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

編按:現時人們對「恐怖主義」的印象一般是極端份子對政府或平民的襲擊,政權亦經常以「恐怖主義」為名針對特定的國家與族群。原來,在歷史上曾經有政權把自己的政策形容為恐佈主義,外國有作家追溯歷史,考查這個字的由來與轉變。惟工新聞特此翻譯。
 

 
文:Peter Oborne
 
所有政黨的政客和許多國家對人民說恐怖主義是一個獨有和特別的犯罪形式。
 
他們將恐怖主者歸類為瘋子,強調他們不人道的程度。他們視恐怖主義者超出了文明社會的範圍,因此無法與恐怖主義者進行談判和協議。他們說恐怖主義是我們時代中最恐怖、最嚴重的問題。
 

【惟工新聞】曾揚言要「揸女人下體」、對任何他看上的對象為所欲為的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女士們會如何贈興?特朗普前日(1月20日)在華盛頓舉行就職禮,除了逾50萬名示威者參加「婦女遊行」抗議外,另外亦有7,400人不滿意僅僅只搞遊行,直接發動「婦女罷工」(Women Strike),要求增加最低工資、設立有薪產假以及推動全民醫療保障,反對讓家庭照顧者為政府日趨收縮的社會保障政策執蘇州屎。

特朗普當選後女性更警覺 料打壓增強

罷工由女性主義組織「全國婦女解放」(National Women's Liberation)發起,吸引逾7,400人參與。罷工在1月20至21日舉行,從有薪的僱傭勞動打工仔到無薪的家務勞動者都有加入。

資深組織者布朗(Jenny Brown)表示罷工是為了揭露婦女對社會的貢獻在政治領域不被重視。特朗普當選後婦女對相關危機更為警覺,又有組織者表示選舉前通常只有不到20人參與其會議,到選舉後出席者竟暴增至500人。

【惟工新聞】上個星期六(1月7日),肯塔基州議會通過一連串具爭議的反工會和關於女性墮胎法案。示威者在當天聚集於州議會大廈外抗議。
 
共和黨控制州議會 極速通過反工會法案
 
這是肯塔基史上首次由共和黨操控眾議院、參議院和州長,即所謂的「三連勝操控」(trifecta control)。他們發起緊急立法的程序,快刀斬亂麻地通過具爭議性的法案。
 
在星期二(1月2日),新議員宣誓就職。眾議院經濟發展委員會(the House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mittee)在星期三(1月3日)就向議員發出工作權利法的通知,當時新成員可能還未安頓好。
 

編按:著有《震撼主義》、《No Logo》的知名記者Naomi Klein長年分析全球化,批判各地政局。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當日,她馬上發表文章剖析新自由主義如何造就極右仇恨政治的勝利,並建議用劫富濟貧的再分配方式取得資源重振工會組織,惟工新聞特此翻譯。
 

編按︰上月初特朗普妻子被爆年輕時曾經在美國非法工作,最近特朗普模特兒管理公司的前模特兒出來指該公司聘用非法員工。特朗普口中大叫收緊移民政策,驅逐無証件移民打擊非法移民。不過旗下公司卻聘用不合法員工,真是一大諷刺。

然而不少美國人對移民的身份合法問題並不關心,他們關心的是移民是從哪裏來、是何種族。惟工新聞特此從《Vox新聞》翻譯。
 


責難未經授權入境移民特朗普選舉策略的基石。但是《瓊斯母親》(Mother Jones,西方的一份左派雜誌)編輯詹姆斯‧韋斯特(James West)報導,特朗普並不太關心自己公司——特朗普模特兒管理公司(Trump Model Management)——的員工有沒有合法簽證。該公司三名前模特兒稱,她們和同事透過旅遊簽證前往美國,然後美國非法工作。

模特兒無工作簽證很普遍

模特兒通常有兩種情況,一是未取得容許工作的簽証前用旅遊簽証工作,另一是根本沒有申請工作簽証。這三位模特說當初到達紐約時,曾夢想在世上其中一個競爭最激烈的時尚市場中大展拳腳。可是她們沒有工作簽証,時刻提心吊膽。

【惟工新聞】特朗普有幾好?問納粹黨就知道。即將在今年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惡鬥連連,素以種族歧視言論出位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近日獲美國納粹黨表態支持,黨魁蘇希達(Rocky Suhayda)在電台節目對其勝利深信不疑,直言那將會是白人民族主義者的「真正良機」。

