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長

編按:深水埗及大埔道接連發生兩宗嚴重巴士意外後,公眾開始意識到巴士司機待遇惡劣,以葉蔚林為首的一些司機亦以行動向巴士公司抗議,並組織成新的工會。最近惟工新聞正在準備一個與巴士有關的專題。搜集資料期間,在港九工團聯合總會(工團會)1980年出版的刊物《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找到一篇文章,討論當時因為巴士車禍頻生,而出現限制巴士司機工時的建議。文中指出巴士司機依賴加班工資,又認為輪更制度比長工時對司機的傷害更大。

惟工記者看到這篇寫於38年前的文章,雖然不一定完全同意文中觀點,但不禁慨嘆相同的討論在多年前已經出現,巴士司機的待遇卻越來越差——現在的「最高工時」竟然高達14小時,而嚴重車禍繼續發生!因此將全文足本轉載,期望能夠作一警惕,不要容讓低工資高工時的狀況再拖延40年!


《香港勞工月刊》 第三卷十八期文章

【惟工新聞】深水埗城巴失事釀成三死的事故,令社會關注巴士司機長工時的問題。由九巴員工協會、城巴有限公司職工會、新世界第一巴士公司職工會組成的「巴士業職工會聯盟」(下稱巴職聯),今日(10月5日)召開記者會,要求運輸署修訂《車長工作指引》。巴職聯要求政府以雙軌方式,把每日最高工時由14小時減至12小時,並調高前線員工薪酬,把獎金津貼加入底薪,令底薪提高至2017年第二季度全港司機的工資中位數16,404元。巴職聯亦建議司機工作5小時內最少有30分鐘休息時間,並定期檢討指引。

底薪低  巴士公司巧立名目扣除津貼

上述車禍過後,社會輿論都認同司機工時過長。但聯盟建議的方案強調,需同時上調工資——因為工資底是司機要不斷加班的原因。目前巴士司機平均每個工作天工作12小時,月薪才有22,000元月薪。若公司只減工時不加人工,會使司機收入大減,逐漸流失,更少新人入行。巴職聯理事強調,他們建議的升幅不過是讓巴士司機的底薪(每天工作8小時的工資)達至香港陸路運輸行業每月工資的中位數,即16,404元。

編按:日前深水埗造成多人傷亡的巴士車禍,讓道路安全問題再次進入公眾視線。涉事司機被揭發事發當日之前工作13小時,城巴卻稱合符運輸署指引。

僅僅在五個月前,一輛駛經中環的電車翻側,揭發電車公司要求司機開快車釀成意外。在今次事件,巴士業職工會聯盟同樣指出巴士公司對員工的工作安排,以及運輸署對巴士公司的寬鬆規管,乃釀成車禍的元兇。以下為聯盟在昨天對運輸署、巴士公司發出的呼籲。


 

《巴職聯呼籲運輸署、巴士公司立即停止製造疲勞駕駛》

【惟工新聞】職工盟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下稱工會)上月以問卷調查飲食業工人在長工時下的身心健康問題,並於昨日(7月19日)發佈結果。調查顯示有67%受訪者每週工作逾60小時,其中更有12%工友每週工時達70小時或以上。長時間工作令91%受訪工友身體不適,有85%表示精神健康受困擾。工會組織幹事溫柏堅批評標準工時委員會逃避責任,漠視長工時對工人健康和生活的嚴重影響。
 
工會在網上及不同餐廳收集到共181份問卷,內容圍繞工友的工時、工作日數、身體及精神狀況和工作表現等範疇,受訪者大多是飲食業基層職級員工。在164位(90.6%)因長工時導致身體欠佳的工友中,有91.9%出現肌肉酸痛和筋骨勞損的情況,精神不振和睡眠不足的問題亦困擾著78.5%的工友。
 

當香港仍然絲毫沒有為標準工時立法的跡象,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近日美國俄亥俄州立大學一項研究發現女性的工時越長,患上糖尿病、癌症、心臟病和關節炎等疾病的風險越高。不少女性工作之餘亦須承擔家務勞動,可能讓長工時帶來的危害更顯著。

追蹤32年 青年工作經歷影響一生健康

這項研究是由俄亥俄州立大學衛生服務管理和政策系教授阿拉德·登比(Allard Dembe)負責,他在上週二(6月14日)於《職業及環境醫學期刊》(The Journal of 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發表這份研究報告。

研究員分析了7,492位全國青年縱向調查計劃的參與者的資料,他們在1978年至2009年間共有32年的工作經歷。調查中28%的工人每週工時少於40小時,56%為41-50小時,13%為51-60小時,3%為高於60小時。

