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

【惟工新聞】中大基層關注組上周揭露校方外判清潔工服務,並發起公開聯署反對外判。聯署內容顯示,中文大學去年(2019年)繞過員生監察將校內廁所清潔外判,由明生專業清潔及管家服務有限公司聘請五名外判工人,其中一人為司機、四人為清潔工。清潔工自去年九月至今年六月間,負責校內六座大樓廁所及部分露天空間的清潔服務,當中二人為全職聘用,二人以炒散形式聘用,按日計薪。

雖然中文大學設有「外判事宜監察委員會」,讓員工、學生及工會審批及監察外判合約,但大學校方繞過委員會。據悉,校方以「外判合約期少於12個月,無須得到委員會事先通過」的豁免理由繞過委員會,無視外判方案準則上寫明清潔及保安服務是「應該集中監察的高風險外判項目」。中大校方曾在2003年時承諾「恆常物業管理服務永不外判」,但現時正考慮保留或擴大廁所清潔服務的外判規模,並將在4月27日與外判監察委員會開會商討。

【惟工新聞】昨天早上(9月2日),勞工組、朱凱迪荃葵青團隊及一些關心清潔工權益的人士,到楊屋道市政大廈抗議,要求食環署回應於8月25日要求清潔工處理催淚彈殘餘物一事。

當天,警察在荃灣楊屋道一帶以催淚彈攻擊示威者,共發射了145發催淚彈,令楊屋道街市沾滿催淚彈殘餘物,對該建築和街市內的食物均構成威脅。而民建聯區議員林琳則在當晚馬上發文,提到「食環署從今天晚上7時,已開始在楊屋道街市內進行大清潔」,又指「已聯絡街巿諮詢委員會主席及商戶」,「會在明早開店前,處理好店舖清潔工作」。該帖文的圖片顯示清潔工人只配備了一般口罩,有人更沒戴口罩,引起網民炮轟做法罔顧清潔工安全。

自董建華時代,以「開源節流」為名開始將公共服務外判,經過十多年,其惡果終於慢慢被公眾知曉。工會和學生團體與外判商及力推外判制度的公營部門惡鬥多年,亦累積相當經驗,能夠還擊。2017年底海麗邨清潔工罷工,並連帶多條公共屋邨清潔工待遇改善,開啟了改革外判制度的苗頭。因此在去年,惟工新聞聯同工友爭取合理待遇 你也做得到——以浸大學生的經驗為例一文,總結了浸會大學學生在2017年與外判清潔工和保安員追討遣散費的鬥爭的經驗,權充一篇超簡化的反外判說明書。

與此同時,惟工新聞亦注意到,反外判的風潮並不僅限於香港。近年英國,以非白皮膚英籍人為主的清潔工多次在公營部門、大學和私人企業成功反外判,轉為直接聘用。惟工新聞亦翻譯了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取消清潔外判 少數族裔工人成功爭取同等待遇這篇回顧文章,期望遠方的經驗足以成為本地抗爭的一些靈感。

編按:對廣州的清潔工來說,這個新年充滿不平安。在過去一個半月,接連有兩名清潔工被車撞傷、三名清潔工死亡,而這些安全事故完全沒有得到媒體報導,消息只有在清潔工之間流傳。以城市清潔工(內地稱環衛工)為主要對象的自媒體「心環衛」發表文章,探討疲累過勞、危險工作環境如何醞成悲劇,揭示社會、政府對清潔工的漠視所帶來的傷害。惟工新聞特此轉載。


又是一條人命,再有環衛工命隕馬路

文:梁心(心環衛)

2019年2月12號上午11點左右,廣州天河區環衛三所一名環衛工人(清潔工)在下班途中,於黃埔轉珠吉路引橋方向,騎電動車被大掛車(大型貨櫃車)撞倒身亡,事故責任交警部門正在認定。遇難環衛工友是在河湧撈垃圾的,來自湖南衡陽的工人。有人親眼現場目睹,慘不忍睹。

【惟工新聞】2018年12月3日,大圍新翠邨外判清潔工抵達房委會,準備發起罷工抗議義合清潔公司(下稱義合)拖欠遣散費,工友最終不戰而勝,義合宣布支付遣散費。惟工新聞訪問了幾位新翠清潔工,一探她們怎樣看自己的工作,又怎樣理解外判制度。

