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

【惟工新聞】17名日本Uber Eats員工在10月3日宣布組成工會以爭取更好的勞動待遇。Uber和共乘平台對手Lyft長期被批評不為員工提供意外保險和其他正式工待遇。這些外賣員被稱為平台用家(platformer)。工會主席前葉富雄(Tomio Maeba)在新聞發布會表示:「Uber拒絕與一般員工談判,我們希望能提供這個機會,藉集體談判改善Uber Eats外賣員的工作環境,保障平台工人有安全和穩定的工作。」工會也打算要求公司確保員工獲得公平待遇,並檢討現時以距離計算工資的方法。

歷史上,軍人是軍隊的主要戰力。但在軍人以外,軍隊中負責搬運、挖戰壕、建築軍營等工作亦要求相當數量的工人提供勞動,而這群勞動者稱為「軍夫」。在農業收入低微的情況下,19世紀的日本已有農民踴躍加入軍夫行列,換支可觀工資,數量甚至超過士兵。但這同時亦意味面對戰場上的性命危險,以及軍伍中非人的生活。工運研究者梁寶龍先生回顧了百多年來軍夫在日本軍隊中的工作及地位,當中包括台灣日治時期,台灣軍夫慘無人道的處境。


前言

1998年,比卡超的十萬伏特在美國一炮而紅,徹底改變了一代人。世紀之交,講述高中魔法少女拯救星球的《美少女戰士》;海賊、生化人和魚人找尋秘寶的《海賊王》;以及《寵物小精靈》裡矢志成為小精靈大師的小智,更使美國陷入了動畫狂熱。

這些經典動漫以及其他作品都是整股熱潮的領頭羊。自2002至2017年,日本動漫產業的規模每年急速增長至190億美元(約1487億港元)。這個月將會在Netflix上映的《新世紀福音戰士》,作為最著名及有影響力的動畫之一,則標誌著多年期待的終點和動漫在全球擴展的頂點。

但動漫行業向外展示的成功卻掩蓋了令人不安的經濟現實:大多數畫師在畫面背後一貧如洗,工作處境令人筋疲力竭,甚至引致自殺。無情的產業結構和動畫藝術追求之間的張力,令畫師們以藝術之名被嚴重剝削,卻未見解決出路。

動畫的奴役問題

編按:戰爭有多好?時隔大半個世紀,香港人對日軍佔領期間的慘況大多已缺乏感覺,工運史研究者梁寶龍翻開這段本土歷史,從新蒲崗到土瓜灣地段當年不僅遭受強拆,為配合日本開發海南島石碌鐵礦的計劃,逾兩萬香港工人被賣豬仔到當地,能活命回來的只有半數,更不乏女性被招工之名拐騙去當慰安婦。負責開發礦場的日本窒素肥料株式會社,戰後雖被改組,卻被揭發在熊本水俁市排放含水銀污水,導致全市四分之一人口中毒。兩地弱勢人民,同樣遭到集體殘害。


近日網上有人刊出教育局對日治時香港居民慘況的描述,並嗤之以鼻,可見市民在不滿政府情況下嚴重是非不分。本文整理日治時港人被勞役慘況的資料,以正視聽,為受害者留下紀錄。不幸香港仍有勞役工人事件發生,冀市民多關注工人被勞役情況,嚴懲有關犯罪者,改善香港形象。

勞役村民興建機場

編按:上月,十號風球翌日,大批市民逼爆公共交通,甚至走路上班。一個月後,全港鐵路癱瘓,同樣情景再次出現。有人恥笑香港人最中意返工,有人同情打工仔被催谷上班的苦況,有人憤恨政府和老闆無良。無論如何,這樣的景象清楚地表達,工作會把人逼瘋。

對於在辦公室工作的人來說,工作致殘好像不大可能。而工作壓力造成的精神問題,甚至是過勞死或過勞自殺,到現在還不被社會正視。惟工新聞轉載洪群甯的文章,以日本紀錄片《用過即丟的工人》為引子,討論工作如何導致精神問題。


文/洪群甯*(哇賽心理學主編)

「那段日子每天8:40上班,直到隔天凌晨三點,雖然表定是5:30下班。工作一年半我就生病了,我幾乎崩潰,工作效率越來越差。我只怕被開除,失去工作我的人生會一敗塗地」——中田翔太

 
文:張智琦(苦勞網記者)
 
3月8日國際婦女節當天,全台第一座以「慰安婦」為主題的紀念館正式開館了。這座由婦女救援基金會獨立募資經營、名為「阿嬤家─和平與女性人權館」(Ama Museum)的慰安婦紀念館,自去年(2016)3月8日揭牌,12月10日舉行開幕儀式,經過三個月的試營運後,終於在日前宣布全面開館。
 