研究顯示女性如果在30年每週工時超過40小時,會增加患病、早死的機會。若果工時超過60小時,則患上心臟病、癌症和關節炎風險會提高3倍。登比教授說人們不太注意早期的工作經歷會影響他們一生。女性在20歲至40歲期間工作過度,會慢慢積勞成疾。

【惟工新聞】標準工時委員會上星期宣佈不擬訂立標準工時後,隨即再揭發有工人疑因加班過勞猝死!雀巢倉務員林毅斌於工作於本月14日突然死亡,事發至今已11日,公司依然未交代事發真相。昨日,死者弟妹與太太到位於元朗工業邨的雀巢公司抗議,與支援的工業傷亡權益會(工權會)一同在冷雨中示威6小時,雀巢公司一度絕接受其要求。直至今早,勞工處促成雀巢工會、家屬與公司三方會面,會面將於下午三時半在勞工處進行。

死前狂加班 工作環境溫差大

林毅斌在雀巢公司冷凍倉工作,由於3月份有兩同事離職,倉庫工作量大增。林太憶述,平時林毅斌經常需要加班,最近這段時間則被要求每日加班,丈夫曾訴說工作十分疲累。

林太質疑,丈夫猝死與工作量增加有關。雀巢公司本聘用5個工人負責倉庫工作,事發前的星期日,其他均可同事放假,惟獨林與另一位同事被安排工作。林太形容安排難以理解,直斥公司「想做死人咩」。

事發前4天,即3月10日,林曾申請年假,上司卻要求他必須簽紙保證不辭職,才准許他休假。林感到不忿,生氣得連午飯都吃不下。林太猜想這亦可能與其猝死有關。

【惟工新聞】在酒樓後欄、商場外圍、陰暗後巷,不時會見到幾個清一色穿白水鞋的阿哥阿姐,坐著聊天或抽煙,一坐就是幾個鐘,行內稱之為「落場」。在旁人看來似乎悠閒,但對飲食業行內人來說,卻是不得不習以為常的無恥壓榨。飲食業的辛酸,繼續由從事飲食業七年的阿成(化名)道出。

延長勞動力陰招 打工仔無償待機

由早餐營業至宵夜時段的餐廳,在香港並不少見。在十四、十五小時裡,老闆為了降低成本,通常不會聘請兩更人手。然而飲食業對勞動力需求之大,同一班人如何連續工作十多小時?落場就是其中一個答案。

落場有分為「全舖落場」與「部份人手落場」,後者對老闆來說,好處就是可保持餐廳運作,另一方面,落了場的人又可以遲一點收工,並且負責收檔,是節省人力資源的縮數妙計。一般落場會安排在餐廳的非繁忙時間,例如是下午茶時段。

在阿成的經驗裡,落場的時間長度由兩小時至五小時不等。用好聽的講法,這叫作休息,恢復體力再作戰。弔詭的地方是,這段時間裡打工仔仍是餐廳員工的身份,所謂的休息,其實是待機候命。既然是老闆安排,就不是蛇王偷懶,即使沒有做事,實際意義上依然是在返工。阿成稱,這個「冇pay的break不是break,而是逼」。

更令人難以接受的是,阿成再說下去,休息、沒事做,都只是假象。

【惟工新聞】短短數月,究竟葵涌碼頭發生了多少工業意外?折損了多少條人命?惟工新聞盤點近月關於碼頭意外的報導,發現碼頭至今仍是工業意外重災區,情況不容忽視。

危險工作無王管 嚴重意外動輒奪命

自四月尾以來,不足半年間,碼頭已發生多宗奪命意外。4月28日,於葵涌一號貨櫃碼頭,一名司機連人帶鏟車衝下海身亡。不足一個月後,5月27日時,由同一間公司管理的九號貨櫃碼頭又發生起重機輾斃維修技工的嚴重意外。一名外判維修技工偕同事到達碼頭進行定期維修起重機,惟等候期間,卻意外遭運作中的起重機撞倒身亡。同月5月16日,同樣是葵涌9號貨櫃碼頭,一名船員在貨櫃船的甲板失足墮下船艙,腳傷送院。

上月22日,李嘉誠旗下的六號貨櫃碼頭發生貨櫃倒塌意外,壓傷一名拖頭車司機,司機於26日不治。同月28日9號貨櫃碼頭又發生運輸工人於吊纜搬運工作期間失足從高處墮下的意外,工人分別撞傷頭及腰部,一度昏迷。

本月3日晚上,,一名工人於葵涌貨櫃碼頭南路工作時不慎失足,由5米高墮下受傷。昨日(8月10日)葵涌八號貨櫃碼頭又發生的貨櫃船吊臂失控的意外,撞到旁邊一艘躉船的駕駛室以及吊機,有工人走避時被車輛撞倒受傷。

意外頻生 疑超長工時肇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