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進佳

香港反送中示威者集體跳閘抗議地鐵運送警察的戰術並非獨有。近日,智利爆發新一波示威浪潮,導火線是聖地亞哥地鐵票價上漲。智利人民多年來以跳閘、佔據地鐵站抗議地鐵加價,同時,也抗議生活負擔日益沉重、經濟不平等、政治領袖貪腐及執法單位暴力等一系列問題。智利是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36個成員國中貧富差距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國內最富有的10%人收入,是最貧窮10%人的26倍。該國私有化情況嚴重,是世上唯一把水資源完全私有化的國家。反對教育私有化也引致了2011-2013年的學潮。近來網上熱議國際連線,《惟工新聞》轉載朱進佳這篇文章,介紹智利人民長年的反抗運動。


2019年10月25日,逾100萬人走上智利首都聖地亞哥(Santiago)街頭,抗議右翼總統塞瓦斯蒂安·皮涅拉(Sebastián Piñera)所奉行的新自由主義經濟政策,並要求皮捏拉下台。

編按:催淚彈、包圍政府建築物、被愛國人士襲擊、被稱為「猴子」、要求獨立調查,是否似曾相識?

在香港反送中抗爭如火如荼之際,地球上一個陌生的角落亦正在進行爭取自主的抗爭。近日,在全球第二大島新幾內亞(New Guinea)由印尼長期佔領的西半部,成千上萬人走上街頭,抗議印尼政府打壓巴布亞人及種族主義。

在二戰前,新幾內亞被分為西部、東北和東南三部份、分別為荷蘭、德國和英國殖民地。戰後,英國殖民地交由澳洲接管,同時吞併德國殖民地,並於1975年獨立,成為現在的巴布亞新幾內亞(Papua New Guinea)。

編按:馬來西亞大選,巫統國陣倒台,希望聯盟及伊斯蘭黨成為贏家。然而在大黨之外,還有一些小黨為其理念和議題努力,卻在這個被形容為「政治海嘯」的變天當中慘敗。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Parti Socialis Malaysia)是其中之一。

面對選戰失敗,很多時候情緒會導向怨毒或事後孔明的評論,應有的檢討卻不見蹤影。然而社會主義黨成員朱進佳所寫的這篇文章相當難得,除了分析社會主義黨慘敗的外在因素外,還詳細析述黨內在形勢分析、決策機制和選戰準備三方面的缺失。不論在內容還是公開檢討的坦誠,都值得參照。


 

第14屆全國大選掀起「全民海嘯」,將執政聯邦61年的巫統國陣政權沖倒。這是一個很多人都意想不到的結果,選前還有許多人擔憂國陣會重奪國會三分二議席或雪州政權可能重新落入國陣手中,但積累多年的民怨終於在票箱內爆發,其威力足以將近年醜聞不斷的納吉領導巫統國陣政權給推翻。這是我國民主抗爭中一個重要的勝利與突破。

編按:最近馬來西亞大選,執政61年的巫統國陣大敗。作為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Parti Sosialis Malaysia)一員的朱進佳撰寫此文,形容大馬政黨輪替為一場海嘯,分析納吉大敗的原因,同時勾勒新政府在改善民生和改革政制方面的挑戰。

2018年5月9日,歷史會記住這一天。一場「選民海嘯」,將盤踞了61年的聯邦政權推翻。當然,吊詭的是,改朝換代後的新首相,卻是我國史上曾經在位最久的首相——馬哈迪。這是一個充滿矛盾的歷史時刻,而馬來西亞人民也步入新的政治挑戰中。

第14屆馬來西亞全國大選開票當晚,醜聞纏身的納吉所領導的巫統國陣兵敗如山倒。國陣所贏得的國會議席從2013年大選的133席,驟跌至79席。大選前匆忙在國會通過的選區劃分,也救不到完全崩盤的政權。國陣這次的得票,比2013年驟減了逾115萬張票。

受壓迫人民陣線(JERIT)成員柯姬拉(Kohila Yanasekaran)入稟吉隆坡高等法庭,挑戰其前雇主——國家銀行——以其參與社會運動為由開除其職務的決定。吉隆坡高等法庭於2017年11月7日開庭聽取柯姬拉要求司法復核的申請。

柯姬拉在馬來西亞的中央銀行——國家銀行——已服務了12年。她於2005年7月入職,在國家銀行的博物館暨藝術畫廊管理中心任職,2010年5月獲升職為國家銀行博物館暨藝術畫廊的經理。任職國家銀行之前,柯姬拉自學生時代就投身在組織基層社群的運動中,曾參與在園丘工人、城市開拓者、工廠工人等組織的工作,至今已經有20年社會運動經驗。柯姬拉於2010年曾成為馬來西亞主要人權組織——大馬人民之聲(SUARAM)的秘書處成員之一。柯姬拉在工餘時間參與社會運動,也不曾因其參與社運而影響她在工作崗位上的表現,不然她就不會在任職短短五年獲升職為部門經理。

但是,國家銀行的管理層似乎不能容忍其職員關心底層人民,並開始多番採取行動去限制柯姬拉的民主自由權利,儘管她是在工作以外時間從事社會運動,也不曾有任何證據證明柯姬拉因參加社運而影響其工作或者是她利用她的身份破壞國家銀行的聲譽。

為鞏固保守黨在議會內的勢力及重挫科爾賓(Jeremy Corbyn)領導的工黨,英國首相文翠珊(Theresa May)提前舉行大選,結果卻是政治如意算盤打不響。儘管保守黨仍然是英國下議院內的最大黨,議席卻無法過半,出現懸峙國會,搞到要靠北愛爾蘭的極右翼政黨 ——民主統一黨(Democratic Unionist Party,縮寫DUP)——的支持成立少數政府。文翠珊領導的保守黨政府並沒有變得如同其選舉口號所言那樣的更加「強大而穩定」,反而威信嚴重受損,就算能夠成立政府也會陷入執政危機。對保守黨來說,這可謂一場「慘勝」,也是英國統治階級的災難。

