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奴隸制

【惟工新聞】在香港提到性別歧視,很可能會遭人白眼:「看,不是很多女性都出來工作了嗎?」「現在連特首都是女人了,女人不是很有權有勢了嗎?」「女權份子經常都嘈嘈嚷嚷的,男人快要無立足之地了,怎可說是性別不平等呢?」印象歸印象,要知道女性是否已經得到足夠的尊重、與男性平起平坐,還是看看數據比較實際。

(開始探討數據之前,還是要長氣地加一句備註:儘管本文以生理女性及生理男性作為主題作比較,但惟工新聞並不認為性別身份是如此僵化劃分的一回事,性別是複雜、流動、充滿可能性的。本文選擇比較男女兩性的處境,是出於兩個原因:1.現時的數據皆以此為分類,2.現時的社會制度、文化裡有很多地方皆以男性和女性作分工,以生理男性和生理女性為基礎發展出來的歧視剝削還是很嚴重的問題,因此,以這種劃分去作分析還是有一定的需要。)

一.男性收入比女性多4成 性別平等仍未實現

【惟工新聞】今日(9月27日)上午,多個香港團體到台北經濟文化辦事處抗議,聲援8月底在台被警察槍殺的越南工人阮國非(Nguyễn Quốc Phi)。

救護車先載走行凶警察 拖延救援遇害工人

事發在今年8月31日,新竹市一名越南工人阮國非遭到警察連開9槍射殺。事後警方聲稱阮國非拒捕、襲擊警察及企圖偷車,至今卻仍不願對外公開逮捕過程的影像紀錄。另一方面,協助阮國非家屬的台灣國際勞工協會(TIWA)指出,阮國非根本不會開車,偷車之說並不成立,而警察連續近距離開9槍更加違反守則。救護車影片更攝得案發現場先後來了兩輛救護車,第一輛卻是載著能夠自行上車的警察離開,相隔10分鐘後第二輛救護車才到達。而當時阮國非已經倒地流血30分鐘。

亞洲移居人士組織代表(AMCB)和香港亞洲家務工工會聯會(Hong Kong Federation of Asian Domestic Workers Unions, FADWU)要求台灣當局調查事件,追究涉事警察和救護人員的責任,還死者一個公道。

法律和政策不利移工 涉違國際公約

編按:香港的外傭制度造成了不少因為暴力、威脅、欺騙、被迫負債、扣留身份證明文件,而被迫勞動的「現代奴隸」。奴隸問題的而且確仍然存在世上,亦遠不只屬於落後國家。香港如此,其他「先進」國家也不例外。惟工新聞翻譯英國《衛報》報導,看看歐盟內四分之三的成員國在難民潮下苛待勞工的情況。

 

編按︰除了較早前提及的大麻種植場性工作,形象貌似更「平常」的洗車行業同樣有使用現代奴隸!半島電視台記者潛入洗車場,揭發東歐工人在英國被虐與長工時的慘況,直擊質問他們的「奴隸主」,英國反奴隸制專員更警告現代奴隸制已深入漁農業和製造業。惟工新聞翻譯相關報導,奴隸制從來沒有消失,它只是隱藏起來。
 


半島電視台的調查隊發現,英國的大企業無法制止供應商使用奴隸。根據這個發現,英國的反奴隸制專員警告全國公司都可能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使用了現代奴隸。但獨立的反奴隸制專員海蘭(Kevin Hyland)指出,新頒布的法例意味著「不知道」不再是一個藉口。

半島電視台的秘密拍攝揭露肯特郡(Kent)洗車場令人震驚的工作情況,這個洗車場的大客戶是和富豪起亞(Kia)的經銷商。在坎特伯雷(Cantebury),洗車工人住在發臭的貨櫃,工作12小時僅得50美元(388港元)。工作期間不斷遭到辱罵和毆打,而且動輒遭到罰款。

編按︰英國倫敦郊區的大麻種植場裏被發現有使用現代奴隸。半島電視台的秘密調查員潛入種植場、與人口販子接觸,了解這條「現代奴隸」的生產線是如何運作。惟工新聞從半島電視台翻譯這篇文章,奴隸制從來沒有消失,它只是隱藏起來。

