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

編按:上月,十號風球翌日,大批市民逼爆公共交通,甚至走路上班。一個月後,全港鐵路癱瘓,同樣情景再次出現。有人恥笑香港人最中意返工,有人同情打工仔被催谷上班的苦況,有人憤恨政府和老闆無良。無論如何,這樣的景象清楚地表達,工作會把人逼瘋。

對於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工作致殘好像不大可能。而工作壓力造成的精神問題,甚至是過勞死或過勞自殺,到現在還不被社會正視。惟工新聞轉載洪群甯的文章,以日本紀錄片《用過即丟的工人》為引子,討論工作如何導致精神問題。


文/洪群甯*(哇賽心理學主編)

「那段日子每天8:40上班,直到隔天凌晨三點,雖然表定是5:30下班。工作一年半我就生病了,我幾乎崩潰,工作效率越來越差。我只怕被開除,失去工作我的人生會一敗塗地」——中田翔太

編按:是日為中華民國國慶,但早前台灣警察連開九槍殘殺越南籍移工阮國非一事依然餘波未了。台南教師楊素芳綜合教學經驗,直指當地對移工轉職權的剝奪,跟三十年前僱主對原住民青年湯英伸的逼迫頗為相似,惟工新聞特此轉載

 


 

文:楊素芳(國立台南女中公民與社會科教師)

8月底一名越南籍「逃逸外勞」(注一)遭查獲員警開槍擊斃的新聞,在各界關注下,除了對警察執法過當的批判外,長久以來法令對移工的歧視性差別待遇,也受到檢視跟挑戰。根據勞動部截至2017年8月底的統計,目前在台移工人數約計66.3萬多人,其中行蹤不明而未查獲人數,有將近5萬2千多人。這群填補台灣勞動缺口的勞動者,其權益與尊嚴鮮少被重視,污名與偏見卻從沒少過(注二)。

課堂上,在播放阮國非父親赴監察院陳情的新聞片段後,學生不解地問「什麼是逃逸外勞?」、「被抓到會怎麼樣?」、「如果老闆不好,為什麼不能換老闆?」、「所有來台灣工作的外國人,都是一樣嗎?」把事實攤開來,即使尚未步入社會工作的高中孩子,應該也能瞭解這些規定是歧視性的差別待遇吧!我想。

全聯北屯二店羅姓員工的父親表示,女兒逝世至今,他每晚都要靠安眠藥才能入睡;羅母則痛哭表示,女兒死得很冤枉,他們只要討真相、討公道。

 

編按:政府早前正式擱置標準工時立法,未有在香港輿論引起太大反彈,不過長工時的確可以殺人!台灣連鎖超市有資深員工懷疑因工時過長下被強行調派到雪房工作,諷刺地在今年五一勞動節當場暴斃,但資方拖延至今仍未向死者家屬公開打卡資料和閉路電視紀錄。家屬今日召開記者招待會並舉辦公祭儀式,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相關報導。
 


文:洪與成(公庫特約記者)

知名連鎖超市「全聯福利中心」北屯二店,傳出羅姓員工在今年五一勞動節當天因職災過世,家屬向全聯要求打卡紀錄與當天店裡監視器影像,卻未獲正面答覆。家屬於羅姓員工意外逝世滿百日的今天(8月13日),在律師柯劭臻與多個工會團體陪同下,於全聯北屯二店前召開記者會,並舉辦祭奠儀式、拋灑冥紙,向全聯討公道、要求真相。

編按:港台大學一樣黑?繼早前傳出浸會大學的外判保安員清潔工懷疑先後「被自願離職」,台灣的國立政治大學近日亦爆發同類事件,校方今年更換校園清潔承包商之際,資方竟強逼一眾清潔工簽紙「自願離職」,如有不從則無法取得新合約繼續工作,企圖逃避支付遣散費的法律責任。政大學生正與工友共同抗爭,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相關報導。
 


文:洪與成(公庫特約記者)

政治大學傳出清潔工「被自願離職」,長期關心校內清潔工權益的政大種子社昨日(7月3日)號召學生,透過陪同清潔工打卡、上班,證明遭解雇的清潔工有工作事實,並要求政大校方應正視其工作權。

政大今年更換外包清潔廠商,由唐榮公司接替前年得標的明曜公司。政大種子社表示,在新公司尚未確定之際,明曜公司負責管理政大清潔工的主任王慈慧便要求清潔工簽下自願離職書,甚至打電話,親自到工作區域要求清潔工簽字,威脅「如果不簽就無法拿到新合約」。

(圖片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提供)

編按:台灣和香港的《蘋果日報》近日先後提出將編採人員外判,震驚兩地新聞界。到底相關調動將會對員工和讀者造成甚麼影響?惟工新聞玆轉載管中祥在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的分析,讓大家進入當中討論。

 


 

文:管中祥

6月20日,朋友傳來一份蘋果日報組織及人事調整方案的文件,大致的意思是:蘋果將推動「創業方案」,鼓勵員工成立個人工作室,再與蘋果簽約,以七、八成薪的收入談合作,若依此方案員工可申請優惠離職。合作期間第一階段先簽約半年至一年,之後,再評估是否續約。