倒樓辛苦但自由    方便雙職母親分配時間

柳姐一家在1992年搬到新翠邨,當時她還未結婚生子,在製衣廠當女工,正式成為清潔工是十八年後的事,但柳姐早已經親身接觸過這份工作,是父母的好助手。柳姐的父母在1999年開始做清潔工,二人負責新偉樓的倒樓工作,也就是從高至低逐層清理大廈的垃圾。新偉樓是舊長型公屋,樓高十八層,每層多達八十戶,全棟樓便有1440戶,絕不是一個小數目。後來爸爸患上心臟病,妹妹便頂替他的位置,與媽媽拍檔。到了2010年,柳姐也正式入行,家中兩代都是清潔工。

編按:海麗罷工最後以成功爭取賠償作結,然而有所收獲的並不止是工友。罷工整整一年後,支援者在工潮中獲得的的經驗、感受、回憶,仍歷久常新。在《海麗罷工紀念冊》,八名聲援者書寫了他們日常未有與工友訴說的心聲。


飛/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自治八樓)成員/

當工友對我們說謝謝,我總是想原句反彈給他們,兼夾一句「對不起」。

對不起的地方,有很多。在大半年前我就應該做起這本紀念冊、在罷工裡我應該更冷靜理性地處理種種事情、罷工結束後我應該與工友們繼續一起改變工作上遇到的不公平......也不只是我要說對不起,是我們這座城市裡的所有人,都虧欠了勞動者太多太多。

《海麗罷工紀念冊》--工友剪影篇

編按:海麗工潮一周年之際,惟工新聞聯同清潔工會出版了罷工紀念冊,以紀錄這場人數雖少卻具深遠影響力的抗爭,讓工人、組織者、支援者在既有經驗上穩步前行。這幾天,惟工新聞將會轉載紀念冊部份內容。以下為《工友剪影篇》,由工友口中說出罷工的緣由、堅持下去的理由、除了爭取到遣散費還獲得了什麼。


為什麼罷工?

肩周炎越來越嚴重,醫生說是工作造成的勞損。阿蘭拉起衣袖,指著手臂上一片通紅說:「依家晚晚都痛到要貼鎮痛消炎膏布。」身邊的工友替她也替自己不值,紛紛嚷道:「你睇,做到咁都無遣散費。」

因為長期使用漂白水清潔廁所,在稀釋漂白水時眼睛受到刺激,又痕又痛,只能自己買一些眼藥水,舒緩眼睛的不適。可是近期開始出現視力模糊,懷疑與工作有關。「人人都讚我清潔得好,但這是用自己辛苦得來的。」

序:為什麼清潔工值得擁有更好*

編按:海麗工潮一周年之際,惟工新聞聯同清潔工會出版了罷工紀念冊,以紀錄這場人數雖少卻具深遠影響力的抗爭,讓工人、組織者、支援者在既有經驗上穩步前行。這幾天,惟工新聞將會轉載紀念冊部份內容,包括工友剪影、支援者感言。以下是紀念冊的序言,來自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自治八樓)的支援者嘗試重新定義勞動的本質,期望引起讀者反思:到底什麼才是合理的勞動待遇。


文:阿飛/支援者/學聯社會運動資源中心(自治八樓)成員

冬日,這裡的風特別大。穿過石屎高牆照射進來的斑駁陽光,並未帶來多少溫暖。因為近海嘛,當然大風。工友如是說。

每當回想起在海麗邨度過的十日,總免不了感慨:我們這座城市裡的所有人,都虧欠了勞動者太多太多。

【惟工新聞】禾輋邨清潔工昨(21日)早上與婦女勞工協會清潔工人職工會發起行動,抗議外判商民順約滿在即,以「調職」作假選項,逃避遣散費。清潔工與勞工處代表及民順商議後達成共識,事件暫告一段落,惟清潔工應要求簽署保密協議,未能透露賠償方案及金額。民順拒絕工會參與商討過程,勞工處亦食言沒有邀請工會代表列席討論,工會代表斥勞工處不尊重工會和程序。

勞工處違反約定  默許老闆欺壓工人

【惟工新聞】海麗清潔工罷工不足一年,同一間外判公司再以同樣方法欺壓工人。禾輋邨清潔合約將於本月31日完結,其外判清潔公司民順清潔有限公司在月中出信要求工人簽署調職通知書,否則工人無法獲遣散賠償。禾輋邨外判清潔工人今早發起行動,連同香港婦女勞工協會清潔工會及聲援人士約30人到場。受影響工人約20到30人,涉及金額30至40萬。工會指,外判公司的做法是「假調職,真解僱」。

及後,民順職員指可於九時半與工人、勞工處代表及房署代表討論遣散費安排。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