逼遷

【惟工新聞】本月初,隨著一群位於深圳龍華清湖區的富士康工人發表公開信,該區的重建項目所導致的問題終於獲得大眾關注。以地產商萬科集團主導的城中村重建項目,勢將原本容納八萬多名農民工的地區轉變為高尚住宅區,原本在此居住的工友更被逼於極短期限內遷出。

租金翻倍 名重建實驅趕

本月10日,一群位於深圳龍華富士康工廠的工人發表兩封公開信,一封指出富士康並未按照法律規定繳交住房公積金,導致工人在房租上漲下雪上加霜;另一封則指出「萬村計劃」出現損害租戶利益的情況,希望有關部門監管。這兩封公開信皆揭示了近期在龍華清湖區的城中村改建項目的問題。

編按:在香港,「原區安置」經常是受各類重建計畫影響的街坊的核心訴求。台灣亦不例外。從2016起,板橋大觀社區面臨迫遷。居民抗爭近兩年後,大觀社區土地的主管機關與居民開會,拒絕原地安置的訴求,更稱這是「最後一次會議」。惟工新聞轉載苦勞網的報導

文、圖:張智琦 苦勞網記者

退輔會板橋榮民之家今日(5/4)上午和大觀社區居民召開「安置方案協調會」,退輔會再度提出包租代管和社會住宅的方案,但大觀自救會重申包租代管不適用居民,並表示願意退讓,希望以「原地安置」為前提,召集學者專家討論如何切割一部分土地安頓居民,但退輔會副主委李文忠無意退讓,表示「這是最後一次會議」便離席,留下憤怒的居民。

【惟工新聞】年近歲晚,廣東道超過100戶租戶突然遭到大業主逼遷,被要求在一個月內遷出。受影響的住戶大多為基層市民,部份更年過60,難以在一個月內搬走。住戶不滿業主橫蠻無理,因此趁今日業主開會期間抗議,要求延遲搬遷期限,並與居民對話。

在今年1月中,廣東道925-947號,六條樓梯共12座五層唐樓租戶收到來自大業主創啟有限公司及恆輝香港投資有限公司的通知,要求所有租戶,不論有否簽訂租約,也不論租約屬生約或死約,均需在2月28日前遷出。協助租戶的地區團體「社區前進」透過查冊發現,這兩間公司的母公司為港中發展集團。而港中的老闆梁英偉,正是創啟及恆輝的董事梁驊及梁盈之父,這家人合共持有廣東道925-947號約9成業權。可是他們從來沒有直接與租戶簽訂租約,主要透過二房東收租。在這次事件中,二房東亦扮演「醜人」角色,有租戶已遭二房東破門入屋,財物被搬走,大門亦被鎖上,被逼離開。

編按:對於香港讀者來說,政府推動舊區重建,逼遷居民,將社區變成無人買得起的住宅大廈和高消費地段已不是什麼新聞。將舊區貶低為骯髒、治安差、「多外地人」更是慣常伎倆。惟工新聞翻譯這篇文章,介紹同樣情況如何在遠在南非的約翰尼斯堡發生。
 

 

【惟工新聞】淪為文化沙漠並非因為香港沒有人才,而是人才沒有立足之地。由於外間租金高昂,工廈成為藝術創作、體育活動僅餘的綠洲。然而,自從迷你倉大火,政府對工廈嚴加執法,出現迫遷潮,租戶人人自危。
 
今日(9月30日),馬逢國邀請藝術及體育團體出席「工廈前景」論壇,並打算成立「場地空間關注組」,大約有五十人出席。參與者批評馬逢國對於工廈問題毫不了解,會面反而是「幫佢上咗堂補習班。」
 
不知業界水深火熱 推諉「電話錄音壞咗」
 
【惟工新聞】上月牛頭角迷你倉大火導致兩位消防員死亡,政府急謀改善形象。曾被揭發涉嫌經營劏房的發展局局長陳茂波昨日(7月15日)竟聲稱業主須在14日內整頓違反地契條款的工廈,否則將被收樓,但「嚴打」工廈的同時卻一字不提中轉屋安排,在惡劣房屋政策下被逼蝸居工廈劏房的窮人恐怕即將無家可歸,有街坊已極速收到業主逼遷通知。關注基層住屋聯席與居民組織今日(7月16日)召開緊急記者招待會回應,斥政府將矛頭指向弱勢,推卸安置責任,配套尚且不如九十年代取締籠屋的時期。
 