經過查証,確認屬實,張貼在我個人臉書上,引起社會譁然。蘋果日報高層對此不承認,也不否認。不過,不只台灣蘋果日報這麼作,香港蘋果,也有同樣的打算。

前天(6月23日)晚上,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發給員工一封信說明此事,雖然沒有提出詳細作法,但也証實了這項說法,也有較完整的說明,他說:

編按:下星期三(5月17日)是國際不再恐同日,東京Rainbow Pride亦在上星期日(5月7日)圓滿結束,但對於日本性小眾利用當地法律處理各種親密關係問題的策略,我們有幾多認識?婚姻制度下看似理所當然的特權,包括財產分配、醫療決定和死後事務處理,對身處這個制度之外的人並非理所當然。「台日同志新聞」撰稿人宋瑞文在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撰文,探討日本性小眾在沒有同性婚姻的社會裡如何善用其他法律尋求出路,以至比法定婚姻更大的自由自主。香港現行法律又容許本地同志有幾多空間作出選擇?


文:宋瑞文


圖片來源:女同志山川真弓因分手時無法請求之前跟女友合買的房產,「全部的財產只剩這樣。」(出自ホウドウキョク「LGBT LIFE」)

編按:春運繁忙不只發生在中國內地,台灣鐵路亦如是,鐵路局甚至要求基層工人連續24小時值班。台鐵產業工會今年除夕開始發起「依法休假」行動,結果370名參與的員工遭到鐵路局以曠職為由懲處。今天(2月9日)下午,台鐵產工約150人前往交通部及總統府抗議。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台灣民間媒體對於台鐵工人工作辛酸的報導。
 

2017-01-27

編按:香港提到「外傭」只會聯想到家務工,在其他地區工作的移工從事行業卻更為多變,但同樣有血有汗。台灣遠洋漁業九成漁工屬外籍,不少來自印尼和菲律賓,他們往往無法享有《勞動基準法》的保障,在與外界隔絕的船上從事低薪工作,高危卻沒有勞工保險,當中不乏一天只吃一餐白粥的例子,更有懷疑遭虐待至死的個案。關注團體昨日(12月27日)向政府抗議,惟工新聞轉載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報導,揭開血汗海鮮背後的法律爭議。

 


文:張心華(公庫記者)

台灣的遠洋漁業年產值400多億元台幣(逾96元港幣),三大洋都可見到台灣漁船蹤跡,但勞動條件惡劣、剝削外籍漁工的事件頻傳,被移工團體諷稱為「血汗海鮮」。台灣國際勞工協會和台灣移工聯盟昨日(12月27日)上午前往行政院農業委員會抗議,要求農委會、漁業署正視外籍漁工權益。

《勞基法》顧不到境外漁工 移工團體要求一體適用

編按:如果做公立醫院醫生以後不再受《僱傭條例》保障,你還做不做?香港公立醫院醫生工時極長人盡皆知,台灣的也不遑多讓,近年更爆發連串過勞死事件,震驚輿論。但另一邊廂,台灣政府計劃2019年修改法例把私立醫院醫生納入《勞動基準法》保障,卻將公立醫院醫生拒諸門外,不僅製造醫護界二等公民,更危及鄉郊的醫療服務水平,連醫科生亦被硬趕到前線填補人手不足的缺口。事件引起當地多個關注醫療事務的團體迴響,昨日在台灣的「醫師節」控訴苦況,惟工新聞轉載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報導,介紹箇中爭議。
 


文:楊鵑如(公庫記者)

昨日(11月12日)除了是台灣難得恢復的國定假日(國父誕辰紀念日),也是醫師節。台灣醫療勞動正義與病人安全促進聯盟(醫勞盟)、醫師勞動條件改革小組、台灣醫療改革基金會(醫改會)及社區醫院協會共同召開記者會,呼籲醫師應盡速納入勞基法,政府應正視醫師的血汗勞動條件,別把每年的醫師表揚典禮當成醫師的「精神鴉片」,企圖創造歌舞昇平的景象。

編按:土地牽涉的龐大利益經常衍生各種罪惡,台灣高雄果菜市場本月初慘連夜遭強拆就是一例。香港有徵滿八成業權即可收樓逼遷強拍的《收回土地條例》,高雄果菜市場的街坊也受害於類似處理;香港有朱凱迪抗議橫洲發展偏袒地主而遭人恐嚇,台灣也有與街坊力抗收地的七旬老翁吳富雄,不足三年內被惡勢力五次縱火,面臨大隊強拆人馬抬出石油氣罐與之對峙。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刊登吳富雄專訪,惟工新聞特此轉載。
 


文:陳嬿如

9月9日,在公視南部開講節目中,「高雄果菜市場不義徵收自救會」會長吳富雄拿出一張公文,說明北側居民所面臨的困境。那是高雄市農業局發給一位劉姓住戶的,他已在果菜市場北側住了70年,而公文上的救濟金額是36萬。吳富雄說:「我問局長,他把我們的房子拆了,我們要住哪裡都不知道,他有安置嗎?他都不敢講。」

守法的兩難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