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時
【香港工運縱橫】工時的歷史
由梁寶龍發表 on Friday, 19 January 2018編按:香港與台灣的工時領先全球。香港史上從來沒有一條普遍適用的法例限制上班時間,而台灣最近的《勞基法》修訂更擴大了加班時數。縱觀工人運動的歷史,台港兩地工時制度完全違反世界各地改善工人權益的趨勢。工運研究者梁寶龍在這篇文章整理了工業革命以來,有關工時制度的發展歷程。在這段超過二百年的歷史當中,工會組織、罷工,以及各種有關人的尊嚴和自主的思想在推動改革當中起了關鍵作用。
計時器的歷史
馬克思在《哲學的貧困》中指出:在商品社會統治下,「時間就是一切,人不算是甚麼,人至多不過是時間的體現。」
公元前六千年巴比倫人利用太陽的陰影變化,製造日晷來計時,公元前三千五百年埃及人利用流水的速度,製造水鐘來計時,進一步可以在夜間計算時間,並將一天分為24小時。大約於1270年前後,機械鐘在意大利和德國出現 [1]。 二十世紀更進一步將石英的振盪器用在計時器上,1949年更出現原子鐘。
香港聯署聲援台灣勞工 反對《勞基法》大倒退 民進黨政府停止粗暴打壓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Tuesday, 9 January 2018【香港工運縱橫】從工時立法看中國法律制度
由梁寶龍發表 on Monday, 18 December 2017林恕暉:「一例一休」工時鬥爭下的政治問題
由公民行動影音紀錄資料庫發表 on Tuesday, 26 July 2016效率升 人手流失跌 瑞典推行6小時工作實驗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Saturday, 19 September 2015正當香港社會為標準工時應否立法猶豫不決時,瑞典已在進行縮短工時至6小時的實驗計劃。實驗發現縮短工時不但對有利員工的健康和提升工作效率,而且還能提高利潤,狠狠地反駁了那些說標準工時會令中小企執笠的說法。惟工新聞特此翻譯《衛報》報導,看看香港的勞工待遇究竟落後世界多少個世紀。
以往瑞典曾進行新的工時制的嘗試,但10前瑞典的政治力量向右傾後,這些嘗試就被拉倒。現在瑞典再次進行試驗,哥德堡(Gothenburg)一間名為斯華德戴倫(Svartedalens)的護老院自2月起,護士由原本8小時工作制轉為6小時工作制,但工資並沒有改變。這個實驗的目的是希望能提高員工的工作質素和效率。
護老院實驗:護理員減壓,長者更舒服
「以往我常常感到筋疲力盡,當我回家後就會在沙發上睡昏。」41歲的斯華德戴倫護老院的助理護士莉絲樂天‧佩特森(Lise-Lotte Pettersson)說。「但現在不同了,我能更加集中精神工作,而且家庭生活更有精力。」
首富籲縮工時被批偽善 靠壟斷四年斂財2,000億
由惟工新聞發表 on Monday, 21 July 2014【惟工新聞】長工時和無法上網,你選哪一樣?香港《蘋果日報》昨日引述外電報導,指全球首富卡洛斯‧斯利姆(Carlos Slim Helú)近日呼籲以「三天工作週」為交換條件,延遲退休年齡至75歲。報導刊登後引來不少讀者稱羨,但亦有人揭發這位墨西哥電訊大亨藉壟斷斂財,致該國固網電話和手機收費高居天價,互聯網普及亦長年停滯不前,人民苦不堪言。墨西哥政府今年7月初修訂法例嘗試反壟斷,要求斯利姆旗下的電訊財團與其他公司共用基建設施。
回應集體談判合約 反推50歲以上減工時
據《金融時報》報導,斯利姆上星期五到巴拉圭出席商業會議時表示,「人應該工作至更大年紀,直到70或75歲,每星期只上班3天——但每天大概工作11個小時」。
斯利姆屬下電話公司Telmex已推出類似計劃,容許50歲以上員工選擇延遲退休,並每週工作4天,薪金依舊。這項措施是回應工人一項集體談判合約,該合約訂明十多歲已入職Telmex的員工享有50歲就退休的權利。
現時香港正為標準工時立法進行諮詢,工會擬建議標準工時定為每週48小時,斯利姆的提議則只有33小時,工時更短。與此同時香港打工仔並不存在集體談判權,不能訂立與Telmex同類的集體僱傭合約,缺乏誘因使僱主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