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三年前,香港11個公共屋邨的食水鉛含量超標,建築商被揭發在水喉接駁位使用含鉛焊料。在美國弗林特市,因為供水來源受污染,居民也面對食水危機,需要依靠樽裝水解渴。但近日,當局宣布將會停止派水,並聲稱水源早已符合安全飲用標準,另一邊廂,州政府卻讓雀巢加碼抽取該州份的水資源販賣。下文翻譯自《科技新時代》(Popular Science),讓讀者一窺弗林特市居民的處境,揭示樽装水行業除了為居民提供食水解困外,對他們更深遠的影響。


美國五大湖(Great Lakes)每年夏天都有成千上萬訪客,對他們來說,鄰接其中四湖的密歇根州(Michigan)三面環水,在這片裹著硬殼的大陸當中就像一個綠洲。但事實上,過去幾年密歇根州正經歷一場「水災」。

有人缺水 有人賣水

美國調查新聞網站《攔截》(The Intercept)最近發表一份報告,揭露了美國政府與私人半軍事保安公司TigerSwan合作,對付達科他州原住民保留區立岩(Standing Rock)反對興建油管的示威者。
 
立岩原住民反抗油管興建 香港人曾參與
 
達科他州油管全長約1886公里,途經北達科他州、南達科他州、愛荷華州、伊利諾州。在最後階段,油管的建設受到極大反對,未完成的油管段將穿過印第安原住民保留區,當地原住民曾與美國政府有協議,原住民在當地享有自治權。由於油管對當地水源造成污染,亦會破壞當地原住民的祖先墳地與古蹟,因此當地部落立岩蘇族(Standing Rock Sioux Tribe)反對興建油管。
 
【編按】打開水龍頭,有源源不絕的水流出好像理所當然。但隨著人口膨脹和氣候變化,水在很多地區已變成珍貴資源。現時由中東到美國加州,全球共有十億人口面臨乾旱。美國情報警告,水資源日益短缺,將大大影響各國的民生、農業和工業,令世界局勢更趨不穩。 
 
【惟工新聞】1月27日,科學家從兩顆隸屬美國太空總署的「重力回溯及氣象實驗衛星」(Gravity Recovery and Climate Experiment)下載最新數據。在過去12年,這兩顆人造衛星一直監測地球上水的流動,從而讓科學家了解氣候變化。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的水文學家詹姆斯‧費明基提(James Famiglietti)在數據中看出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