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傳媒

【惟工新聞】台灣及香港《蘋果日報》分別承認將推行大規模外判,當中美術部為重災區。日前有內部消息指,其他部門亦會積極考慮多聘用零散工。儘管總裁張劍虹與員工會面時承諾會付遣散費,但員工對前程充滿不安。

總裁謂遣散已盡最大責任 誇口外判不會影響質素

對於公司在作決定前毫無諮詢,員工皆感不滿。直到前日,張劍虹才終於與美術部員工會面。消息透露,公司將把財經、娛樂、副刊、體育、馬經五個版面外判,港聞版則不在此列。過往被裁員工會得到一筆俗稱「肥雞餐」的額外補償,這次不會有此安排。

被解僱的員工將得到遣散費,再以外判形式與公司重新簽約。外判意味著員工收入縮減,但卻不保證能夠繼續有工作。消息指,現時由美術部兩個部門主管任外判商,但等到第一次合約完結後,就會公開讓其他公司競投美術項目。

工人與工會皆反對外判計劃。有員工提出《成報》的前車之鑑,指外判美術工作導致報章品質變差,增加公司員工負擔之餘,更可能引發停版危機。張劍虹稱,遣散是盡了最大責任,以外判形式聘請舊員工已經是給予合作機會,即使找其他零散工負責美術部份,出品亦不會有分別。

【惟工新聞】做記者都要外判?台灣《蘋果日報》上星期三(6月14日)發內部通告,「鼓勵」編採人員離職「創業」,再用合約形式購買前員工的報導或美術作品,將員工變成外判承包商。消息引起台灣傳媒從業員鬨動,指責壹傳媒為削資不惜出外判奇招,拒付勞保和退休金。

通告由台灣《蘋果日報》社長陳裕鑫發出,稱倚重網上閱讀的模式已令中央集中編採形態成為過去,將「鼓勵」現時員工自行成立公司或個人工作室,甚至成為自由供稿人,再由《蘋果日報》簽合約以按件計酬形式購買他們的服務,合約期僅為半年至一年,保障成疑。


通告以陳裕鑫名義在6月14日發表。

通告又舉例指成立工作室按日完成報紙版面的美術編輯,將獲相當於七至八成薪金的合作酬勞,變相減薪。

壹傳媒有限公司上星期一(6月12日)公佈最新業績公告,2016/17年度台灣《蘋果日報》總收益為4.4億港元,較上年度下跌26.0%,其廣告收益則減少28.1%。公告稱廣告費由印刷版轉至數碼平台,廣告收入大跌。

【惟工百業】郭仔和阿珊是師兄妹,先後入讀觀塘職業訓練中心,那是1989年前後的事。訓練中心的畢業生多投身新聞業當攝影記者,他們也是衝著這目標而來。入行二十多年,見證著報紙由黑白轉為彩色,圖片沒落到動新聞興起。
 
剛入行那年頭,新聞業百花齊放,還有早報晚報,同工勇猛「插兩支旗」早晚兼程,月入加起來可達一萬,相當豐厚。現時從業員普遍工時長,「已經無呢支歌仔唱」。兩人被解僱前正值第五次人大釋法,郭仔連續兩星期都沒放假,剛完成該期工作,就收到解僱通知。在公司打拚十年,上層不交待解僱原因,慣常的肥雞餐亦欠奉。
 
紙媒轉型藥石亂投 前線記者首當其衝
 

【惟工新聞】印刷媒體執完又執!繼2013年結束免費報章《爽報》業務後,壹傳媒昨日(7月20日)宣佈旗下《忽然1周》停刊,8月7日將出版最後一期,合共70人的編採隊伍無一倖免,全員面臨遣散。與此同時,《壹週刊》業務亦告收縮,A書及B書將合併為一本,因此削減人手。自上星期五(7月17日)起,逾100名壹傳媒員工因而遭受遣散,佔集團全球員工2.5%以上。壹傳媒工會指不少被裁同事竟然只能從傳媒報導得悉事件,猝不及防,對管理層的決定極度痛心。

