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餐店

上週四,美國13個城市的麥當勞工人發起的罷工獲得廣泛關注。勞工倡議團體「爭取15美元時薪」(Fight for $15)已為該週的行動準備多時,所有計劃的行動都在當天表達了工人的要求:每小時15美元的工資(約117港元),以及組織工會的權利。這場運動的效果不俗:即使對快餐行業不熟悉的外行人都注意到麥當勞這幾天的混亂。

一名參與罷工的芝加哥麥當勞員工杜麗莎·賽凡提斯(Teresa Cervantes)在集會表示:「企業是時候聆聽工人的訴求。我們需要停止工作場所的暴力和性騷擾。我們要尊嚴、尊重、$15美元時薪和自己的工會。」

新增25宗性騷擾投訴 16歲女員工拒性邀約後被炒

編按:佔領退場,生活依舊。運動舞台是大明星的,風雨過後,撐著舞台支架的基層打工仔又有作感想?原來,被稱為「佔領食堂」的金鐘海富麥當勞裡的打工仔,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記,這印記來自運動,還是剝削的工作條件,無人能辨。職工盟屬下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走訪快餐店工人,記錄鎂光燈外的聲音,惟工新聞特意轉載。
 


【快餐店工人訪問系列】
海富麥當勞員工:雨傘後,會問自己想追求怎樣的生活

「佔領食堂」--金鐘海富麥當勞在雨傘運動一年後,已經化身成概念店,變裝繼續搵真銀,但伴著佔領發生到結束的海富麥當勞員工又是如何感受?

阿明(化名)在海富的麥當勞工作。「佔領第一日真係咩都賣哂。未試過咁突然。」他表示九二八當日如常上班,直至突然有人群哭著湧進來,方知道外面已發射催淚彈,運動已經去到沒有預想過的地步。「雖然係打開門做生意,但員工都盡量幫手,攞冰攞水,幫到就幫。」

編按:香港快餐店市場目標由早年專攻兒童轉為年青人,招聘與宣傳廣告上,都總是呈現一副活力充沛年輕人愉快工作的景像。事實上,快餐店打工仔既不快樂也不年輕,三四字頭的打工仔佔大多數,人工低不在話下,在店裡工作十多年還是兼職的亦屬普遍。職工盟屬下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與快餐店工人進行一系列訪談,拆解坊間對快餐店工人的印象,紀錄他們的工作點滴,惟工新聞特此轉載。


文:楊映雪(飲食及酒店業職工總會組織幹事)
圖:Fight for 15

香港地食野貴就個個都知,有時候無得選擇的情況下,都只好幫襯連鎖式快餐店。在屋企或公司樓下的快餐店,數十分鐘排隊等待一個快餐的時間裡,為你的落單整包,在你身邊拖地執盤的員工,他們工作情況,你了解嗎?早陣子,M字頭推出了10蚊下午茶,又10元兩個漢堡包的優惠,引起一陣熱潮,這些快餐店的食物質素就見人見智,但究竟這些快餐店真是「窮人恩物」,還是暗地裡「製造窮人」?

做快餐一定係搵閒錢洗?

【惟工新聞】紐約在星期三提出將會在2018年尾將快餐店工人的薪金由現時的8.75(約66港元)美元提升到15美元(約116港元),並期望其他美國其他州在2021年中期達到這個目標。

紐約工資委員會一致投票通過增加工資。新的最低工資暫時只應用於在全國有超過30間分店的快餐連鎖店,預計會有全國會有18萬工人受惠。這個決定不需要立法通過,但需要得到州的勞工處處長的同意。

「這個決定能夠令許多紐約的工人受惠,不過並不單止於此。」紐約州長古莫(Andrew Cuomo)笑著說。「當紐約推行,其他州亦會跟隨。」經濟學家預計影響將會擴散到其他餐廳和行業。

美國聯邦政府自從2009年規定的最低工資為每小時7.25美元(約57港元)。許多勞工和宗教團體都向州和當地政府施壓增加最低工資,不過要在共和黨把持下的美國議會通過是非常困難。

「我覺得這個決定非常好。」一名19歲的青年哈雷·佩雷斯說。他每星期在快餐店工作30小時,不過他需要靠食物援助過日。「我不需再受到賬單困擾,我亦不需要那麼依靠政府的幫助。」她說。

根據財政政策研究所,有60%紐約快餐工人需要社會福利補助收入。

有商業團體評批這個決定是一種歧視,因為它只應用於食物行業中的某一部份。這個決定可能要面對法律挑戰。

 

編按:2011年5月,香港最低工資剛實施,連鎖快餐店大家樂立刻爆出拒絕向員工提供有薪飯鐘,被全城譴責為「太刻薄」。大家樂雖然在輿論壓力之下讓步,但香港快餐店員工的待遇仍然惡劣——最低工資跑輸通脹、飯鐘及休息日薪金不保、以不足「四一八」(連續四星期,每星期工作18小時)的合約僱用工人以逃避勞工權益等。

這些情況,遠在紐西蘭的快餐業員工同樣遭遇到——而且剝削同樣來自麥當勞和KFC!然而工會經歷十年的抗爭,終於獲得勝利,成功爭取取消零散工合約。惟工新聞將會分上下兩集,翻譯團結工會領袖麥克•特倫(Mike Treen)的文章,回顧快餐店員工抗戰十年的歷程。
 


