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文/人本教育基金會

學生拒絕放榜新聞 要求更好的教育
教育部有責任具體回應

對於學測放榜後,對於各校校方刻意促成,蜂湧而出的放榜新聞,學生團體【風狗浪:學生思潮】發起了【終結放榜新聞:拒絕「成功」模板,停止製造神話】運動,本會敬表支持。

風狗浪社:「放榜新聞絕不只是純粹無害的故事分享,它所傳遞的訊息再製了升學主義對「成功」的想像,把這兩個字定義在「取得好成績」的框架裡,進而要求學生去追求、選填某些普遍被社會重視的高分科系,而不被鼓勵去探索或開發自己的興趣和潛能;而就算學生有了自己的志向,也時常被迫不能自主的選擇,扼殺了更多元的自我實現可能。」

風狗浪社的這個行動,不僅是學生主動站出來拒絕被當作招生或校譽的宣傳工具,更翻轉社會對「成功」的刻版印象。身為成人,除了讚賞,不能不站出來支持。

編按:2012年,香港政府企圖強行推出國民教育時,家長是其中一股有力的反對聲音。反對整個政策是一件事,如果涉及政治的教育問題在具體的課室出現,甚至導致教師受到校方打壓,學生的家長又可以怎樣回應?惟工新聞轉載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有關台灣新北市小學老師劉芳君因人權教育而被校方施壓,得到家長聲援的報導,展示家長在學校政治教育當中可能的角色。


文/公庫記者洪與成

新北市鷺江國小608班導師劉芳君教學成果受家長肯定,卻遭校方認定「教學方式不妥」,要求改課表、在教室外裝監視器等,更在日前考績遭評乙等。608班家長代表與劉芳君於21日召開記者會,呼籲各界一同關注,捍衛教師專業自主。

劉芳君曾獲鄭南榕基金會「人權教案徵選設計比賽」優選,其規劃的教案更在今年10月獲教育部肯定,收錄為人權教案;另外劉芳君在國語、數學科目實施「主題式教學」,也受到家長好評,認為學生學習成效確實提升。

編按:香港直接資助計劃由1991年9月起開始,到二千年代政府修例容許直資學校大幅增加學費之後,直資學校數目不斷增加。當時有直資學校實則變成貴族學校,做成教育機會不均,窒礙向上社會流動。2013年曾榮光教授在報紙撰文,指由2002年轉直資的學校平均收費約三萬元。[1]像香港這樣的直資體系在外國不多見,不過與全球教育私營化的趨勢也相差不遠,例如英國推行的學院化計劃,將社區學生交由私營公司管理,而今年三月在倫敦東的紐咸區就有一班老師,甚至家長聯手反對。記憶中香港由老師發起罷工或示威很少,連家長也投入其中就更是鳳毛麟角,因此便整理這次抗爭相關文章作綜合報導。

2018年首月,香港接二連三地爆出虐兒個案。涉事家長固然責無旁貸,更多人或許下一句就會問「學校呢?」的而且確,兒童幾乎半天都在學校渡過,學校就是他們的第二道防線。除了老師以外,學校更有社工負責接見個案、輔導及觀察學生──話是理應如此,但有別於中學編制,小學其實遲遲未有社工常規化的政策。早於2000年,福利事務委員會已通過中學全面推行「一校一社工」,並由社會福利局責成統籌新舊制度的過渡,小學服務卻到林鄭政府即將出爐的財政預算案才有一點風聲。換句話說,現時每間小學不一定會有社工,以致一旦有個案發生,可能沒有足夠的人手去跟進。
 
是次惟工新聞就訪問了小學社工阿輝(化名),了解他們前線的辛酸及心酸。
 
投標制度惡毒深遠 小學社工「跳板一塊」
 

中大人問嶺大人:勞工情況比較

編按:各大專院校絕大部分院校的清潔工及保安皆悉數外判,現在只有中文大學直接聘用清潔工。究竟直接聘用和外判清潔工的待遇有何分別呢?此文章原刊登於中大基層關注組早前出版的《工友報》,惟工新聞特此轉載,透過兩位嶺南大學學生讓大家了解在嶺南大學的外判清潔工待遇狀況,

