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潔工

【惟工新聞】冬至清潔工墜垃圾槽身亡,這份危機重重的工作卻總是得不到合理報酬。今天(12月27日),海麗邨約30名清潔工人發起罷工,向剛離場的外判公司追討百萬遣散費,居民代表、區議員均到場支持。

外判商誤導工人自願離職 居民代表撐罷工

涉事的舊外判公司為民順清潔有限公司,由2008年開始接手海麗邨清潔承包服務,合約於本年10月底結束。臨離場前,民順派職員到海麗邨要求工人簽自願離職書,誤導他們只能辭職、或調到其他地區工作,刻意隱瞞遣散的選項。由於多數清潔工本身是海麗邨居民,他們都希望留在邨中工作,只好簽署自願離職書。到11月初,工人發現拿不到遣散費,遂向區議員楊彧求助。

清潔工會幹事杜振豪指,三至四成工人年資超過九年,由公司接手前已經在海麗邨工作,經計算,工人應得的遣散費合共超過一百萬元。除了向舊公司追討遣散費,工會亦要求新公司承認員工的年資,保留多年以來累積的有薪病假日數,與及合理地增加工資。

編按:自董建華大力推動公營服務外判以來,香港人已慢慢意識到外判對工人的傷害——薪金低於直接聘用的工人、就業不穩定......近年,從太古可樂廠(2013)到浸會大學清潔工(2017)罷工,均與外判有關。可是各行各業外判仍然有增無減。最近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在外判清潔工連番爭取之下,決定一反外判趨勢,改為直接聘用清潔工。惟工新聞翻譯該學院博士生阿斯利(Louisa Acciari)及諾定咸大學講師帕勞(Davide Però)的文章,分析抗爭勝利的三大因素。

在本年6月8日,一宗不起眼但意義重大的政治事件在倫敦發生:倫敦政治經濟學院(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LSE)宣布中止長達數十年的清潔服務外判,改為學校直接聘用。這意味著,移工和少數族裔清潔工長達八個多月爭取與直接聘用員工(例如教員和行政員工)享有同等福利待遇的運動得到全面勝利。透過組成名為「全世界聯合起來的聲音」(United Voices of the World,UVW)的獨立工會,這些清潔工在LSE發起一系列工業行動,時間之長是這間學府前所未見的,當中包括本年5至6月長達7日的一場罷工。

大埔富亨邨有逾5千個住戶。自2004年,業主立案法團外判清潔服務予恆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今年六月,有清潔工到勞工處追討欠薪,始揭發外判公司一直剝削工人。經過三次勞資調解,提訴工人大多獲得賠償。惟工新聞訪問其中一位清潔工阿玲(化名)和富亨村居民葉生(化名),了解經過。

「加一蚊人工都要食你五毫子」 
 
事源今年五月一日政府實施最低工資$34.5,葉生稱,業主立案法團通過清潔工時薪為最低工資加一元的法案,即工資由$33.5加至$35.5。出糧時,阿玲卻發現時薪只有$35,比法團承諾的少五毫。「老板同我地講加五毫,但法團明明話最低工資多一蚊。」阿玲說。她遂與另外七、八位工友向職工盟求助,揭發恆豐環保服務有限公司更多惡行。

【惟工新聞】海麗邨清潔外判承辦商於今年十月底完結合約,新外判商本月初上場。然而,一班留在邨內工作的清潔工發現,舊公司(民順清潔有限公司)未有支付遣散費,遂向區議員楊彧及職工盟清潔工會求助。經計算,工人應得的遣散費合共超過一百萬。

外判商誤導工人自願離職 工會:房署有責任監管

工人憶述,民順的人事部職員在十月底來到海麗邨,要求他們簽自願離職書。當時,職員向工人表示,如果不簽離職書,在民順與房署合約結束後,他們仍屬於民順員工,會將他們調到其他地點工作。但該職員沒有提及第三個可能:隨著外判公司與房署解約,公司無法繼續履行與工人之合約,需要遣散工人。由於工人未能掌握完整資訊,又希望留在原處工作,只好簽署自願離職書。

在港尼泊爾外判清潔工訪談

看英文版

現時香港政府外判清潔工當中約有400名為尼泊爾裔,佔總人數3%左右。清潔工人職工會在本年8至9月訪問了80位尼泊爾裔的清潔工,發現由於工資低,為了交租吃飯,超過一半受訪者在每日工作8.5小時之後,還要多找一份兼職,每日總工時往往超過12小時。兩份工加起來的工資約一萬二千元,恰好就是政府直接聘用清潔工的月薪。

轉來轉去都是辛苦工 不懂英文險失交通津貼

記者到了一間位於西環的垃圾房採訪數名尼泊爾清潔工人,他們均是經朋友介紹找到工作,由於語言的樊籬及學歷不被承認,在港尼泊爾人所能找到的工作有限。在當清潔工之前,他們有的做過餐廳,轉工是為了做一份不那麼辛苦的工,但現實令人失望。清潔工的工作範圍不只在垃圾房,有時會被樓上的餐廳傳喚,要把枱、凳、冰箱等重型垃圾搬到垃圾車,用上肩背的力,勞動強度可想而知,腳痛、背痛是常見的勞損。

