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外

【惟工新聞】特朗普有幾好?問納粹黨就知道。即將在今年11月舉行的美國總統大選惡鬥連連,素以種族歧視言論出位的共和黨候選人特朗普近日獲美國納粹黨表態支持,黨魁蘇希達(Rocky Suhayda)在電台節目對其勝利深信不疑,直言那將會是白人民族主義者的「真正良機」。

指白人勞工階層決定特朗普勝出

蘇希達上月在他的電台節目表示,「如果特朗普勝出,很好,那將會是白人民族主義者的真正機會,去機智地建立……你知道國會有黑人議員聯盟但沒有甚麼,其他所有地方也是……去開始建立類似的東西。」

特朗普曾揚言要在美國和墨西哥的邊境建造隔離牆,禁止穆斯林移居美國,並針對美國的穆斯林施加監控以便「反恐」。

「我相信特朗普會在11月的選舉勝出。」蘇希達揚言這個結果會震驚敵人:「我想敵人覺得白人勞工階層,尤其是當中的男性,還有他們的女人,基本上已經投降,不再期望任何政客會捍衛他們的利益。」

借特朗普吸新血 避直接聯繫免損選情

編按:我們失憶有多快,輿論轉軚就可以有多快。上月德國慕尼黑發生恐怖槍擊䅁,兇徒攜帶數百發子彈闖入購物中心附近的快餐店開始殺人,造成10人死亡。事發之初輿論將事件與伊斯蘭恐怖襲擊扣連,多個傳媒更引述流言稱兇徒大喊「真主偉大」。但真相不久水落石出,傳媒亦迅速轉軚——兇手是挪威極右殺人狂布雷維克的崇拜者,行兇的日子也刻意選在挪威種族主義屠殺的紀念日,而且熱愛希特拉;同時與兇手伊朗裔背景相關的並非伊斯蘭教,而更可能是中亞地區雅利安優越論之下的反阿拉伯人思想。惟工新聞翻譯「無人機受害者紀念館(Drone Memorial)」創辦人費洛玆(Emran Feroz)的評論,分析政府與傳媒的雙重標準,以及不為人知的中亞種族主義風潮。
 


所有德國人在7月22日都被可怕的槍擊案嚇呆。媒體報導一名年輕男子在慕尼黑一個購物中心外面槍殺數人後,許多人立刻認為「伊斯蘭主義者」首次在德國的恐襲終於發生了。槍手松博利(Ali David Sonboly)來自伊朗的背景不久後被確定,從柏林到紐約的媒體毫不猶豫將他與伊斯蘭教聯繫。新聞報導選用生長於德國的「伊朗裔德國人」來稱呼槍手,而非只是「德國人」。此外許多報導(主要基於大屠殺後首個小時流傳的謠言)聲稱松博利在開槍殺人前大叫「真主偉大」。

兇手動機為極右主義

【惟工新聞】多得建制議員的發言與及主流媒體炒作,不少輿論把退出《禁止酷刑公約》當成解決難民問題的方法。不過眾多人權組織指出,《禁止酷刑公約》實際上保障港人免被公職人員施以暴力,而且即使香港退出公約,仍須對酷刑聲請者負責。

昨日(3月22日)國際特赦組織香港分會(下稱國際特赦香港)舉辦「聲言退出人權公約,意欲何為?」講座。國際特赦香港的總幹事區美寶認為,「好多爭論係製造出來,有啲人講啲唔講啲」,意圖誤導群眾。她批評李少光、葉劉淑儀和梁美芬近日關於難民與退出《禁止酷刑公約》的講法不負責任。

「警察對社運人士容忍度低」 《禁止酷刑公約》制警權

【惟工新聞】今日是佛誕,不過並非每位佛教徒都恪守慈悲與和平。有「佛教拉登」之稱的緬甸民族主義僧侶阿欣‧威拉杜(Ashin Wirathu)近日接受傳媒訪問,揚言「穆斯林毀滅我們的國家」,並自比占士邦,大力支持政府推行的多項宗教歧視措施,包括按監控婚姻與生育。威拉杜經常在社交網站發走聳動言論,曾因此掀起殺人暴動。

緬甸政府規定境內信奉伊斯蘭教的少數民族羅興亞人在本月底前交出身份證,被懷疑是意圖剝奪其選民資格以操縱選舉結果,而政府亦未有保證收回身份證後會給予他們公民資格。逾2,000名羅興亞人本月初投奔怒海淪為難民,引起國際輿論譁然。

教團巡迴宣教 事後必有暴動

46歲的威拉杜接受《洛杉磯時報》訪問時宣稱「穆斯林毀滅我們的國家、人民和佛教」,又指「好佛教徒」不應與穆斯林融和。該報5月24日報導,他對記者表示自己就像著名間諜電影的主角占士邦,「占士邦就是民族主義者……他和女人上床套取情報不是為了歡愉,而是為了自己的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