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

【惟工新聞】外判制度一直為人詬病,外判公司、招標者、政府實際上如何利用外判制來剝削工人?李先生(化名)曾在跨國外判公司工作,由高級物業主任做到分區經理,參與過入標程序。惟工新聞訪問了李先生,由行內的眼光一窺外判的操作。

為削成本僅設最少人手 招標者:我無話俾你食飯 

「出標書嘅無諗住要剝削工人,但有啲設計最終令工人被剝削。」價低者得對很多招標者來說是最大的考慮,為了減低成本,設計標書者通常由人手、崗位比例著手。以物業管理為例,李先生指當一個屋苑有八座大廈,一樘大閘,一間控制室,最少需要十人,另外需要再備2至4名的巡邏人手。合共12或者14人的方案,對於外判公司來說是成本高或低的考慮,對工人來說則是有沒有飯吃的問題。

保安需要一直留在崗位,想要離開崗位吃飯或休息就需要他人輪流頂替。李先生指,12人的團隊輪換得較慢,保安可能要去到下午4時才有飯吃,遇上突發事情要處理就會拖更久,有人甚至會選擇不吃。相對來說,14人團隊的輪換較快,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讓所有人都吃上飯。

這些問題對招標者來說毫不重要,擔任分區經理期間,李先生向屋苑主任反映吃飯的問題,只得到涼薄的回應:「我俾張約你係要求24小時服務,我無話俾你食飯,你鍾意咪叫人嚟頂囉。」

【惟工新聞】由嶺南大學學生組成的勞工關注組與職工盟在去年10月作出一系列調查,分別了解校園內保安、飯堂工人與清潔工的勞動待遇,於今天(2月6日)發佈調查結果。
 
嶺大勞工關注組與職工盟於校內發佈勞工待遇調查結果
 
飯堂勞工:美心接手後人工大跌3,000
 
由上年開始,美心集團接替金巴斯集團經營嶺南大學飯堂,膳食價格隨即上升,但飲食業工會發現工人薪金不增反減。
 

【惟工新聞】禮拜一天寒地凍仲要返工好慘?未算,因為你禮拜二都要天寒地凍返工。放工回到家裡不論洗澡抑或洗碗,不免經歷一番天人交戰,何況以清潔為業的逾8萬位清潔工?清潔服務業職工會昨日發表聲明,指天文台錄得近60年來氣溫最低記錄,呼籲催主停止或減少員工戶外工作時間,減少工傷或引發低溫症的風險。

工會又促請勞工處應盡快制訂嚴寒天氣下工作指引,以及相關停工停課機制。

天文台預料明日市區最低氣溫為攝氏7度,高地及新界北部會結霜。

清潔工會聲明全文

清潔工會呼籲各僱主 停止及減少員工戶外工作時間
嚴寒天氣下工作易生意外

近日香港受強烈寒潮影響,霜凍警告及寒冷天氣警告現正生效,亦是天文台錄得近60年來氣溫最低記錄,天文台預計未來一兩天持續受寒潮影響氣溫繼續下降。本會就8萬多位香港現職清潔工友,向各位僱主呼籲,在持續低溫情況下,請停止或減少員工戶外工作時間。按職業安全角度來說在長期戶外工作工友,會因嚴寒而引致體温過低;同時在嚴端天氣下工作,工作能力及健康都會受到影響。

罕見的天氣現象,絕大部份工作場所都無設置暖氣設備應付嚴寒天氣,本會相信公司亦未能即時為員工提供足夠禦寒衣物及設備。這樣會大大增加員工受傷及引致低溫症的機會。

【惟工新聞】威爾斯親王醫院外判清潔工歷時兩日的罷工取得勝利!在今日下午,經過工人代表與外判商、醫管局三次會談,外判商答應多項訴求,工人在本月起可獲劃一加薪至9000元;資方亦承諾增加人手、並改變無薪飯鐘及厭惡性工作津貼的安排。由訴罷工訴求已達到,工人即場表決通過結束罷工。
 
底薪增至九千 增聘30至40人
 
針對工人對加人工和同工同酬的訴求,外判商願意將工人的工資劃一加至每月9000元,與新入職工人一視同仁。加薪安排在本月即時生效,參與罷工的工人亦會得到這兩日罷工期間的薪金。
 