九十年代拆籠屋前先建中轉屋
 
居住於葵涌工廈劏房的周太表示丈夫和自己收入不高,無法應付私人住宅高昂租金,公屋輪候近5年仍未能上樓,無奈租住工廈劏房,「無得揀,逼住去住」。
 

編按:新界東北發展、工廈劏房戶遭逼遷等事件,相信對香港讀者來說都不陌生。這些土地房屋問題並非香港獨有。日前首屆「東亞迫遷法庭」在台灣展開,討論七地的反迫遷案例。惟工新聞轉載苦勞網報導,讓讀者看到在各地不同的土地問題當中相似的壓迫來源,包括漠視貧民需要的政策,以及因大型基建而進行拆遷。


文:宋小海

一年之計在抗爭 2016戰局預告

與烽煙四起的2014年相比,2015年好像是比較沉寂的一年。可是,在政改被否決,區議會力保不失之後,2016年的香港只會更不平靜。在2016年,毀滅城市的推土機繼續前行。港珠澳大橋和高鐵嚴重超支、新界東北要被連根拔起、機場興建三跑計劃蠢蠢欲動……各項工程耗費的公共資源接近4000億,而政府企圖在一年之內全部通過。可是另一方面,政府拖延實施惠及全港市民生活的標準工時和全民退休保障20年,更多次歪曲政策內容,企圖使這兩項政策流產。在政治方面,新一屆立法會選舉將於2016年9月舉行,而特區政府亦將在2017年換屆。政府一日不由人民作主,壞事亦不會盡,惟工新聞僅在此列出2016年的8大戰場,請各位讀者及早準備。

衙前圍村清拆

搬走,抑或入獄,這是衙前圍村民面臨的抉擇。作為市區內僅存的圍村,衙前圍村民經歷了三十多年漫長的收購重建。由早期的私人發展商到近年的市區重建局,皆利用各種手段迫遷。包括直接將衙前圍村收為官地強行發展,並把村民告上法庭,村內商舖亦曾無故焚毀。

編按:在香港,提到「原居民」經常與會聯想到土豪劣紳等不良形象,但全球卻有大量原住民不但沒有特權,更是官商逼遷掠地的受害人。8月9日是聯合國的「世界原住民日」,一群菲律賓原住民發表宣言,控訴政府、本地財團和美國財團互相勾結,為瓜分原住民的土地大舉暴力逼遷,不惜轟炸棉蘭老島並襲擊兒童,好讓他們獲利豐厚的發電廠和伐木場進駐。惟工新聞特此翻譯宣言,揭示遠方的呼號。
 


今日,8月9日,我們與世界各地其他原住民一起慶祝世界原住民日,紀念我們長久以來保衛我們的土地和權利,對抗新自由主義的艱苦抗爭。

這也是一個機會,讓更多人知道菲律賓全國各地原住民面對的挑戰。多個國際組織,以至教宗方濟各均承認原住民在氣候轉變、糧食安全及主權、平等與可持續性等議題上有重要的角色及貢獻。

政府大鱷聯手掠地 伐林三千平方公里

可是,在承認我們在這些議題上有重要位置的同時,我們沒有辦法在美國—阿奎諾統治集團(US-Aquino regime)的統治下發揮這些功效。美國及阿奎諾的統治,已經嚴重侵犯我們原住民的權利,甚至不把我們當人看待。一直以來,它野蠻地對待原住民,可說是一種種族清洗。自上任5年以來,阿奎諾令企業加快掠奪土地,將我們從我們賴以為生的土地上趕出去。

【惟工新聞】香港有七一,西班牙也有七一,而且更加慘烈。昨日香港報稱有4.8萬人參與七一大遊行的同時,西班牙政府以「反恐」與「公眾安全」為由正式實施新法例,大幅收緊遊行集會的自由。新法例下多種行為都可能有犯法風險,例如市民在國會或其他政府部門建築物外面示威,可被罰款3萬歐元(約港幣26萬元),連在行動現象拍攝警員所作所為也有機會被罰款。假如市民在交通樞紐堵路,罰款更可達港幣514萬元。惡法受到當地猛烈抨擊,有人權組織表示此舉是「自獨裁者佛朗哥時代以來對自由的最嚴重攻擊」。

緊縮惹民眾不滿 政府施箝口法打壓

西班牙政府早前通過《國家安全法》,昨日起正式實施。相關法例的規管範圍廣泛而細緻,被當地輿論戲稱為「箝口法」(Gag Law)。該法例詳列多種行為並處以各級罰款,若集會未經申請,即使屬和平性質,仍可被罰款600歐元(約港幣5,140元)。假如示威在重要政府建築物附近如國會門外舉行,並被認定為「嚴重干擾公眾安全」,罰款更直線攀升至3萬歐元(約港幣26萬元)。若有未經政府許可的示威在交通樞紐、核電廠、煉油廠、電訊設施等重要基建附近舉行,罰款更達60萬歐元(約港幣514萬元)。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