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安

踢爆黑幕,靠打工仔!香港政府強推「送中條例」鬧劇連篇,秘書處更越權架空審議議案的委員會,充份顯示其角色已非輔助立法會開會,而是協助政府為所欲為。昨天,立法會保安在議員譚文豪陪同下開記者招待會,指證立法會秘書處欺凌員工,強逼員工就政治立場表態,恐嚇員工不得接觸泛民議員。事件爆出後,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發表聲明,譴責立法會秘書處強逼員工表忠,政治凌駕專業。社會及政治組織從業員工會亦發表聲明,譴責秘書處打壓不同政治立場的議員助理。目前香港沒有法例保障「爆料人」,來自公眾的支持更顯得重要。惟工新聞轉載兩篇聲明。


香港物業管理及保安職工總會:

編按:有數據有真相?慢著!先看看數據有沒有被做手腳。由多間大學關注工人的學生組成的工學同行於上星期一(2月25日)發表校園勞動調查,公佈各大專院校工人時薪。明報在報導這一調查時卻使用了錯誤的計算方法誤導讀者,將工人的有薪休息日改為無薪休息日,令工人的「時薪」平白拉高6至10元。惟工新聞轉載工學同行的澄清聲明


【工學同行澄清《明報》八大保安清潔時薪報導】

2017年底爆發的海麗外判清潔工罷工,再一次將外判制度的剝削和貪污暴露在陽光底下。罷工的勝利更帶動了多條公共屋邨工友成功追討權益,亦逼使政府作出改善外判工待遇的承諾。

然而海麗的勝利不是單一事件。在2017年,全港不同行業不同工作場所都有戰勝外判商的事例。2017年6月份,浸會大學的保安和清潔外判合約期滿,兩個外判商均企圖不向工人支付遣散費。浸大學生介入事件,聯同工友多番爭取之下,百多名保安員和百多名清潔工最終取得遣散費,並在新公司接手後全數留任。

遣散費爭議是外判制度下最普遍的一個問題。在公共屋邨、街市、公共廁所、體育設施、大學等各種場所,每兩年或三年更新一次的外判合約都是危機爆發的時刻。很多時候,不獲續約的外判商會使用各種手段逃避本應支付的遣散費。作為受惠於工友每日勞動的街坊,你可以怎樣出力,協助工友得到應有權益?接下來我會以今年浸大學生的經驗為例,逐一說明基本的步驟和注意事項。

【惟工新聞】今年6月,惟工新聞收到求助,有康文署轄下的歷史博物館保安員指,外判保安公司懷疑看中續約期間有機會節省開支,因此在明知能夠繼續承包博物館保安工作的情況下,先與保安解除合約再重新聘用,此舉不但斷工友年資,亦避免日後遣散費上升的風險,同時扣走保安的年假和勞工假,可謂一舉三得。
 
通知書幾行字  年資假期被清走
 
涉事的外判公司為「私家安全顧問有限公司」,2014至2017年合約由其承包,本年康文署重新招標,承包商繼續為私家安全。根據政府網頁顯示,新一輪合約已於本年3月30日批出,合約期由2017年6月1日至2020年5月31日。按此年期,外判公司應於本年5月與保安簽約。
 
【惟工新聞】浸會大學保安及清潔外判合約均於本月尾屆滿,由於校方對外判商監管不足,面對新舊外判公司種種走數劣行,這個月來工人、工會及學生須多次採取行動向校方施壓。今天(6月12日)早上,浸大社關、學生會、社工系的學生和保安員一同與物業處開會討論遣散費安排。
 
校方「體諒」外判公司 墊支遣散費差額
 
早前,勞工處及校方徵詢的法律意見皆指出,龍衛需要付遣散費。不過校方卻未能敦促龍衛履行責任,更有人認為需要體諒外判商維護自身利益的行徑。在今早的會議上,校方提出兩個方案:一,交由勞資審裁處判決;二,龍衛付部份遣散費,計算方式為遣散費總額減僱主強積金供款部份後(即對沖),公司支付六成金額,款項名義為「特惠金」。
 

