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化

編按:在囚者與長者的權益,似乎是風馬牛不及的兩件事,但事實上,監獄裡也會有老人,而在貧富懸殊的社會裡,資源越少的人坐牢的機會也越大。台灣人權組織關注到,監獄的設備和制度幾乎沒有考慮長者的需要,在同樣高齡化的香港社會,這也是值得思考的問題。惟工新聞特此轉載台灣人權促進會的文章。

本文章原刊登於台灣人權促進會Medium平台


文/黃琪樺(臺權會實習生)

對高齡人士,使用蹲式廁所是一件苦差事。人老後骨質疏鬆,手腳較無力,蹲下後再站起來需耗費大量體力,甚至可能發生摔倒意外。

身在「自由」世界的我們或許會選擇坐式馬桶或裝設輔助器具,但在獄中的高齡受刑人別無選擇。

香港韓國 老年貧窮大比爛

【惟工解密】自己和家人如何安老,可能是令香港人最為困擾的問題。退休後如何應付生活開支?身體出現毛病能否負擔醫療費用?體力下降行動不便誰來照顧?每一個都是難以解決的問題。在政府及私人企業不提供全面退休保障的情況下,保險公司和銀行不斷鼓勵憂心未來的打工仔買保險,甚至拿物業做逆按揭。而政府拒絕承擔安老和社區照顧服務,只計劃增加來港的外傭數量,繼續將照顧老人的責任推到家庭和移工身上。

故勿論這些「解決辦法」是否好的辦法,對於低薪群體來說,全都不是可行的選擇。結果只能繼續工作,卻因年老而被千方百計壓低收入——被外判商以一紙「自願離職」欺騙,失去遣散費的,不少就是這樣的年老工人。找不到工作,只能透過拾荒賺取微薄收入的老人,更不斷被回收商壓價,同時被食環署和警察欺壓。

編按:「看護工」這稱呼在香港並不普遍,看過草花里樹的漫畫《看護工向前衝》可能會聽過。他們的職責為照顧身體或心智不便的人﹙主要為老人﹚,包括上廁所和洗澡等起居飲食,因此很大機會需要長期與被照顧對象長期相處。

台灣人口老化問題嚴重,65 歲以上人口逐年上昇,看護工的需求不斷增加。近二十年來外藉看護工減緩了其需求過大的問題,直至2016年,2月底,台灣國內外籍看護工逾 22.5 萬人。然而,當看護工無法得到足夠的休息,又如何能夠照顧對像呢?桃園市家庭看護工職業工會發現近六成外藉看護工法每週休息一天,逐向勞動部陳情,希望當局關注看護工待遇。你和我勞動半生後,終有一天會老,如何讓老人活得有尊嚴,老有所依既是我們需要思考的問題,亦是政府無法迴避的責任。


文:洪與成(公庫記者)

人口老化研究出爐 退休保障隻字不提

【惟工新聞】打工仔女有什麼夢想?其一當然是盡早「唔使做,享清福」,但這個好夢或許要落空!立法會秘書處今日下午發表有關人口老化海外政策的研究簡報,重點引述外國延遲退休、促使長者重返職場的政策,對海外各種退休保障措施,包括民間爭取多年的全民退休保障隻字不提。

學新加坡資助企業 政府未見承擔公共服務

今日下午一時,立法會秘書處發表題為《人口老化 未雨綢繆》的研究簡報,列舉海外不同地方應對人口老化的政策。報告並未提及任何保障退休長者生活及醫療需要的措施,只提出「釋放現有人口潛力」,促使長者、婦女、照顧者等投入勞動市場,企圖延遲退休年齡、增加年長勞動人口,藉以減少政府的公共開支承擔。

但這不表示政府不願使錢。儘管未有建議為針對人口老化設立全民退休保障或完善公共醫療,報告對如何資助企業卻著墨不少,重點提及新加坡鼓勵長者就業的各項措施,包括投放超過10億港元資助企業聘請長者及提供長者在職培訓,並設立「特別就業補貼」發放予聘用年長員工的僱主。

鼓勵生育 參考法國瑞典支援照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