罷工

【惟工新聞】蘊釀多時的醫務人員罷工踏入第三天。據醫管局員工陣線估計,這次醫護罷工昨天約有7000人參與,當中有4500名護士、360名醫生,以及2000多名專職醫療人員及行政人員。據仍然上班的醫生表示,一些病房昨天只剩下經理級護士應付前線工作,勉強維持運作,部分治療則要延期進行。

自武漢肺炎於2019年12月爆發後,中國確診人數已達24324人,死亡491人,香港至昨天則有17宗確診個案,錄得首宗死亡個案。工會要求政府禁止任何旅客經由中國入境、落實確切方案確保口罩供應充足,同時要求醫管局提供足夠隔離病房,暫停非緊急服務;提供足夠配套予照顧隔離病人的醫護;及絕不秋後算賬。《惟工新聞》走訪了醫護罷工現場,探討這些訴求背後的爭議及醫療系統當前的巨大危機。

醫管局的失職:防疫制度改善,人手資源卻跟不上

加泰隆尼亞:三罷戰果盤點

【惟工新聞】在本週星期二(10月15日),西班牙最高法院判處9名獨立運動領袖9至13年監禁,馬上激起加泰隆尼亞全民憤怒。從星期二至今,大批民眾走上街頭,遊行、堵塞高速公路及鐵路、佔領機場。抗爭遭到警察和極右組織的攻擊,法庭下令關閉動員抗爭的網頁「民主海嘯」(Tsunami Democràtic,現已另覓伺服器重開),西班牙政府更恐嚇參與抗爭可判處6年監禁。種種鎮壓反而激起更大的憤怒。在昨日(10月18日),加泰隆尼亞各地群眾響應總罷工的號召,兵分五路遊行一百公里抵達巴塞隆拿,上百萬人佔領全市各大要道。

這次罷工跟傳統各大行業工會和企業工會響應總罷工的形式不同,較接近今年8月5日香港,或近期南非抗爭時的「遠離工作」(Stay-away)形式,即工人響應號召拒絕上班。同時,支持獨立的行動者發起堵路以停止工人上班,另外有2000人阻止人前往巴塞羅那的聖家堂(Sagrada Família)。與8月5日香港的三罷一樣,加泰隆尼亞總罷工在巴塞隆拿馬上演變為全市抗爭,至今超過100人被捕。

【惟工新聞】遊戲製作商暴雪(Blizzard)的一班員工昨天發起短暫罷工,抗議公司打壓在直播中支持香港民主抗爭者的玩家Blitzchung。人稱「聰哥」的香港選手Blitzchung在爐石戰記比賽後的訪問中高呼「光復香港、時代革命」,被暴雪取消資格,褫奪其1萬美元(約7.8萬港元)的獎金,同時需禁賽一年。

「暴雪對付選手的行為極其惡劣,但並不令我驚訝。它在中國賺了很多錢,但公司不能持守其價值,這種立場令人尷尬。」一名長期在該公司工作的員工說。中國科技巨頭騰訊擁有暴雪5%的股權,而根據收益報告,該遊戲商上季度12%的收入來自亞太地區。

編按:近期4萬9千名通用汽車工人發動了美國私營企業最大型的罷工,導致55間工廠和零部件中心的生產陷入停頓。工人的首要目標是改變現時的工資雙軌制度,爭取二級工人和日益增加的臨時工獲得平等待遇。在香港的大型企業裡,僱用的制度同樣五花八門,不僅要分Tier,還有外判、合約、實習生等一大堆制度,旨在將企業賴以運作的工作劃分開來以進一步壓低成本。美國的汽車業工人已經意覺到這種制度對工人所帶來的分化有多嚴重,工會成員不單減少了,今天的正式工未來也會成為外判工,因此群起反擊。


【惟工新聞】自從2007年資方和工會間發生衝突後,4萬9千名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工人再次發動了私營企業最大型的罷工,導致55間工廠和零部件中心的生產陷入停頓。這場罷工可為通用帶來每天5千萬至1億美元(約3億9千萬至7億8千萬港元)的損失。在罷工發生前,通用預期這一季能獲得350億美元(約2743億港元)的利潤。

【惟工新聞】大專院校學生將於9月2日起開始兩星期罷課,同時由網民組織發起的罷工亦很大機會同步舉行。由校園點起的抗爭會否延至教職員,漸漸成為了眾人的焦點。不過,教職員要與學生一同暫停大學運作的難度大得多。首先,大學一眾員工要頂得住來自主管和校方的壓力。

中大員工總會於昨天(8月29日)發布了關於8.5三罷的問卷調查結果,發現校內有主管指責當日因交通問題未能準時返工的同事,一些部門主管則要求參與罷工同事補請年假或無薪假。如不請假者,便會通知人力資源處,一律當缺勤處理,即同事會被扣減該日薪金。

校方處理方式混亂 遲到員工被罵:人地返到點解你唔得?

