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權

守護新界東北的13名青年和雙學三子先後入獄,但他們的抗爭並未停止,反而將爭取權利的焦點擴展到其他被關押的囚友身上。上月,民主派議員發表了一份《改善香港在囚人士權利及監獄環境建議書》,披露懲教署如何因管理之便,令囚友淪為廉價勞工,並失去基本的膳食和教育保障。惟工新聞將建議書部分內容製成懶人包,助讀者了解在囚人士面對的非人對待。

建議書全文:民主派議員:改善香港在囚人士權利及監獄環境建議書

【囚友淪廉價勞動力 生產各類社會必需品】

【惟工新聞】多得建制議員的發言與及主流媒體炒作,不少輿論把退出《禁止酷刑公約》當成解決難民問題的方法。不過眾多人權組織指出,《禁止酷刑公約》實際上保障港人免被公職人員施以暴力,而且即使香港退出公約,仍須對酷刑聲請者負責。

昨日(3月22日)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下稱國際特赦香港)舉辦「聲言退出人權公約,意欲何為?」講座。國際特赦香港的總幹事區美寶認為,「好多爭論係製造出來,有啲人講啲唔講啲」,意圖誤導群眾。她批評李少光、葉劉淑儀和梁美芬近日關於難民與退出《禁止酷刑公約》的講法不負責任。

「警察對社運人士容忍度低」 《禁止酷刑公約》制警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