【惟工新聞】上年曾俊華仍在任財政司司長時,提出新的招標評審標準改善外判工人待遇,把工人的薪酬與工時納入評核範圍。香港天主教勞工事務委員會(簡稱勞委)今日(9月4日)發佈調查報告,調查結果顯示政府外判清潔工待遇仍然差劣,兩名清潔工人出席發佈會講述工作處境。
 
狂風掃落葉 清潔工苦況盡現
 
八號風球除下不足半小時,雨還未停,華哥和蓮姐就分別回到自己的工作崗位。倒不是因為老闆的命令,只是不快點回去清理,恐怕掃不完垃圾,為下一更的清潔工留下負擔。
 
蓮姐一人負責打掃幾個小公園。近兩次打風都輪到她當值,怕垃圾太多掃不完,她要叫上朋友來幫手。公園附近多舊樓,從大廈跌落來的垃圾也要打掃,竹枝、衣服、發泡膠、甚至是破碎的花盆。
 
颱風接連襲港,樹葉樹枝垃圾滿地,更加突顯清潔工的重要性。今年六月,英國第二大城市伯明翰有數以百計垃圾收集工人罷工,抗議市政府決定裁員,削減開支和推行五天工作週。工業行動持續約七星期,八月十六日,聯合工會(Unite the Union)與市政府在多次談判後達成初步共識, 宣布工潮暫時完結。
 
九成工人:「直接展開罷工行動」
 
今年初,伯明翰政府計畫精簡人手和調整工作日,並就此諮詢各工會。雙方展開談判,但當局態度強硬,未有聆聽工會意見。在英國和愛爾蘭擁有超過一百四十萬會員的聯合工會,於五月三十一日發起罷工投票。工會內九成三的伯明翰垃圾工人同意按章工作,更有九成認為要直接展開罷工行動,抗議政府提出削減職位和企圖破壞與工會就人手配置達成的長期協議。
 
【惟工新聞】十號風球後,城市迅速回復整潔,靠的是一班清潔工辛勤勞動。然而,僅是一個投訴就令他們的付出遭到全然否定。前日(8月24日),尖沙咀美麗華商場兩名清潔工因商場更衣空間不足,惟有到育嬰室更換衣服。一名顧客目睹後向商場投訴,事後再到該商場社交網站專頁投訴,其中一名清潔工昨日(8月25日)遭解僱。
 
換衫、食飯沒空間 顧客兩度投訴打爛工人飯碗 
 
美麗華商場早更清潔工約30,中更約20人,有員工指出,整間商場都沒為清潔工設一間正式的更衣室。他們只能在廁所換衣服,每次都大排長龍。工人都是先換衣後打卡,亦即更衣時間並不計算在工作時間內。又有員工表示,工人會在儲物室內更衣,儲物室空間狹小且沒有間隔,一次只容納到2至3人,對使用者而言非常不便。該儲物室是通向其他部門洗手間的通道,使用儲物室更衣的工人常被催促。除了更衣,商場亦沒安排空間讓工人吃飯,他們只能自行尋覓地方。
 

【惟工新聞】浸大清潔外判公司交接問題多多。繼昨日(6月1日)校方代表誘騙現職莊臣的工友自願離職後,今日(6月2日)又有新花樣。在新公司惠康環境服務公司為工友舉行的簡報會上,惠康和校方均拒絕透露工友新合約的薪金,最終釀成罷工。
 
校方昨誤導今隱瞞引不滿  工會發動工業行動
 
見新工,薪金可說是基本得沒有再基本的資訊。可是在長達一小時的簡報會上,惠康隻字不提工友將會得到的具體薪金以及薪金計算方法。當浸大社關成員就此提問,物業處黃小姐斷然拒絕,聲稱惠康會在6月5日面試工友期間個別告知薪金。黃小姐昨日於舊公司簡介會上嘗試誤導工人自願離職(詳見文末相關報導),校方信用早已成疑。在這情況下,浸大社關成員和清潔工會強烈不滿,指出即使惠康拒絕透露薪金,校方在招標時必定知悉外判商提出的各項成本,因此要求校方交代。可是校方以「個人私隱」為由一再拒絕作答,簡介會旋即陷入僵局。
 
浸大外判商在工人薪金做手腳早有前科,浸大社關成員阿泰揭露,先前保安外判交接期間的薪金亦出問題。一些本來任職「三柴」和「白衫」,在簽訂新合約後遭到降職。清潔工會總幹事梁葉漢更批評,校方包庇外判商不提薪金,形同欺騙。他引述過去一些個案的例子指出,一些公司有可能在員工做滿一個月後才告知其薪金,令員工大大吃虧。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