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計

【惟工新聞】上回提要:標準工時立法正在諮詢階段,成為今年五一勞動節遊行焦點。惟工新聞走訪香港長工時重災區,為讀者呈現各行各業打工仔的過勞悲歌,首先介紹的是會計界。會計師是傳統印象裡的中產行業,當中在四大會計師行(Big 4)上班的更被捧為天之驕子,彷彿理想工作典範。上回由過來人述說風光背後他們過的也許是無家可歸,無假可放的生活,被當作即用即棄的廁紙消耗。身處業內最前線的打工仔,到底抱著怎樣的心情度過一天又一天的十八小時工作?廁紙人生箇中曲折,且見今回分解。

【標準工時系列】會計師的廁紙人生(上)
 


【標準工時系列】會計師的廁紙人生(下)

「不如俾警察拉,拘留廿四小時」

編按:標準工時立法正在諮詢階段,成為今年五一勞動節遊行焦點。惟工新聞走訪香港長工時重災區,為讀者呈現各行各業打工仔的過勞悲歌,今次首先介紹會計界。會計師是傳統印象裡的中產行業,當中在四大會計師行(Big 4)上班的更被捧為天之驕子,彷彿理想工作典範。然則風光背後他們過的卻也許是無家可歸,無假可放,時薪可能低過最低工資的生活,且讓過來人娓娓道來。

【標準工時系列】會計師的廁紙人生(下)

 


【標準工時系列】會計師的廁紙人生(上)

【惟工新聞】復活節連假前夕的晚上,奈津(化名)約了幾位同是會計行業的朋友吃晚飯,卻不預期她們守約。電話沒覆,Whatsapp沒覆,她就知道朋友都要加班,約會自動解散,決定一邊接受訪問一邊點菜。沒有期望,沒有失望,「行內傳聞有老細唔俾手下放工返屋企,叫佢地要沖涼就去附近球場冲。」原來會計師準時放工也不是妄想,因為有得放工本身可能已屬妄想。

(互聯網圖片)

【惟工新聞】香港文職工作無償加班嚴重,會計界是重災區之一,會計師樓老闆卻對標準工時立法頗有保留。「會計專業發展基金」發現35歲以下的年輕會計師加班時間較年長同事更長,但近八成不獲補償,有汗出,無糧出。

35歲以下重災區 加班每週8.5小時

去年10月底至11月中,會計專業發展基金進行問卷調查,獲329名會計師事務所及企業會計部員工回覆。調查發現業內加班極普遍,平均每星期要加班7.19小時。65%受訪者每星期加班2至5日,58%每次加班2至3小時,另有43%甚至須長期每日加班。

35歲以下的會計師加班時間高於平均,每星期逾8.5小時,而且78%員工的加班屬無償性質,僱主並不發放補薪或補假,形同食霸王餐。另外,執業會計師平均每星期加班時間較非執業會計師更長,相差2.5小時。

僱主:加班皆因玩手機做得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