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編按:近月,兩名香港人登上珠穆朗瑪峰,登山的勵志故事成為一時間的話題。看過新聞報導的讀者都會知道,單是登山者無法攀登這樣的高峰,走在登山者前帶路、開路、確保安全的雪巴人嚮導最為關鍵。既然是走在最前頭,不用說就是最危險的。在攀登珠穆朗瑪峰的歷史上,那些嚮導事實上登頂次數最多,當中不少因登山死亡或傷殘。一個身處發達地區的人要上珠峰,動輒需要花費數十萬。諷刺的是,驅使雪巴人從事這種高危工作的原因只有一個——貧困。惟工新聞節譯這篇文章,讓大家了解珠峰下雪巴人的血淚史。
 
【惟工新聞】逾一個世紀以來,來自西方的攀山者一直都在僱用尼泊爾的雪巴人(Sherpa)去在珠穆朗瑪峰做最危險的工作。對於生存在貧窮地區的雪巴人來說,這是種收入很優厚的生活方式,但世上沒有其他的服務行業,會如此經常地為客人殘害工人。死去的人大都會被遺忘,而他們的家庭除了亡魂外,就一無所有。
 

【惟工新聞】希臘在星期日就是否接受國際債權人緊縮方案進行公投,結果有61.31%選民反對方案,贊成方案的選民只有38%。這反映了大多數希臘人民都不願接受緊縮方案。

希臘總理齊普拉斯表示說公投的結果並不是要與歐洲決裂,指會盡快和國際債權人進行談判。

車費佔人工三成 肯亞工人冇錢剩

【惟工新聞】聯合國人類住區規劃署(UN-HABITAT)調查發現,肯亞首都奈洛比(Nairobi)交通費驚人。工人三成工資用作車費。車費高令打工仔生活艱難,減低出外工作的意欲,更不得不節省醫療和教育開支,長遠難以脫貧。

當地交通以私人公司為主,提供小巴及黃包車接載乘客。針對這些私人公司車費過高的情況,聯合國報告建議政府自行營運公共交通或給予給予資助,以確保貧民亦能負擔車資。

車費只增不減,連非洲也不例外,各地政府都感到頭痛。

二二年世界盃 工人生活該煨

【惟工新聞】2022年世界盃將會在中東一個沙漠小國卡塔爾(Qatar)舉辦。正當大家討論當地酷熱氣溫會否影響球員的健康時,有許多參與世界盃基建工程的建築工人因可怕的勞動而死。

每天死一個,一半死於心臟病

工人住在狹小的房屋,在50度的高溫、不通風的環境下工作。不過工人指承辦商並沒有提供乾浄的食水。在今年6月4日至8月8日間,最少有44個工人死亡,半數是心臟病或衰竭,懷疑是與炎熱的工作環境有關。

十三年減三分一 「零童工」難達成

【惟工新聞】童工也許是當今經濟體系中最可恥的現象之一。國際勞工組織(ILO)最新報告估計,現時全球尚有一億六千八百萬名童工,相比二○○○年二億四千六百萬名,減少了約三分一。但按此步伐,國際社會訂出二○一六年取締童工中最惡劣待遇的目標,勢難達成,「零童工」更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