20週年出版最後一期

壹傳媒管理層昨日下午表示將結束《忽然一周》的印刷及網上業務,並於8月7日該刊物20週年之時出版最後一期。編採部因此面臨全滅,共70位員工將遭遣散。

壹傳媒亦調整《壹週刊》業務,將現時的A書和B書合併為一本,縮減人手。集團另外兩本雜誌《飲食男女》和《Me》,亦會被調併入《壹週刊》名義之下出版。

壹傳媒工會表示自上星期五以來,已有逾100名員工因相關變動慘遭遣散。

消息突然員工震怒 高層上週指未決定停刊

【惟工新聞】坎坷過後有艇搭?早前聲稱以「遇缺不補」方式裁減人手的《蘋果日報》,員工之間曾傳出今年加薪無望的揣測。有壹傳媒員工向惟工新聞報料,指公司今日(4月2日)發出內部通告宣佈加薪,中層和低層員工工資平均增加4.5%,預料本月下旬生效。不過根據政府統計處最新物價數字,這個加薪幅度仍然可能跑輸通脹。

新來新豬肉 合約工臨時工無份

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嘉聲今晨發出內部通告,宣佈加薪計劃,月薪低於10萬元的員工平均可獲加薪4.5%,月薪10萬元或以上的高層則平均加薪3.5%。預料加薪計劃將於本月下旬落實,效力可追溯至自今年4月1日起的工資。

不過,通告亦列明今年1月1日或以後入職的新員工將不能受惠,合約工、臨時工以及兼職人員亦不適用於是次加薪方案。

通脹4.6% 或抵銷工資調整

雖然人工有得加,但可能仍然跑輸通脹。根據政府統計處上月20日發佈的最新數字,今年2月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較去年同期上升4.6%,反映基層市民生活開銷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更上升6.5%。假如通脹幅度持續,將足以抵銷壹傳媒是次加薪有餘。

 

【惟工新聞】傳媒行頭越來越窄?上星期無線電視新聞部五分之一員工離職,當中多人曾抗議高層佔中期間刪改「七警」濫權圍毆市民的報導,不過新聞工作者卻未必剩下太多跳槽機會。壹傳媒工會上星期六(2月28日)對會員表示,公司管理層聲稱「感謝同事在佔中期間付出的努力」,同時卻指業務不理想,《蘋果日報》會實施「遇缺不補」,不再招聘人手。不過,壹傳媒集團中期報告卻顯示公司上半年盈利逾億,較上年度同期大增兩成。有員工更對惟工新聞透露,編採人員上月中開會時有人直言「唔使諗加人工」。

高層:停辦紙媒雜誌 報紙遇缺不補

去年雨傘運動期間,壹傳媒旗下的《蘋果日報》辦公室多次被「反佔中」人士圍堵抗議,電郵系统亦遭黑客入侵。惟工新聞日前收到《蘋果日報》員工消息,指壹傳媒工會上週通報會員,表示公司行政總裁張嘉聲雖對工會代表稱「感謝同事在佔中期間付出的努力」,保障刊物順利出版,但印刷刊物業績並不理想,更聲言傳媒在可見將來走向「無紙時代」,壹傳媒日後可能終止出版紙媒雜誌,預料將裁減人手。

高層又稱為節約成本,《蘋果日報》正實施「遇缺不補」,不再招聘人手入職。

工會提出仿效「肥雞餐」,設立自願離職制度,壹傳媒管理層表示考慮,優先照顧年資較長的員工,又指受影響人數不少。

【惟工新聞】今時今日,新聞工作在香港可能是高危行業!繼星期二有Now新聞台工程人員被警察襲擊後以「襲警」罪名被捕後,今晚再有記者在旺角佔領區採訪期間遭警方以離奇埋由拘捕,今次竟然輪到「搶槍」。各地警方可憑對方「搶槍」為由而合法使用嚴重暴力,美國弗格森市連轟12槍殺死非武裝黑人少年的魔警亦供稱死者企圖「搶槍」,因而成功脫罪。國際組織「保護記者委員會(Committee to Protect Journalists)」表示網上媒體工作者被捕風險最高,去年全球過半數被捕記者來自各類網上媒體。
 
