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

天寒地凍烏克蘭的街頭烽煙再起……

2014年2月18日,烏克蘭首府基輔2萬名反政府示威者游行前往烏克蘭國會,並跟警方爆發激烈衝突。警方用真槍實彈、橡膠子彈、催淚彈及閃光彈攻擊示威者。至少26人在衝突中喪生,當中包括10名警員,上千人受傷。這是自2013年11月21日烏克蘭爆發聲勢浩大反政府示威浪潮以來最血腥的一天。警方還對在基輔獨立廣場(Maidan Nezalezhnosti)的示威者營地進行清場,示威群眾與警方對峙。

2013年11月21日,當政府中止跟歐盟談判聯合協議時,烏克蘭民眾走上街頭抗議,並佔據了基輔獨立廣場。2013年11月30日,警方將佔領基輔獨立廣場的示威者暴力清場,激起了更多人加入示威抗議行列,要求跟歐盟簽署聯合協議的訴求已經不是終點,示威運動提出總統辭職及解散政府提早大選的訴求。烏克蘭總理米克拉‧阿扎羅夫(Mykola Azarov)於2014年1月28日辭職,但無法平息示威。

烏克蘭正面對自2004年「橙色革命」以來最嚴重的政治危機。在首府基輔及多個城市,尤其是西部地區,反政府示威者佔據政府部門和市政建築。在東部地區,也就是烏克蘭總統維克多‧亞努科維奇(Viktor Yanukovych)支持者的根據地,地方政府將它們自己的辦事處封鎖起來阻止示威者侵佔。示威者築起街壘,跟警方對抗。

反法西斯聯盟怎樣看:烏克蘭示威?

【編按】美國獨立記者伊士曼(Tim Eastman)日前與烏克蘭中的反法西斯聯盟(AntiFascist Union Ukraine)成員對話,指出現時反政府示威(EuroMaidan)的陣營其實非常複雜,裡面包含了左右翼兩方面的角力、民族主義組織的內部糾紛等,而在烏克蘭獨立廣場上抗爭的大眾往往都成為不少團體你爭我奪的對象。惟工新聞特意翻譯此訪問,以助理解烏克蘭示威的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