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會

On 3 October, 17 workers from Uber Eats Japan announced the establishment of a trade union in order to fight for better treatment at work. Uber and its ride-sharing platform rival Lyft had long been criticised for not providing their workers with accident insurance and other treatments enjoyed by formal employees. These delivery drivers were called ‘platformers’. During the press conference, trade union chairperson Tomio Maeba claimed, ‘Uber refuses to bargain with workers.

【惟工新聞】17名日本Uber Eats員工在10月3日宣布組成工會以爭取更好的勞動待遇。Uber和共乘平台對手Lyft長期被批評不為員工提供意外保險和其他正式工待遇。這些外賣員被稱為平台用家(platformer)。工會主席前葉富雄(Tomio Maeba)在新聞發布會表示:「Uber拒絕與一般員工談判,我們希望能提供這個機會,藉集體談判改善Uber Eats外賣員的工作環境,保障平台工人有安全和穩定的工作。」工會也打算要求公司確保員工獲得公平待遇,並檢討現時以距離計算工資的方法。

編按:近期4萬9千名通用汽車工人發動了美國私營企業最大型的罷工,導致55間工廠和零部件中心的生產陷入停頓。工人的首要目標是改變現時的工資雙軌制度,爭取二級工人和日益增加的臨時工獲得平等待遇。在香港的大型企業裡,僱用的制度同樣五花八門,不僅要分Tier,還有外判、合約、實習生等一大堆制度,旨在將企業賴以運作的工作劃分開來以進一步壓低成本。美國的汽車業工人已經意覺到這種制度對工人所帶來的分化有多嚴重,工會成員不單減少了,今天的正式工未來也會成為外判工,因此群起反擊。


【惟工新聞】自從2007年資方和工會間發生衝突後,4萬9千名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工人再次發動了私營企業最大型的罷工,導致55間工廠和零部件中心的生產陷入停頓。這場罷工可為通用帶來每天5千萬至1億美元(約3億9千萬至7億8千萬港元)的損失。在罷工發生前,通用預期這一季能獲得350億美元(約2743億港元)的利潤。

昨日(9月20日),約400人於遮打花園集會,聲援因為組織工會而被匯豐銀行解僱的梁禮邦。梁受聘於金巴斯集團,於匯豐工作已一年半。自8月5日三罷起,梁便在中環呼籲組織銀行業工會,以更大的力量對抗威權統治,並因此接受了傳媒訪問。然而,此舉卻遭匯豐打壓。匯豐向外判公司施壓,禁止其再在公司上班,並迫令其放無薪假。梁形容這種限制與解僱無異,並且剝奪了員工組織工會的權利。

員工憂經濟危機造成裁員潮 梁:望工會行動能令工人感受自身力量

梁禮邦受聘的金巴斯集團主要從事飲食、員工餐飲及到會服務。梁被派往匯豐銀行工作已差不多一年半,主要從事僱客服務,包括在匯豐舉行會議時作後勤支援,例如接待、帶位、協助集與者能夠順利到達會場等。

編按︰港龍工會主席因為網上言論被炒,本身是否合法?同樣身為打工仔女的我們,又可以做甚麼支持因為政見而被剝奪工作機會的工人?當政治審查伸延至工作場所,打工仔女也應該發動工業行動,互相組織起來抵抗。一方面反抗企業對工人的報復行為,另一方面也跟同業聯絡,認清香港社會在政治和經濟層面對工人的壓迫。惟工新聞轉載了工黨副主席麥德正的文章,討論打工仔女發動政治性罷工抗議公司打壓。文章標題原為〈政治性炒魷啦,罷工即係冇得搞啦!〉。


港龍工會主席被炒,之前國泰3個機師先後被解僱及「被辭職」,唔係因為佢哋工作表現有問題,係因為佢哋反送中,呢啲係政治性炒魷,之後其他僱主有樣學樣,你灰唔灰?

灰?即係等死啦。你真係想?唔灰?咁唔係得把口,佢有政治性炒魷,我哋更要諗政治性罷工!

