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傷故事系列

一家三口上賊船 包攬訴訟瓜分賠償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一家四口中,有三人先後遇上工傷,而且三人都被同一間律師樓欺騙,乍聞以為是荒誕電影的劇情,但現實比電影更荒謬,也更殘酷。

Mary父母二人都是客家人,來港多年說廣東話時仍帶強烈客家口音,必須非常留神才能溝通。Mary土生土長,如普通香港年輕女性,溫文有禮。

第一位不幸遇上工傷的是Mary爸爸,他是一位地盤工人,工作時傷到手指。然後是媽媽,在公營機構做清潔工,突然被上司調到新的工作地點,那裡的樓底很矮,不夠一個人伸直站立。僱主沒提供頭盔,她一時不為意站直身子,頭撞向天花,天花上有一粒突出的釘,直插進頭皮,頓時全身浴血。醫生說差一點點就插進腦部,會即時斃命,可算不幸中之大幸。最後就是Mary自己,他在另一個公營機構做文員,在辦公室被吸麈機電線絆倒,跌傷右手手腕。

醫院巧結工傷病友 介紹免費律師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次次去睇醫生都好激氣,我真係無力氣同佢地繼續鬥落去啦,我會黐線!」
 
阿藍(化名)在公營機構任職清潔工近七年,到第六年開始覺得兩邊膊頭、手臂、上背又痛又痺,特別是手肘,痛得抬也抬不起。與她拍檔做清潔的同事,剛剛在勞工處轄下的職業健康診所確診,患上高爾夫球職業病(A8類),就與阿藍商量:「你同我一齊做嘢幾年,可能你都係呢個病噃!」遊說她去那裡見醫生,開始了阿藍人生首次的爭取。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香港有超過十萬名南亞及東南亞少數族裔居住,他們的生活處境一直被社會忽視,其中,巴基斯坦裔、印尼裔、泰國裔的貧窮率都較全港的平均(20.4%)為高。貧窮率分別為51.1%、29.4%、27.4%。少數族裔的性別觀念傳統,仍奉行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分工,男性是家中的經濟支柱。然而因缺少社會網絡,一工難求,很多少數族裔男性都會依靠同鄉或親戚的網絡,最普遍的是從事高危但易入行的建造業的地盤工人。

避工傷賠償 老闆謊稱員工已死!?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工傷故事系列】
工業安全沒做足 青年觸電一世成殘

Mark(化名)與善姐同樣是保安員,但他非常年輕,只有20多歲。他在入職五個月後,2013年年頭的某一天,發生了改變他一生的工傷意外。他回想,簽約當日在公司總部辦公室,上司簡介工作說,雖然工作地點未完全完工,但已完成近八至九成。怎料,去到現場放眼望去盡是地盤。然而,公司並沒有向員工提供安全帽,到事發當日前,才向員工發放安全鞋,但Mark那對尺碼不合,所以事發時他並沒有穿安全鞋。

觸電昏迷倒地    一小時後才獲救

工傷保安壓力大要看精神科

編按:香港工傷不絕,光是去年有在勞工處紀錄在案的已近四萬宗。「下次輪到哪一個」的隱憂儘管毫不虛幻,但工傷苦主的真實故事又有幾多人注意?天主教勞工牧民中心(新界)早前訪問了多位工傷工友,惟工新聞特此作系列轉載。逼復工,扣病假,扣賠償,求醫不果,官司糾纏,肉體煎熬,家計斷絕……受傷的一刻,故事才不過剛剛開始。
 

【工傷故事系列】
逼復工 扣病假 醫生慣性質疑
工傷保安壓力大要看精神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