指白人勞工階層決定特朗普勝出

蘇希達上月在他的電台節目表示,「如果特朗普勝出,很好,那將會是白人民族主義者的真正機會,去機智地建立……你知道國會有黑人議員聯盟但沒有甚麼,其他所有地方也是……去開始建立類似的東西。」

特朗普曾揚言要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建造隔離牆,禁止穆斯林移居美國,並針對美國的穆斯林施加監控以便「反恐」。

「我相信特朗普會在11月的選舉勝出。」蘇希達揚言這個結果會震驚敵人:「我想敵人覺得白人勞工階層,尤其是當中的男性,還有他們的女人,基本上已經投降,不再期望任何政客會捍衛他們的利益。」

借特朗普吸新血 避直接聯繫免損選情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舉行,競逐共和黨候選人資格的特朗普以種族歧視言論出位,備受注目,部份同情特朗普熱潮的評論更將其支持者描述為弱勢白人勞工。但另一邊廂,更弱勢的少數族裔兒童卻受政治氛圍波及,每日活在恐懼與校園欺凌之中。惟工新聞翻譯Alternet報導,從前線教育工作者眼中檢視美國學生的心靈。
 


「我的學生被特朗普嚇壞了。」一名教師在有眾多非裔美國穆斯林學生就讀的初中執教,觀察到校內的恐慌:「他們覺得要是他當選,所有黑人都會被趕回非洲。」

另一位來自田納西州的教育工作者表示,有個拉丁裔幼稚園生被友儕說他會被遞解出境並擋在圍牆之外,「他每天都問:『圍牆建好了嗎?』」

有一位教師則發現有個小五學生向另一個穆斯林同學說他支持特朗普,「因為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後將會殺死所有穆斯林。」

三分之一教師:校園反移民情緒顯著增強

編按:美國「超級星期二」初選結果顯示,以狂言形象示人的特朗普領先其他對手,可能成為共和黨代表競選美國總統。惟工新聞翻譯Alternet報導,揭示特朗普支持者有甚麼政見。

***

新一連串的公眾意見調查結果顯示,特朗普在競選中獲得的成果是建基於其支持者在宗教、社會和種族上槪有的不容忍。

根據YouGov和Public Policy Polling的資料,特朗普把種族和宗教與現今美國面對的問題混為一談。這方法是他的競選策略中很關鍵的一環。對此,《紐約時報》指出特朗普把最近提名戰中敵對的保守黨派別聯合起來。

例如,特朗普提出禁止穆斯林移民進入美國,令他得到南卡羅來納州多數人支持。民調數字顯示將近一半在南卡羅來納州投票的共和黨人支持驅逐非法移民。特朗普因而保証能在南卡羅來納州取得47%的支持率。

另外,特朗普支持者中接近20%的人認為在美國內戰後,解放南部黑奴並非一個好主意。魯比奧(Rubio,共和黨參選人)5%的支持者亦有相同觀點。

編按︰美國總統候選人特朗普偏激的言論能夠吸引大量支持者,意味著種族矛盾越來越激烈的社會,人們之間互相猜疑越來越嚴重。一位穆斯林婦女羅斯‧哈米德(Rose Hamid)抱著「只要大家互相認識對方,就能夠消除恐懼」的信念,參加本月初(1月8日)特朗普在南加州的競選活動,在集會中進行無聲抗議。雖然她被對方趕出會場,但是她的行動激發起其他人的仿效。以下文章翻譯自《衛報》,記述卡迪‧阿卜杜勒(Kaddie Abdul)參加特朗普集會的經歷。
 


經過羅斯‧哈米德本月初(1月8日)在特朗普的集會遭到可怕的經歷後,可能許多人會驚奇為何我穿著鮮橙色頭巾和拿著巨型的可蘭經,但能安然無恙地出席特朗普的集會。這正正是我參加集會的原因。

我出席是因為我深信哈米德是正確︰即使面對身體和語言上的威嚇,人們和平地為正確的事情發聲是很重要。這能夠給予未接觸過穆斯林的人一個機會,讓他們可以認識到真正實行伊斯蘭教義的人。當一些處境與我相似,在日常經常受到歧視和仇恨的人成為政治演說中的主題時,我認為我們在演說中出席和讓人看見得到,並有保持有禮是很重要。

集會中的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