先講法例,呢次炒港龍工會主席,係違反《防止歧視職工會》條例。員工因進行工會活動受資方打壓,可循兩方面進行追討:

【惟工新聞】反送中運動爆發後,港鐵成為了社會焦點:警察在沙田新城市圍捕示威者時,港鐵被指飛站,示威者因為怕沒有列車而陷入恐慌;元朗鄉黑無差別暴打市民,港鐵再被指無關門任由鄉黑為所欲為;警察在葵芳亂射催淚彈,車站又成為戰場,空氣瀰漫有毒微粒……

一方面,抗爭者在月台發起不合作運動,嘗試癱瘓港鐵運作,多次爆發打工仔之間的衝突。另一方面,警察在中央控制中心要求港鐵飛站,封截示威者退路。交通工具成為了兵家必爭之地。

8月5日的全港大罷工,除了七區集會,藝文界也在當天於中環愛丁堡廣場發起罷工集會,聚集香港的藝術文化工作者。據當天「一人放低一蚊」的「藝進制 」人數點算器所示,有1770人出席集會,目測參加者年齡分佈較一般集會分散,由20到70多歲不等。相比一般行業,藝文界別整體較開明,並傾向支持這次運動。行業中不少從業員是以freelance形式工作,對於他們來說,發起罷工會比較容易嗎?行業間的組織情況又是怎樣?

藝文界自由職工作者居多 靠炒散維生經濟壓力大

從事藝術行政的林小姐(化名)是位freelancer,因為工作形式較彈性,因此能夠參與集會,但嚴格而言不算是罷工。林小姐認反對修例關乎公義,亦支持年輕人希望守住香港的法治與自由。是次運動中,她最不滿的是政府態度高傲,林鄭死也不講「撤回」。她覺得運動中警方和示威者也有過火之處,若林鄭肯正式撤回修訂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分立場地作出調查和處分,可以挽回民心。

3日前,深圳公安發佈「深圳亮劍」防暴演習的片段,聲稱有1.2萬名武警參與。片段中多名頭戴黃色頭盔,身穿黑衣的示威者手持橫額和木棍衝擊數千防暴警察(!?)。然後防暴警察出動催淚彈和警犬,以壓倒性的人數把示威者圍捕。由於片中的示威者貌似反送中抗爭者,很多香港人都解讀為恐嚇反送中抗爭。值得一提的是,示威者的橫額寫著「還我血汗錢」,「我建大廈我卻肚餓」。

的確,中國公安鎮壓維權行動從來兇殘,收地收樓也可放催淚彈。在大大小小的工人罷工及土地維權當中,經常有工人被捕,在未經審訊的情況下處以不超過15日的「行政拘留」,甚至被安插「尋釁滋事」等罪名而被判監。究竟深圳公安是想恐嚇香港人還是全國受剝削的工人農民?有可能以上皆是。

要打壓維權?很多時候根本未到暴力鎮壓,在源頭已經被撲滅。自2015年7月搜捕三百多名維權律師及法律界人士(709大搜捕)及12月搜捕過百名工運人士之後,緊接下來的一波鎮壓發生在2018年至今。

編按:近日網上有不少呼聲提出發起罷工,迫使政府接受民間五大訴求。罷工是打工仔女的強大武器,集體罷工能中斷生產,迫使資方或政府回應工人的訴求,但同時對工人來說亦是大風險的抗爭行動。現階段,坊間對如何罷工的討論不多,撇除不少人請假參與集會這種行動,發起罷工需要留意甚麼?如何能夠在初期有效保障自己?《惟工新聞》轉載長期參與工人運動的麥德正的短文,為讀者提供基本資訊。文章原題為︰〈 係咁叫港鐵罷工,想推車長去送頭咩?〉,文句經編輯修訂,不影響文章內容。


文︰麥德正

大家都唔想車長送頭,想全港罷工罷得成,係時候一齊認真諗下何謂「罷工」。林鄭修例搞到今日,政權仍然無正視市民訴求,大家都想加大力度,向政權施壓。「政治性罷工」對政權嘅壓力就係令社會運作及經濟運作受影響,逼政權接受民眾嘅政治訴求。

香港的言論自由在未來很可能不斷收窄,近月來種種現象都似乎在印證這一說法。警察默許白衣人在元朗港鐵站內襲擊市民,另一邊廂示威者和記者恣意採取暴力,政府在各場合都展視何謂傲慢——記招用沒有內容的空話來表示他有忽略反對聲音的權力,法律上緊緊握著重判示威者的機會。

近來街頭運動和遊行此起彼落,沒有因打壓而退下來,這絕對值得支持和鼓勵。然而,思考如何在言論自由收窄的環境下繼續改變社會,也變得急不容緩。近年香港流行一種說法,即大陸裏都是順民,奴性強,不能也不敢反抗暴政。任何人如果願意撇除偏見,都會發現今天有人在中國勉力為工人爭取權益,甚至招上牢獄之災。去年佳士事情之後卻發生大規模的抓捕,被捕和被失蹤的人數過百。理解中國勞權人士狀況,除了希望讀者能夠理解和同情他們處境之外,亦是思考在香港抗爭路上的他山之石。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