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
工學同行聲明反駁《明報》八大保安清潔時薪報導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Sunday, 3 March 2019編按:有數據有真相?慢著!先看看數據有沒有被做手腳。由多間大學關注工人的學生組成的工學同行於上星期一(2月25日)發表校園勞動調查,公佈各大專院校工人時薪。明報在報導這一調查時卻使用了錯誤的計算方法誤導讀者,將工人的有薪休息日改為無薪休息日,令工人的「時薪」平白拉高6至10元。惟工新聞轉載工學同行的澄清聲明。
【工學同行澄清《明報》八大保安清潔時薪報導】
聯同工友爭取合理待遇 你也做得到——以浸大學生的經驗為例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Friday, 23 February 20182017年底爆發的海麗外判清潔工罷工,再一次將外判制度的剝削和貪污暴露在陽光底下。罷工的勝利更帶動了多條公共屋邨工友成功追討權益,亦逼使政府作出改善外判工待遇的承諾。
然而海麗的勝利不是單一事件。在2017年,全港不同行業不同工作場所都有戰勝外判商的事例。2017年6月份,浸會大學的保安和清潔外判合約期滿,兩個外判商均企圖不向工人支付遣散費。浸大學生介入事件,聯同工友多番爭取之下,百多名保安員和百多名清潔工最終取得遣散費,並在新公司接手後全數留任。
遣散費爭議是外判制度下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在公共屋邨、街市、公共廁所、體育設施、大學等各種場所,每兩年或三年更新一次的外判合約都是危機爆發的時刻。很多時候,不獲續約的外判商會使用各種手段逃避本應支付的遣散費。作為受惠於工友每日勞動的街坊,你可以怎樣出力,協助工友得到應有權益?接下來我會以今年浸大學生的經驗為例,逐一說明基本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從減薪削資到今天外判扣年資——莊嚴文物旁的保安員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Saturday, 22 July 2017【浸大外判糾紛】保安小勝一仗追到遣散費 新合約問題多多仍待處理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Monday, 12 June 2017浸會大學外判商續約不成欲走數 保安員或失過百萬遣散費 仲要賠代通知金?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Monday, 29 May 2017【惟工新聞】外判商龍衛保安有限公司在浸會大學連續三次投得合約後,終因表現不佳而被撤換。誘騙工人簽自願離職書,以逃避鉅額遣散費,是很多外判商結束合約時的搶錢伎倆,在各院校惡名昭著的龍衛自不例外。現時離龍衛合約結束還有一個多月,一班關心校內工人權益的浸大學生為免工友遭殃,連月來走訪工人了解情況,他們認為校方應該積極介入事件,督促外判商負上應有責任。惟工新聞訪問了這班學生與及數名浸大保安,發現外判商的惡行原來不止於此。
遣散費高達300萬以上 學生、工會拆外判商重重謊言
關注外判商交接的學生組織主要為浸大社關,現時亦有來自學生會、社工系等學生介入事件。浸大社關曾發出問卷調查保安整體情況,收到95份回應。當中有71人回覆了薪金與年資的問題,據此計算,龍衛須賠償300多萬遣散費,對沖強積金僱主供款部份後,龍衛仍要自掏腰包賠償30多萬。而且,還有60多位保安未回覆問卷,實際上龍衛的總體賠償金額比上述數字要高得多。
外判公司、招標者、政府多重剝削 標書制作者揭交易內幕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Friday, 17 February 2017【惟工新聞】外判制度一直為人詬病,外判公司、招標者、政府實際上如何利用外判制來剝削工人?李先生(化名)曾在跨國外判公司工作,由高級物業主任做到分區經理,參與過入標程序。惟工新聞訪問了李先生,由行內的眼光一窺外判的操作。
為削成本僅設最少人手 招標者:我無話俾你食飯
「出標書嘅無諗住要剝削工人,但有啲設計最終令工人被剝削。」價低者得對很多招標者來說是最大的考慮,為了減低成本,設計標書者通常由人手、崗位比例著手。以物業管理為例,李先生指當一個屋苑有八座大廈,一樘大閘,一間控制室,最少需要十人,另外需要再備2至4名的巡邏人手。合共12或者14人的方案,對於外判公司來說是成本高或低的考慮,對工人來說則是有沒有飯吃的問題。
保安需要一直留在崗位,想要離開崗位吃飯或休息就需要他人輪流頂替。李先生指,12人的團隊輪換得較慢,保安可能要去到下午4時才有飯吃,遇上突發事情要處理就會拖更久,有人甚至會選擇不吃。相對來說,14人團隊的輪換較快,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讓所有人都吃上飯。
這些問題對招標者來說毫不重要,擔任分區經理期間,李先生向屋苑主任反映吃飯的問題,只得到涼薄的回應:「我俾張約你係要求24小時服務,我無話俾你食飯,你鍾意咪叫人嚟頂囉。」
學生揭嶺南大學工人剝削嚴重 校方:不會將任何外判商列黑名單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Monday, 6 February 2017梁葉漢:甚麼不是工人大團結?!
由職工盟發表 on Friday, 22 May 2015編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百多年來工人運動的道統,無分行業無分國界。國泰員工昨日(5月21日)宣佈將發動罷工,一個保安員到場撐空姐空少,到底出於甚麼理由?職工盟物業管理工會幹事梁葉漢記錄工友血淚心聲,當空姐向保安員感嘆「年年排隊去考空姐嘅人,有幾多會知入嚟做先係人生惡夢嘅開始?」,其實彼此也在捱。
文:梁葉漢
(職工盟物業管理工會組織幹事)
好天曬落雨淋,絕對是服務性行業的寫照;同樣工作在服務性行業,夜更保安的余美雲,今早放工由大埔「飛身」到機場參與國泰工會的工業行動。有人問︰「您又唔係空姐空少,去撐有乜為?」,現在就由小雲跟您分享她要撐工會嘅原因。
工人原是一家人
「我無乜可以比到佢地,捐錢又唔輪到我,咁我惟有出嚟一齊圍城啦!」小雲道。她認為空中服務員跟物業管理的工作待遇及工種情況相近,大家都要面對顧客、要幫他們解決問題、要著制服,而且過往工資底薪低,要靠些微的津貼補助,才足夠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