【惟工新聞】上回提到,團結工會準備就緒,開始在組織與媒體方面向資方發動攻勢,誓要取消零散工合約。

第一波媒體攻勢來自紐西蘭電台。在2014年11月,電台連續一星期播出有關快餐店工作待遇的節目。零散工合約首次進入公眾視線之內。

編按:2011年5月,香港最低工資剛實施,連鎖快餐店大家樂立刻爆出拒絕向員工提供有薪飯鐘,被全城譴責為「太刻薄」。大家樂雖然在輿論壓力之下讓步,但香港快餐店員工的待遇仍然惡劣——最低工資跑輸通脹、飯鐘及休息日薪金不保、以不足「四一八」(連續四星期,每星期工作18小時)的合約僱用工人以逃避勞工權益等。
 
這些情況,遠在紐西蘭的快餐業員工同樣遭遇到——而且剝削同樣來自麥當勞和KFC!然而工會經歷十年的抗爭,終於獲得勝利,成功爭取取消零散工合約。惟工新聞將會分上下兩集,翻譯團結工會領袖麥克•特倫(Mike Treen)的文章,回顧快餐店員工抗戰十年的歷程。
 
 

 

美國快餐店工人早前再次發動大罷工,爭取調高最低工資和更完善的員工保障。發起罷工的國際服務業僱員工會(Service Employees International Union,簡稱SEIU)稱約有150個城市的工人參與。罷工於當地時間星期四清晨6時半左右展開,實行以各種不合作行動表達訴求,惟遭警察大規模拘捕。當天下午,工會方指各個城市合計已有近500工人被捕。

爭取加薪 500工人被捕

罷工工人多是麥當勞、漢堡王、肯德基店員,他們手持示威標語到快餐店門前集會抗議,包括坐在門前的馬路高舉示威牌,大批警察圍著他們。有罷工工人被問及會否擔心被捕,他們回應「這是值得的」。

現時聯邦最低工資為每小時7.25美元(約港幣56.6元),罷工工人認為至少提高至15美元(約港幣117元)。紐約、芝加哥、底特律、拉斯維加斯等城市都有工人參與。芝加哥南部多名工人穿著寫上「我們值15元」、「租金不會等」的衣服、歌唱傳統工人的歌曲,工人代表表示「我們不會被移走」,其後多名工人被警察抬走。

美國消費物價較香港高,打工仔須以更高工資應付生活所需。根據《經濟學人》著名的「巨無霸指數」,今年7月數字顯示美國麥當勞所售的巨無霸每個價錢平均為4.8美元(約港幣37.4元),比香港同樣食物的售價昂貴得多。

全球35國快餐店罷工爭加薪

【惟工新聞】全球快餐店員工團結起來!早前「國際食品、農業、酒店、餐館、飲食服務、煙草暨同業工人聯會」 (IUF,International Union of Food, Agricultural, Hotel, Restaurant, Catering, Tobacco and Allied Workers' Associations)發起5月15日罷工,全球有35個國家的快餐店僱員加入,包括美國、巴西、印度、南韓、日本、阿根廷、意大利、法國、紐西蘭、菲律賓、印尼、中國等地。罷工僱員於各地的連鎖快餐店麥當勞、漢堡王、Taco Bell、肯德基等分店門前手持標語,橫額抗議人工太低,不足應付日常生活,爭取加人工。另外香港最低工資水平公眾諮詢明日結束,工會建議上調至時薪38元,預料快餐業員工在飲食界中最受影響。

美國:爭取時薪十五美元  成立工會

美國的快餐店員工手持標語,要求提升時薪至15美元(約港幣116元),並要求獲得應有的尊重。40歲的麥當勞員工艾迪‧科文(Eddie Foreman)接受《紐約時報》訪問時指他的時薪只得7.75美元(約港幣60.5元),難以養家,「我們得罷工抗議,那是我改善孩子生活的唯一途徑」。

全球33國快餐店擬罷工

【惟工新聞】再等三日才發生。美國150個城市的快餐店員工將聯同33個國家的同行,於本月15號發起全球大罷工,抗議工資過低。美國員工要求時薪由平均9美元(約70港元)升至15美元(約117港元)。

美國150城市 33個國家發起

據外電報道,是次罷工由團體「快餐前進」(Fast Food Forward)發起,他們抗議快餐業巨頭包括麥當勞、漢堡王(Burger King)、Wendy's剝削員工,不願改善員工工資。罷工將進行一天,同時在美國150個城市、日本、印度、比利時、德國、巴西、阿根廷等33國家發生。

「很高興我們爭取15美元時薪及工會均能吸引全球工人團結一致,」一名麥當勞的員工凱西(Ashley Cathey)說,「那些謀暴利的快餐企業必須知道我們不會停下來,直至我們的聲音獲得回響。」

爭取117元時薪 政府懶理

早前一個全國調查指,90%快餐店員工認為企業從他們的工資裡,非法地取得金錢。

美國五十多個城市的約一千間連鎖快餐店員工發起罷工,爭取合理生活工資。紐約、底特律、芝加哥、密爾沃基、堪薩斯城等多地的快餐店員工於美國時間29日罷工,受影響的餐廳包括麥當勞、肯德基、必勝客、Burger King及Wendy's。其中紐約有逾百人遊行到聯合廣場,要求「加大」工資,並要求增加福利及組織工會的權利。團體要求將工資由原本聯邦最低工資時薪7.25美元(約56港元)提升至15美元(約117港元),更有超過120,000人網上聯署支持工人加薪。
工人:為了尊嚴及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