至於人手不足方面,外判商承諾會在未來增加三至四十個職位。
 

【惟工新聞】為抗議同工不同酬及惡劣的工作待遇,威爾斯醫院清潔工人今日(1月19日)繼續罷工。今晨7時開始,逾百位清潔工人在醫院大堂集會。

參與行動的工人指,罷工人數比昨日多,更有一名姓烏的病人親自走出病房,坐著輪椅到大堂支持工人的行動。至上午9時,工友代表與外判商談判,但外判商信佳(SERCO)沒有顯示誠意,更要求用半小時與醫管局商討是否有談判空間。

目前工友代表、清潔服務業職工會和區議員繼續與外判商談判。

圖削新工人工資 分化新舊工人

觸發罷工的導火線,是新入職工人薪金較先前入職工人為高。罷工工人第一訴求為同工同酬,將舊工人月薪增至9,000元。

惟外判商提出的方案剛剛相反,打算反過來扣減新入職工人薪金,以達至「同工同酬」。在場工人均反對這個「魚蛋論方案」。

拒加薪  設「獎金」逼工人不請假

就工人對加薪的要求,外判商未有直接回應,卻提出設立條件苛刻的「獎金」:工人須於1月1日至4月30日、5月1至9月30日內,不在紅日請假,才分別發放兩筆各2,200元的獎金。

但上述指定時段內的紅日包括年初一至初三、清明和中秋等傳統節日。要求工人完全不請假才可獲獎金,被懷疑屬巧立名目拒絕加薪。

【惟工新聞】2016年第一場工潮!

昨天(1月18日)早上,百多名威爾斯親王醫院的外判清潔工,因不滿外判公司信佳集團(Serco)多年來惡劣的工作待遇及同工不同酬的情況而發起罷工。工友在醫院大堂聚集後選出六名代表,提出多項訴求。院方及資方承諾在今早九時開會商討方案。工友早上會繼續罷工,直到會後再作決定。

同工不同酬 萬二vs八千

令工人最為不滿,引發罷工的導火線,是新入職工人的薪金高於較早入職的工人。於病房當清潔工十多年的劉女士指出,新入職工人的月薪是9,000元,做滿三 個月再加9000的一筆過獎金,等同首三個月薪金為12,000元,而較早入職的工人,薪金為8,060元,病房清潔工為8,450元。

罷工工人要求與新入職工人同工同酬,同時亦要求設立每年加薪機制及提供加班津貼。

劉女士憶述近年薪金明加實減的經過。由於病房清潔工要負責照顧病人,是厭惡性工作,經工人爭取後,公司須在月薪以外付更多人工,行內稱為「嗱喳錢」,所以 病房清潔工比其他工人薪金稍高。當最低工資仍是每小時30元時,清潔工人的月薪為7,400元,外加200元「嗱喳錢」。後來因薪金過低等問題,很多人離 職,為挽留人手,公司將「嗱喳錢」加至600元,當時月薪共8,000元。

一家三口上賊船 包攬訴訟瓜分賠償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一家四口中,有三人先後遇上工傷,而且三人都被同一間律師樓欺騙,乍聞以為是荒誕電影的劇情,但現實比電影更荒謬,也更殘酷。

Mary父母二人都是客家人,來港多年說廣東話時仍帶強烈客家口音,必須非常留神才能溝通。Mary土生土長,如普通香港年輕女性,溫文有禮。

第一位不幸遇上工傷的是Mary爸爸,他是一位地盤工人,工作時傷到手指。然後是媽媽,在公營機構做清潔工,突然被上司調到新的工作地點,那裡的樓底很矮,不夠一個人伸直站立。僱主沒提供頭盔,她一時不為意站直身子,頭撞向天花,天花上有一粒突出的釘,直插進頭皮,頓時全身浴血。醫生說差一點點就插進腦部,會即時斃命,可算不幸中之大幸。最後就是Mary自己,他在另一個公營機構做文員,在辦公室被吸麈機電線絆倒,跌傷右手手腕。

醫院巧結工傷病友 介紹免費律師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