「阿嬤家」坐落於歷史悠久的台北市大稻埕迪化街,一棟古色古香的洋樓式建築中。步入館內,首先看見的是企業公益支持附設的AMA Café,以及由前台籍「慰安婦」宛女阿嬤的三幅畫作構成的光牆,牆面下隱藏著其他「慰安婦」阿嬤們的創作畫,包含「現在和未來的我」、「全身地圖」、「心火」、「生命樹」等等,預示著「阿嬤家」不僅是保存「慰安婦」歷史記憶之館,也是象徵阿嬤們走出傷痛的療癒及培力場域。
 

【惟工新聞】這不是動畫劇情!今晨(11月8日)日本福岡市博多區發生驚人地陷事故,現場留下闊27米,長30米,深15米的大坑,彷如災難情節。事件疑因地鐵延伸工程所致,但嚴重意外並未造成任何傷亡,可能有賴地盤工人當機立斷停工,及時通報當局應變封路,15分鐘之後馬路果然崩塌。

交通局:工人可能不等警察到場自行封路

今日凌晨4時25分,30名工人在位於福岡市的JR七隈線延線工程地盤開工,在地下24米的坑洞發現隧道天花有泥砂落下,馬上進行水泥加固工程,惟崩塌速度異常迅速,到5點正左右出現滲水。工人見情況不尋常,即時決定停工避難,並通報福岡市警方。警方在5時10分實施封路,到5時15分就發生第一次地陷,危機間不容髮。

事件影響當地食水、煤氣和電力供應,鄰近800戶居民受影響停電,福岡市政府發出避難通告疏散居民。地陷規模亦徐徐擴大,最初地陷的兩個坑在7時許連成一個巨大坑洞,攔腰截斷五條行車線的大馬路連同兩邊行人路,逼近路旁建築物的地基。

儘管事態嚴重,但無論居民抑或工人都沒有死傷,被日本網民評為「奇跡」,讚揚工人英明果斷,無形中拯救了生命。有日本傳媒引述福岡市交通局消息,指工人可能不等待警察到場已自行用車封路指揮交通,讓事件更快速處理。

【惟工新聞】今日下午,十多人在旺角巡遊,聲援在日本被捕的字幕組成員。參與者皆為動漫及其他翻譯作品的愛好者,經由網絡聚集起來。他們由旺角亞皆老街出發,經西洋菜南街、彌敦道走到各大動漫及模型熱點,包括先達廣場、信和廣場等,向途人講述字幕組被捕事件,與及自己觀看翻譯作品的經歷,對字幕組表達感謝與及呼籲同好關注被捕者。
 
(行動者呼籲受過字幕組恩惠的人加入)
 

日本經濟衰退,人口老化及低出生率令適齡勞動人口持續下降,安倍政府遂積極提倡「女人經濟學」,鼓勵更多女性投身職場以振興經濟。投資銀行高盛估計,若日本女性勞動參與率與男性看齊,將增加8百萬勞動人口,並帶來最多15%的GDP增長。不過,很多在職女性只能參與兼職或低級職位工作,高級管理層依然由男性壟斷,不利女性升遷及持續就業。有見及此,安倍於2014年設下目標,期望於2020年或以前提升政界及私人界別高級職位女性比例至30%。

可是,有企業表示政府目標過高,畢竟女性現時只佔私人企業管理層的8%,而全國30大企業的董事也只有3.1%是女性;即便是日本國會及全國的地方議會,女性議員的比率亦只有約10%,令政府在去年不得不調低目標至高級公務員及議員的7%和私人企業高層的15%。

在安倍大力鼓吹女性出外就業的同時,素來由男人主導的政商界卻未能接受更多女人加入及擔當領導管理角色。在數字百分比之下,是不少在職女性遭受各種形式的性別歧視的經驗。

逾半女議員曾受性騷擾   未婚未孕竟成話柄

「爭奪資源益權貴,平民百姓做炮灰」、「世界和平萬歲,世界人民友好萬歲」,今日,在日本領事館外,香港民眾發起示威,反對日本議會勢將通過的新安保法案。

日軍商競逐戰爭市場 勞苦人民成犧牲者

行動由社民連、左翼21及一班關切亞洲和平的民眾發起。發言人余煒彬指斥,新安保條約賦予日本政府的權力,已經超越自衛的戰爭權,新安保法案實際上是戰爭法案。安倍內閣向國會提交的新保安法案,容許日本向海外戰區派兵,只要認定為日本處於「危機事態」,法案便容許日軍對他國使用武力。

戰爭不單由軍國主義挑動,更是日本財閥爭奪利潤的市場。團體聲明指出,直至現在,三菱、川崎等戰前軍工企業仍然保留軍武部門。但是,由於日本武器輸出管制嚴格,市場受到局限。推動新安保法案,將自衛隊派往戰區,正好可以為日本武器開拓軍火市場。

日本民生現況是否容許資源向軍事傾斜頗成疑問,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資料顯示,日本家庭的儲蓄率在過去20年暴跌,預料今年僅有1.58%可動用收入能儲下來,遠遜1995年的10.63%,家計拮据。發言人施城威表示,反對安保法案,是不希望任何國家以戰爭法案達到利益,令勞苦人民成為犧牲者。

港日人民連結 由下而上抗爭

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