工黨雖然無法取勝,卻在備受主流媒體抹黑嘲諷的科爾賓領導下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雖極度不被看好而且可能慘敗的情況,仍取得該黨自2005年以來最好的戰績。左翼政治力量日益復甦,科爾賓的政治主張向英國人民提出了一個走向社會主義的未來圖景;他的工黨即使敗選,卻讓英國底層人民看見改變命運的希望。科爾賓及其支持者也在這次選戰中證明了一點:堅定且鮮明的左翼政治綱領,是能夠在普羅民眾當中引起巨大迴響,並可在選舉中獲得廣大選民支持的。

隨著科爾賓打出精彩選戰,主導工黨政治路線20年的貝理雅主義,真的可以入土為安了。

文翠珊自食其果

編按:香港有lesser evil,法國也有;香港有含淚投票,法國也有。為阻止排外極端政黨取得大權,法國選民在前日(5月7日)的次輪選舉將馬克龍推上總統寶座,同時也創造了48年以來的最低投票率。另一邊廂,瑪琳‧勒龐的雷霆聲勢成為鎂光燈焦點,但原來她在首輪選舉的得票其實不及三個正宗左翼政黨的總和。馬來西亞健筆朱進佳剖析選情,揭示箇中玄機。


2017年法國總統選舉次輪投票於2017年5月7日舉行,被認為「不左不右」的(其實是「形中實右」的)埃馬紐埃爾‧馬克龍(Emmanuel Macron),得票20,703,694張,以66.06%得票率,擊敗了極右翼政黨「國民陣線」(Front national,縮寫FN)候選人瑪琳‧勒龐(Marine Le Pen) ,當選為新任的法國總統。

馬克龍以壓倒性優勢勝選,並非他的政治主張得到法國人民普遍支持,而是大多數選民不要讓鼓吹排外情緒及狹隘民族主義的極右翼政客當選。馬克龍將會是個跟法國工人階級為敵的總統,執行比卸任總統奧朗德執政時期更多的反工人政策。與此同時,這次大選也讓法西斯主義的威脅繼續在法國的土地上盤旋。因此,法國人民真正的戰鬥才剛開始。

荷蘭於2017年3月15日舉行大選,以政黨名單比例代表制投票方式,選出國會下議院全部150個議席。選前支持率不斷攀升的極右政黨——基爾特‧威爾德斯(Geert Wilders)領導的自由黨(Partij voor de Vrijheid,縮寫PVV),雷聲大雨點小,所取得的席位沒有如逾期般多,極右翼排外勢力挺進當權的憂患暫時得到舒緩。「綠色左派」(GroenLinks)成為這次大選的最大贏家,取得該黨成立28年來最好的選戰成績。不過,跟歐洲其他國家類似的情況,在全球資本主義危機下荷蘭的政治右傾趨勢仍然強勁,而左翼實際上仍沒有取得大突破。

【左言起行】世界不是平的

2010年的時候,要載完當時擁有相等於全球最貧窮的一半人口財富的富豪們(388人),需要一架波音747客機。到了2016年,已不需要出動到客機,只需要一輛快捷通巴士就夠,因為只有62人(編按:快捷通巴士是馬來西亞的公共巴士公司,有雙層巴士也有單層巴士,這裡指的是較常見的單層巴士)。再時隔一年,連快捷通巴士也省下了,只需要一輛小型客貨車,就已能夠載完擁有相等於全球一半人口財富的超級大富豪!

根據樂施會於今年1月發佈的報告,當今全球最富有8個人所擁有的財富,相等於全世界最貧窮一半人口(約36億人)的總財富。自2015年開始,全球最富有的1%人的財富,已經超越地球上的另外99%人口。最貧窮10%人口的收入在1988年到2011年期間,平均每年僅增加3美元,而最富有1%人的同期收入卻增加了182倍。這說明了什麼?難道是最富有的1%人比99%的人更努力或更厲害上千百倍嗎?

社會財富不斷向上集中,貧富之間的鴻溝及社會不平等,一年又一年「再創巔峰」,反映著全球資本主義的問題,已經達到一個多麼嚴重的地步。

在今天的全球資本主義經濟下,一個人所得到的報酬,已經不是根據這個人的努力、能力、才華或付出程度去決定,而是由這個人已積累或所掠奪的財富決定其收入!

社會不平等:極端主義與恐怖主義的溫床

編按:《明報》今日報導被指為支持港獨的梁天琦自認害怕坐監,已對勇武抗爭猶豫,引起一陣輿論風波。不過即使同在東南亞,香港人對於堅持逾半世紀的西巴布亞獨立運動卻異常陌生。12月1日是西巴布亞人眼中的「獨立日」,縱然他們至今仍在印尼實質統治之下,多年來有50萬人被殺,活著的則要面對印尼特種部隊鎮壓和跨國資本剝削。
 
馬來西亞健筆朱進佳梳理西巴布亞歷史,揭示有310個部族的西巴布亞爭取獨立不需要「單一民族」或單一語言,美蘇大國角力不僅沒有成為外援助力,反而變成背後捅刀,前殖民宗主國荷蘭沒有被看成救星或衍生出「歸荷派」,印尼大一統民族主義固然是統治者打壓的口實,但這個民族主義原來延伸了舊殖民主義的版圖劃分之餘,其實也有進步的印尼人民願作獨立運動盟友……甚麼是獨立運動的歷史條件,甚麼是獨立運動的路線選擇,值得端詳。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