記者:差人根本無陀槍
 
今晚8時許,《蘋果日報》攝影記者王俊龍在旺角戲院附近拍攝,其間有掛上記者證,卻突遭多名警員包圍,並將他推跌,按在地上鎖上手扣帶走。在場人士指警方以涉嫌「搶槍」為由將他拘捕,指他「襲警」。
 

【惟工新聞】暴徒今日大肆襲擊金鐘「佔中」示威市民,無獨有偶,同情「佔中」的傳媒亦在同一時刻被夾攻!自10月6日起,多名反佔中人士前往少數同情「佔中」的報章之一《蘋果日報》總部外聚集,至昨夜更紮營堵塞大門,揚言要使該報無法出版。今日下午暴徒襲擊金鐘期間,更有黑客部隊向壹傳媒發動龐大攻勢,攻擊網站之餘,更入侵其電腦系统,導致員工無法打開照片和錄音檔案,傳真亦不能收發,電郵及網上報料亦一律被中斷,企圖中止新聞運作。暴徒與黑客同步進攻並非首次,10月4日大批反佔中暴徒第二次襲擊旺角佔領區時,《香港獨立媒體》和《852郵報》亦同時遭受黑客攻擊,後者網站更一度全線癱瘓,懷疑是存心妨礙市民藉即時新聞得悉災情。

《蘋果日報》員工下午5點在總部大堂舉行反暴力集會,壹傳媒工會亦發表宣言回應事件,惟工新聞玆轉載全文。
 


壹傳媒工會宣言
你們堵塞言路 我們更感自豪

10月12日深夜,壹傳媒集團遭受到史無前例的滋擾,數十人在蘋果日報大樓外紮營露宿,堵塞大樓所有三個出口,意圖阻止《蘋果日報》發行。這種封鎖新聞資訊自由流通的行為,過往只會在中國大陸等極權國家內發生。

【惟工新聞】反佔中火頭處處!繼有反佔中人士到銅鑼灣、金鐘、旺角各個「佔中」地點踩場後,今次輪到「臨幸」傳媒。今晨10時許,有三輛旅遊巴駛到《蘋果日報》將軍澳總部外,大批反佔中人士人士隨即包圍大廈停車場大閘,手持橫額及示威牌,抗議撐「佔中」的《蘋果日報》「造謠」。

現場氣氛大致平靜,暫未有衝突。多名示威者手持雨傘,遮擋陽光。

潛入大學校園 肆意破壞

不過反佔中人士並非每次都如此平靜。自上月下旬各大學發起罷課爭取普選,昨日有反佔中人士進入科大撕毀橫額,並拆毀攤位,在校園製造恐慌。10月4日晚上亦有暴徒潛入中大,破壞大學站前的民主女神像,並在本部烽火台拆除相關橫額。

【惟工新聞】港台兩地傳媒工會聯手爭取加人工!壹傳媒集團昨日公佈加薪幅度,香港和台灣皆劃一為3%,兩地工會表示不滿,指出加薪幅度滯後多份本地報章,而員工去年卻因兼顧開拓公司網上媒體業務大增工作量,要求公司將加薪上調至4.5%,並承諾日後檢討薪酬時與兩地工會會面。據年報表示,壹傳媒本年度轉虧為盈,上半年除稅後利潤近1,600萬元。不過香港傳媒對同業處境反應冷淡,除《蘋果日報》外,今日並無任何一份報章刊登相關報導。

加班開拓網上媒體 成本轉嫁員工

壹傳媒昨日公佈加薪幅度為平均3%,行政總裁張嘉聲稱這次加薪安排「能兼顧平面印刷事業,同時也能在適當控制成本的情況下,開拓數位平台」。港台兩地工會晚上發聲明回應,表示完全無法接受資方說法,並透露壹傳媒動用印刷媒體員工去發展網上媒體,導致工作量與工時增加,資方竟從未依法支付加班費,形同將發展網上媒體的成本轉嫁予員工。工會亦不滿資方繞過他們單方面決定薪酬調整安排,在昨日對外公佈結果前不曾與工會會面。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