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施政報告:房屋篇 建積木屋 不提公屋建屋量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Wednesday, 11 October 2017【惟工新聞】梁振英出任特首期間稱香港房屋問題乃「重中之重」,結果現今樓價比他上任前不但不跌反而暴升,市民更難安居,林鄭月娥走馬上任之後情勢會否改變?今日(10月11日)她發表上任特首後第一份施政報告,房屋政策未見驚艷,「新措施」之一所謂推動「組裝合成」建築法會擴大使用預製組件,可能打擊本地建築工人就業,對住屋的用家和生產者都未必有利。
工資增幅不及樓價一半 側重居屋無望安居
施政報告在多個段落均提及「公營房屋」的建屋計劃及數量,但「公營房屋」這個字眼同時包含「出租公屋」和「資助出售單位(主要為居屋)」在內,水份含量甚重,無法從中判斷實際公屋建屋量。但林鄭卻特意註明於2017年年初預售約2,100個新建居屋單位,並預料在2018年第一季推售約4,400個居屋單位,數字與建屋進度十分清晰,對公屋建屋量則一字不提,姿態上對定價與樓市掛鉤的居屋更加重視。
居屋售價與私人住宅市價掛鉤,房委會一般定價為市價七折,買樓開支直接受樓市影響。差餉物業估價署數字顯示梁振英出任特首期內全港私人住宅單位售價指數平均狂飆64%,但統計處表示同期就業人士每月入息中位數只增加31%,不及樓市升幅一半。若樓市升勢持續,市民購買居屋單位的開支只會進一步拋離負擔能力,難望安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