【惟工新聞】外判商龍衛保安有限公司在浸會大學連續三次投得合約後,終因表現不佳而被撤換。誘騙工人簽自願離職書,以逃避鉅額遣散費,是很多外判商結束合約時的搶錢伎倆,在各院校惡名昭著的龍衛自不例外。現時離龍衛合約結束還有一個多月,一班關心校內工人權益的浸大學生為免工友遭殃,連月來走訪工人了解情況,他們認為校方應該積極介入事件,督促外判商負上應有責任。惟工新聞訪問了這班學生與及數名浸大保安,發現外判商的惡行原來不止於此。
 
遣散費高達300萬以上 學生、工會拆外判商重重謊言 
 
關注外判商交接的學生組織主要為浸大社關,現時亦有來自學生會、社工系等學生介入事件。浸大社關曾發出問卷調查保安整體情況,收到95份回應。當中有71人回覆了薪金與年資的問題,據此計算,龍衛須賠償300多萬遣散費,對沖強積金僱主供款部份後,龍衛仍要自掏腰包賠償30多萬。而且,還有60多位保安未回覆問卷,實際上龍衛的總體賠償金額比上述數字要高得多。
 

【惟工新聞】外判制度一直為人詬病,外判公司、招標者、政府實際上如何利用外判制來剝削工人?李先生(化名)曾在跨國外判公司工作,由高級物業主任做到分區經理,參與過入標程序。惟工新聞訪問了李先生,由行內的眼光一窺外判的操作。

為削成本僅設最少人手 招標者:我無話俾你食飯 

「出標書嘅無諗住要剝削工人,但有啲設計最終令工人被剝削。」價低者得對很多招標者來說是最大的考慮,為了減低成本,設計標書者通常由人手、崗位比例著手。以物業管理為例,李先生指當一個屋苑有八座大廈,一樘大閘,一間控制室,最少需要十人,另外需要再備2至4名的巡邏人手。合共12或者14人的方案,對於外判公司來說是成本高或低的考慮,對工人來說則是有沒有飯吃的問題。

保安需要一直留在崗位,想要離開崗位吃飯或休息就需要他人輪流頂替。李先生指,12人的團隊輪換得較慢,保安可能要去到下午4時才有飯吃,遇上突發事情要處理就會拖更久,有人甚至會選擇不吃。相對來說,14人團隊的輪換較快,就可以在較短時間內讓所有人都吃上飯。

這些問題對招標者來說毫不重要,擔任分區經理期間,李先生向屋苑主任反映吃飯的問題,只得到涼薄的回應:「我俾張約你係要求24小時服務,我無話俾你食飯,你鍾意咪叫人嚟頂囉。」

【惟工新聞】由嶺南大學學生組成的勞工關注組與職工盟在去年10月作出一系列調查,分別了解校園內保安、飯堂工人與清潔工的勞動待遇,於今天(2月6日)發佈調查結果。
 
嶺大勞工關注組與職工盟於校內發佈勞工待遇調查結果
 
飯堂勞工:美心接手後人工大跌3,000
 
由上年開始,美心集團接替金巴斯集團經營嶺南大學飯堂,膳食價格隨即上升,但飲食業工會發現工人薪金不增反減。
 

編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是百多年來工人運動的道統,無分行業無分國界。國泰員工昨日(5月21日)宣佈將發動罷工,一個保安員到場撐空姐空少,到底出於甚麼理由?職工盟物業管理工會幹事梁葉漢記錄工友血淚心聲,當空姐向保安員感嘆「年年排隊去考空姐嘅人,有幾多會知入嚟做先係人生惡夢嘅開始?」,其實彼此也在捱。
 


文:梁葉漢
(職工盟物業管理工會組織幹事)

好天曬落雨淋,絕對是服務性行業的寫照;同樣工作在服務性行業,夜更保安的余美雲,今早放工由大埔「飛身」到機場參與國泰工會的工業行動。有人問︰「您又唔係空姐空少,去撐有乜為?」,現在就由小雲跟您分享她要撐工會嘅原因。

工人原是一家人

「我無乜可以比到佢地,捐錢又唔輪到我,咁我惟有出嚟一齊圍城啦!」小雲道。她認為空中服務員跟物業管理的工作待遇及工種情況相近,大家都要面對顧客、要幫他們解決問題、要著制服,而且過往工資底薪低,要靠些微的津貼補助,才足夠生活。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