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泊爾

編按:不久之前,我們曾報導效力英軍的尼泊爾人經過印度和馬來西亞,最終在香港落腳的歷史。另一篇報導則指當中一些老兵在退役後受僱於政府外判清潔公司,靠低薪維持生計。原因之一,很有可能是英國政府付給這些老兵的退休金遠低於英軍水平。惟工新聞翻譯《亞洲時報》的一篇報導,講述居英退役尼泊爾老兵爭取改善待遇的努力。


啹喀聯合陣線(Gurkhas United Front)由多個爭取啹喀兵權益的群體組成,過去20年一直要求平等退休金待遇,但訴求多年來未獲答允。

啹喀軍人來自尼泊爾,自1815年起加入英國正規軍隊,至今仍是軍隊內的強勁精兵。他們與其他英國士兵在戰場上出生入死,也未曾缺席任何一場英國參與的戰役,包括兩次世界大戰。成千上萬的啹喀兵陣亡、失蹤及受傷。他們的英勇贏得了逾5000項獎賞及嘉許,當中更有13個維多尼亞十字勳章(Victoria Cross)。

在港尼泊爾外判清潔工訪談

看英文版

現時香港政府外判清潔工當中約有400名為尼泊爾裔,佔總人數3%左右。清潔工人職工會在本年8至9月訪問了80位尼泊爾裔的清潔工,發現由於工資低,為了交租吃飯,超過一半受訪者在每日工作8.5小時之後,還要多找一份兼職,每日總工時往往超過12小時。兩份工加起來的工資約一萬二千元,恰好就是政府直接聘用清潔工的月薪。

轉來轉去都是辛苦工 不懂英文險失交通津貼

記者到了一間位於西環的垃圾房採訪數名尼泊爾清潔工人,他們均是經朋友介紹找到工作,由於語言的樊籬及學歷不被承認,在港尼泊爾人所能找到的工作有限。在當清潔工之前,他們有的做過餐廳,轉工是為了做一份不那麼辛苦的工,但現實令人失望。清潔工的工作範圍不只在垃圾房,有時會被樓上的餐廳傳喚,要把枱、凳、冰箱等重型垃圾搬到垃圾車,用上肩背的力,勞動強度可想而知,腳痛、背痛是常見的勞損。

【惟工新聞】香港少數族裔貧窮問題嚴重,2001至2011年期間,巴基斯坦裔貧窮率由27.4%大幅上升到51.1%,而香港貧窮率為20%左右。今天(1月9日)立法會「少數族裔權益事宜小組」就少數族裔就業問題進行會議,多個團體到立法會外情願,促請政府改善少數族裔就業支援。

僱主因種族拒絕聘用 勞工處敷衍少數族裔求助

多位來自不同界別的少數族裔發言,指出過去面對的就業困境。從巴基斯坦來港多年的Asif會說流利粵語,考獲機械操作相關技能牌照,他希望從事燒焊工作,在電話中與僱主通話時頗為順利,但僱主見面詢問他種族後便拒絕聘用。

天主教香港教區勞工牧民中心—九龍的少數族裔關注組表示,勞工處現時的就業服務未能切合少數族裔求職者需要。巴基斯坦裔的Indress是一名年輕大專生,能講流利英語,中文方面的讀寫仍有困難,他曾到勞工處尋求工作,但就業中心大部分空缺以中文書寫。

來自尼泊爾的K小姐,只會簡單英語。她到勞工處查詢,職員沒有使用傳譯服務,只是打印幾分空缺資料,當中全部列有讀寫中文的要求。直到勞工牧民中心職員陪同K小姐再次造訪,勞工處職員態度才轉變,提供傳譯服務,先前從未出場的少數族裔就業服務大使,才從辦公室裡走出來了解K小姐需要。

【惟工新聞】工會昨日(9月25日)發表調查報告,揭露尼泊爾家務工人的待遇問題。調查結果顯示,近半尼泊爾工人被剋扣工資,最嚴重的比最低工資少了六成。部份工人被安排住於不當的環境,與及無法享有法定假期。

(在港尼泊爾家務工工會昨日召開記者會發表調查結果,照片來自職工盟)

四成人不獲最低工資 無假放、睡廚房儲物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