待遇惡劣,以葉蔚林為首的一些司機亦以行動向巴士公司抗議,並組織成新的工會。最近惟工新聞正在準備一個與巴士有關的專題。搜集資料期間,在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會)1980年出版的刊物《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找到一篇文章,討論當時因為巴士車禍頻生,而出現限制巴士司機工時的建議。文中指出巴士司機依賴加班工資,又認為輪更制度比長工時對司機的傷害更大。

惟工記者看到這篇寫於38年前的文章,雖然不一定完全同意文中觀點,但不禁慨嘆相同的討論在多年前已經出現,巴士司機的待遇卻越來越差——現在的「最高工時」竟然高達14小時,而嚴重車禍繼續發生!因此將全文足本轉載,期望能夠作一警惕,不要容讓低工資高工時的狀況再拖延40年!


《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文章

【惟工新聞】前天(3月6日),九巴突然宣布將發起罷工的「月薪車長大聯盟」召集人葉蔚琳、劉卓恒及另外兩名車長即時解僱。昨日下午(3月7日),巴士業職工會聯盟(巴職聯)到九巴最大股東新鴻基的總部抗議,要求新鴻基責成九巴馬上讓四名被解僱車長復職,安排原有駕駛工作,並與包括月薪車長大聯盟的所有工會展開恆常會面機制及加薪商討。

巴職聯由九巴員工協會(俗稱綠簿)、城巴職工會及新巴職工會組成。三個巴士工會均有代表到場。九巴員工協會副理事長郭偉光批評,工會自1989年2月20日就年終雙糧和退休金問題向公司爭取之後,九巴管理層28年來一直拒絕與工會協商,選擇性與工聯會屬會汽車交通運輸業總工會九巴分會(俗稱紅簿)和工團會屬會九巴職工總會(俗稱白簿)談判,導致勞資關係惡劣。他期望這種情況在未來可以改善,「唔駛下下都工業行動」。

新巴職工會會長鍾松輝批評,管理層一手談判,一手炒人的做法是管理不善的表現。這樣做只會導致勞資關係惡劣,到頭來影響服務。因此呼籲撤換九巴管理層,不然就會要求政府取消九巴專營權。

【惟工新聞】深水埗城巴失事釀成三死的事故,令社會關注巴士司機長工時的問題。由九巴員工協會、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組成的「巴士業職工會聯盟」(下稱巴職聯),今日(10月5日)召開記者會,要求運輸署修訂《車長工作指引》。巴職聯要求政府以雙軌方式,把每日最高工時由14小時減至12小時,並調高前線員工薪酬,把獎金津貼加入底薪,令底薪提高至2017年第二季度全港司機的工資中位數16,404元。巴職聯亦建議司機工作5小時內最少有30分鐘休息時間,並定期檢討指引。

底薪低  巴士公司巧立名目扣除津貼

上述車禍過後,社會輿論都認同司機工時過長。但聯盟建議的方案強調,需同時上調工資——因為工資底是司機要不斷加班的原因。目前巴士司機平均每個工作天工作12小時,月薪才有22,000元月薪。若公司只減工時不加人工,會使司機收入大減,逐漸流失,更少新人入行。巴職聯理事強調,他們建議的升幅不過是讓巴士司機的底薪(每天工作8小時的工資)達至香港陸路運輸行業每月工資的中位數,即16,404元。

編按:日前深水埗造成多人傷亡的巴士車禍,讓道路安全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線。涉事司機被揭發事發當日之前工作13小時,城巴卻稱合符運輸署指引。

僅僅在五個月前,一輛駛經中環的電車翻側,揭發電車公司要求司機開快車釀成意外。在今次事件,巴士業職工會聯盟同樣指出巴士公司對員工的工作安排,以及運輸署對巴士公司的寬鬆規管,乃釀成車禍的元兇。以下為聯盟在昨天對運輸署、巴士公司發出的呼籲。


 

《巴職聯呼籲運輸署、巴士公司立即停止製造疲勞駕駛》

【惟工新聞】柴米油鹽樣樣加,人工有無加?由九巴、城巴、新巴工會組成的巴士業職工會聯盟昨日(4月19日)要求加薪8%,以獲得合理待遇,並保障公共運輸服務質素。

工會指現時陸路運輸行業的僱員每月收入中位數為16,800元,但巴士從業員薪金因過去連續數年被凍結,至今仍遠遠未能追及平均薪酬,不少車長即使超時工作亦無補於事。

近年油價回落造就公共運輸企業大量盈利,九巴2015年除稅後盈利更近4.9億元,較上年度暴增148%,工會表示企業應與員工分享成果,挽留人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