是次問卷於8月7至10日以電郵形式寄出,詢問大學員工參與罷工的情況,共收到534份回應。當中,超過七成人支持罷工,有超過一半人(277人)參與,169人以請假形式參與,69人罷工。

編按︰港龍工會主席因為網上言論被炒,本身是否合法?同樣身為打工仔女的我們,又可以做甚麼支持因為政見而被剝奪工作機會的工人?當政治審查伸延至工作場所,打工仔女也應該發動工業行動,互相組織起來抵抗。一方面反抗企業對工人的報復行為,另一方面也跟同業聯絡,認清香港社會在政治和經濟層面對工人的壓迫。惟工新聞轉載了工黨副主席麥德正的文章,討論打工仔女發動政治性罷工抗議公司打壓。文章標題原為〈政治性炒魷啦,罷工即係冇得搞啦!〉。


港龍工會主席被炒,之前國泰3個機師先後被解僱及「被辭職」,唔係因為佢哋工作表現有問題,係因為佢哋反送中,呢啲係政治性炒魷,之後其他僱主有樣學樣,你灰唔灰?

灰?即係等死啦。你真係想?唔灰?咁唔係得把口,佢有政治性炒魷,我哋更要諗政治性罷工!

先講法例,呢次炒港龍工會主席,係違反《防止歧視職工會》條例。員工因進行工會活動受資方打壓,可循兩方面進行追討:

8.5 罷工訪問合輯

對於政治性大罷工,我們仍然是摸著石頭過河,因此,當日的紀錄、檢討就顯得非常重要。8月5日是充滿象徵性的一天,參與行動的打工仔得到了什麼啟發,當中的經驗和思考又可以如何延續,以至引發下一次更具實際影響的總罷工?數十天的街頭運動令行動者累積了豐富的行動經驗,但是,當離開街頭回到日常,又可如何思考自己的位置與行動、如何以工人的身份理解當下局面、怎樣在工作場域持續抗爭?罷工裡,打工仔的所思所想,正正是填補這一塊的空白。《惟工新聞》當天走訪不同地區,訪問了數十位來自不同行業的打工仔,提出多角度的思考方向。

【惟工新聞】經歷811血腥打壓後,有醫護行業人員發起無限期罷工,大專學界更號召全港三罷,牽起了罷工必要性的討論。然而,再次發起罷工前,首要的任務是檢討上次的經驗。回顧8.5當天的大罷工,其中一個特點是打工仔個別前往集會地點。有些人跟情侶、朋友一起參加集會,但同業之間的聯絡和互相認識很少。

須知道,不同行業工人各自掌握了社會分工的環節,發起罷工對社會運作的影響各異。8.5罷工希望以運輸業罷工帶頭,阻礙城市其他經濟活動的想法便是由此而來。然而,不同行業的特徵和組織情況卻少有詳細討論。在這樣的情況下,打工仔每次行動中增強同行的連結,討論可以如何行動便非常重要。

例如,早前《惟工新聞》訪問的藝文界朋友便提到該行業未有建立工會。工人多是自由業者,藝文界又非社會生產核心,因此對當下罷工有疑慮。反而,自由業者工作較有彈性,可先發起多些集會和行動。當天,有IT從業員也發起在沙田聚集,《惟工新聞》於是跟他們討論了組織工會和罷工的可能性。

8月5日的全港大罷工,除了七區集會,藝文界也在當天於中環愛丁堡廣場發起罷工集會,聚集香港的藝術文化工作者。據當天「一人放低一蚊」的「藝進制 」人數點算器所示,有1770人出席集會,目測參加者年齡分佈較一般集會分散,由20到70多歲不等。相比一般行業,藝文界別整體較開明,並傾向支持這次運動。行業中不少從業員是以freelance形式工作,對於他們來說,發起罷工會比較容易嗎?行業間的組織情況又是怎樣?

藝文界自由職工作者居多 靠炒散維生經濟壓力大

從事藝術行政的林小姐(化名)是位freelancer,因為工作形式較彈性,因此能夠參與集會,但嚴格而言不算是罷工。林小姐認反對修例關乎公義,亦支持年輕人希望守住香港的法治與自由。是次運動中,她最不滿的是政府態度高傲,林鄭死也不講「撤回」。她覺得運動中警方和示威者也有過火之處,若林鄭肯正式撤回修訂並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不分立場地作出調查和處分,可以挽回民心。

為了響應8.5大罷工,一群香港建築師及建築界從業員早前在網上轉貼發給公司的公開信,呼籲管理層支持及配合參與罷工行動的員工。對於建築界從業員,一般打工仔可能只會聯想到藍領的地盤工,或者是測量師出身的梁振英,但對行業的整體情況不甚了解。《惟工新聞》在罷工當日走訪現場時,便與一位任職外資建築公司的測量師黃先生交流,談到行業自佔領運動後的變化。

自己死慳死抵買樓 收成期管理層樓買樓搞劏房

請假參與罷工行動的黃先生(化名)是一間建築公司土木工程部的測量師。他聽聞有同事將網上的罷工公開信範本寄給公司,卻因為沒有得到回覆,所以自己也只是個別參與集會。黃先生知道行內有些公司出了內部指引,容許員工彈性安排,或者可以在家工作,但自己任職的公司便未有表示,同事之間流傳老闆保持中立。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