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體

經過6年時間,相信大家對惟工都不陌生了。

過去一年,我們一如以往,從多個角度報導香港及世界各地的勞工狀況。從工潮現場報導、勞審記事、行業訪問,到翻譯轉載外國新聞及訪問世界各地的運動者,我們希望各行各業的打工仔能夠看到彼此的狀況,思考自己和其他打工仔的處境,建立保護自己和爭取權益的能力。

2018惟工新聞十大必讀冷門文章

https://wknews.org/node/1888

編按:有數據有真相?慢著!先看看數據有沒有被做手腳。由多間大學關注工人的學生組成的工學同行於上星期一(2月25日)發表校園勞動調查,公佈各大專院校工人時薪。明報在報導這一調查時卻使用了錯誤的計算方法誤導讀者,將工人的有薪休息日改為無薪休息日,令工人的「時薪」平白拉高6至10元。惟工新聞轉載工學同行的澄清聲明


【工學同行澄清《明報》八大保安清潔時薪報導】

五年間,惟工大部份成員都由學生變成打工仔,從零技術零資金開始,慢慢建立起自己的步調,自己的方法。

我們經常自已標榜是一個很窮的媒體,一年經費僅十萬多元,大部份來自成員捐獻自己的工資和公眾捐款,但從不以窮為恥。相反,這正正是我們的價值。從窮人中來,到窮人處去。為什麼窮人需要媒體?沒有資源、沒有話語權、不被重視的打工仔,在媒體上往往以他者的身份出現,要麼是慘情的被害者,要麼是正義凜然的抗爭者,好像都不是普通人想成為或者能夠成為的人,那麼還有誰會自豪地說「我是工人」?更不要說為自身為勞工權益而奮鬥了。

朝著「成為一個對窮人有用的媒體」的目標,這些年來,我們作出各種嘗試與發展。

以媒體視角介入運動

所謂窮人的媒體,最起碼是不要傷害窮人,或者令窮人自相殘殺。比起hit rate,我們更重視報導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上床先上位?英媒BBC再有醜聞曝光

【惟工新聞】英國廣播公司(BBC)再捲入醜聞風波。據英國傳媒報道,一份長達109頁的報告指出,BBC公司存在嚴重的性騷擾、職場歧視等問題,而且當中主要是上司對下屬的欺凌。

報告名為「在BBC的欺凌與騷擾」,由英國全國記者工會發佈,顯示BBC內部父權主義盛行。曾有上司提供女記者升職機會,但條件是與她上床,其後遭女記者拒絕。又有資深主管曾傳送性騷擾短訊給兩位女下屬,他即使之後離職,公司仍付足工資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