 


半島電視台進行秘密調查,潛入一個位於倫敦東部郊區排屋中的大麻種植場。這個估值超過$140,000(約100萬港元)的大麻種植場被懷疑有使用現代奴隸。

幾年不能離開種植場 猶如坐監

一名年輕的越南藉「園丁」說他很少會離開這間屋。他不懂英語,時刻為警察搜捕或強盗襲擊而提心吊膽。這名園丁是數千名在英國大麻農場工作的越南人其中之一,當中包括兒童。許多人被販賣到英國,然後受人剝削。有部份人找人蛇幫手偷渡,希望到西方後能夠賺錢,但他們往往落入人口販子之手,最終被人奴役。

編按︰半島電視台進行了一連串關於英國現代奴隸制的調查,發現英國郊區有許多人被迫成為奴隸,過著非人的生活。他們可能是洗車工人、在毒品種植場工作,或是性奴。惟工新聞將會翻譯半島電視台的報道,這是第一篇關於英國性奴的文章。


一名羅馬尼亞皮條客把羅馬尼亞的年輕婦女帶來了倫敦。他向半島電視台的秘密調查員講出了他控制和剝削女性的技術。那名皮條客名叫羅伯特(Robert),大約20多歲。他平靜地向調查員解釋他並不需要用暴力,因為他有不同方法控制女性的心。

控制女性並不需要用肢體暴力

「現在,我們有控制女性的新途徑。你首先要知道許多關於那名女性在家鄉中的事。你需要知道一樣對她非常珍貴的事。你只需告訴她︰『如果妳不這樣做,妳就⋯⋯』」他說:「如果用言語能摧毀她們的精神,為什麼我要打她們呢?」

在警視廳反人口販運的負責人菲爾·布魯爾(Phil Brewer)說,許多剝削者都是用這種威脅來控制婦女。「除了暴力威脅,我們也看到了間接的威脅⋯⋯」他說。「例如對她們說︰『如果妳不照我所說,那麼妳的家庭將會成為我們的目標。』」

每天工作,成為日常

香港政府一直以「沒有證據」來否認香港存在人口販賣的情況,Justice Centre Hong Kong(下稱Justice Centre)針對外傭被強迫勞動的情況進行調查,發現超過6成的受訪外傭被嚴重剝削,只有5.4%沒有任何遭受剝削的跡象。根據調查結果,Justice Centre推斷每6個外傭有1個被強迫勞動,而成因主要在於政府對中介監管不力,與及充滿歧視的限制條例。

編按:今年奧運會將於8月在巴西舉行,各項相關工程正如火如荼,為求趕工甚至不惜使用奴隸工,在極惡劣的工作環境下實施強制勞動。惟工新聞特此翻譯英國《衛報》相關報導。
 


正當遇著百年最差一次的經濟衰退時,巴西失去對抗奴隸勞動最重要的工具。勞工組織者指工人在奧運前夕面臨著嚴重的剝削危險。

巴西在2003年開始出版「骯髒名單」,上面記錄著曾被發現曾有使用奴隸勞動的公司。路易斯·馬查多(Luiz Machado)是國際勞工組織(ILO)在巴西反奴隸制計劃的全國協調員。他警告暫停「骯髒名單」,再加上極保守的國會和失業率上升,增加了現代奴隸制的可能性。

奧運會提供剝削的良機

「我們最近發現童工數字上升,奴隸勞動通常與童工成正比。……政府的家庭調查發現童工增加,不過奴隸勞動是更難發現的罪行。」馬查多亦關注舉辦奧運會將提供了更進一步剝削的機會。當舉辦超級盛事時,移民工伴隨亦會增加。」他說。「移民工是特別容易受到奴役的群體。

雖然至今並沒有全面的報告指出奧運會有使用奴隸勞動,不過在去年11月,有11個建造部份奧運媒體村的合約工被反奴隸特別工作組從極度惡劣的環境救出,每人獲得20,000巴西雷亞爾(約41,283港元)賠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