* * *

受教資會(UGC)資助的大專院校裏,中大是唯一直接聘用清潔工的院校,其他都是外判。這個「唯一」固然值得宣告,但更有意義的是,到底直接聘用和外判下工友待遇分別如何?校方和同學能否改善外判流弊?中大工友的情況本專題有另文交代,這篇文章則訪問了兩位嶺大同學Parkson和Apple,了解嶺南勞工情況。

 

外判制下的嶺南清潔工

【惟工新聞】自上星期五(7月15日)土耳其政變發生後,土耳其的清洗行動升級,大約有3萬5千名公務員受影響。在本星期二(7月19日),清洗擴展到教育部門。

教育部門被清洗 「將恐怖分子連根拔起」

政府教育部門裁員15,000人,超過1,500名大學學院院長被勒令辭職,21,000名私校教師被除牌。教育部長指控他們與受到美國支持的法圖拉‧葛蘭(Muhammed Fethullah Gülen)有關聯。首相耶爾德勒姆(Binali Yildirim)星期二在議會中發言說︰「我們會將恐怖分子連根拔起,令他們不敢背叛人民。」

這次事件前已經解僱了8,800名警察、拘捕了6,000名士兵、2,700名法官和檢察官、10多名政府官員和超過100名將軍。同時有20個批評政府新聞網站被封鎖。總統艾爾多安發言人卡林(Ibrahim Kalin)說所有被拘留都是依法進行,幾千人被捕根本不是甚麼特別或奇怪的事。

支持埃爾多安的聲音

不過大量支持者認同總統埃爾多安的行動,好幾千名支持者在支持埃爾多安的集會中出現。「這個國家從未出現過這種總統或首相。」

編按:美國總統大選將於11月舉行,競逐共和黨候選人資格的特朗普以種族歧視言論出位,備受注目,部份同情特朗普熱潮的評論更將其支持者描述為弱勢白人勞工。但另一邊廂,更弱勢的少數族裔兒童卻受政治氛圍波及,每日活在恐懼與校園欺凌之中。惟工新聞翻譯Alternet報導,從前線教育工作者眼中檢視美國學生的心靈。
 


「我的學生被特朗普嚇壞了。」一名教師在有眾多非裔美國穆斯林學生就讀的初中執教,觀察到校內的恐慌:「他們覺得要是他當選,所有黑人都會被趕回非洲。」

另一位來自田納西州的教育工作者表示,有個拉丁裔幼稚園生被友儕說他會被遞解出境並擋在圍牆之外,「他每天都問:『圍牆建好了嗎?』」

有一位教師則發現有個小五學生向另一個穆斯林同學說他支持特朗普,「因為特朗普當選總統之後將會殺死所有穆斯林。」

三分之一教師:校園反移民情緒顯著增強

為公立教育 西班牙家長佔領校園

【惟工新聞】香港有輿論爭議「佔領中環」是否教壞青少年,西班牙父母卻已奮勇佔領校園!數十位家長不滿政府削資停辦幼兒班,決定佔領首都馬德里一所學校,直至上周六已留守達19日,獲鄰近社區大力支持。在歐盟和國際貨幣基金施壓下,西班牙削減多項公共開支,公立教育亦不例外,並扶植私立學校,今年曾引發多次教師示威。

大學教育如何被摧毀?

【惟工新聞】美國著名語言學家諾姆.喬姆斯基(Noam Chomsky)在上月初與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的兼職教師協會(Adjunct Faculty Association of the United Steelworkers )成員對話,內容談到美國大學商業化如何壓逼僱員及學生、工作職位的零散化如何增加對學生及僱員的規訓及控制,以及他對教育本身的願景為何等。他對大學制度的批判不止適用於美國,而是整個市場化、私有化的新自由主義趨勢,甚至適用於世界各地。美國獨立媒體Alternet刊登對話全文,惟工新聞特此翻譯。
 
論終身教職與臨時職位
 
(註:終身教職軌制tenure track為美國聘請教授的制度,若已獲取終身職位,那就不需要每年續約,否則就每年要續約再評估能否晉升職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