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英超球隊發生活工資 103元時薪 外判工無份
Number of views
標籤

3月底,英格蘭足球超級聯賽賽會(英超)行政總裁Richard Scudamore宣布,由2016至17年度球季起,所有英超球隊會保證球隊聘用的全職員工會起碼得到生活工資(living wage)的待遇。
何謂生活工資呢?英國本身有法定的最低工資。法定最低工資每年都會在10月調整。調整的機制是由政府的一個低收入委員會(Low Pay Commission)提出,再由政府通過低收入委員會的建議。在2015年10月,英國的法定最低工資將會是時薪6.70英鎊(約76港元)。
低收入委員會作建議時,其原則為「盡可能保障更多的低收入工人而又影響就業和經濟」。因此,其實就算一名全職員工賺取最低工資,也不代表這位基層員工能過著有體面的生活質素。一些要養育兒女的家長更發現即使同時打兩份工,生活仍然拮据,而且又因為要打工而犧牲家庭生活。由於縱有法定最低工資也解決不了在職貧窮的問題,英國在2001年就出現了一個生活工資運動,後來更促成了生活工資基金會(Living Wage Foundation)的成立。
簡單來說,生活工資基金會根據當地居民要過一個可接受生活水平而訂出生活工資。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工資的金額也有為僱主著想。該組織規定每年生活工資的加幅不得多於平均工資加幅的2%。換言之,如果該年英國的平均工資增加了3%,則生活工資水平無論如何都不得超過去年的5%。
每年11月初,生活工資基金會都會公佈近新一年度的生活工資水平。2014年11月,該組織訂下的生活工資金額為時薪7.85英鎊(約89港元)。倫敦地區因為物價較高,該地的生活工資金額則為9.15英鎊(約103港元)。兩個數字都比將在2015年實施的法定最低工資高超過1英鎊以上。由此可見,法定最低工資對紓緩在職貧窮問題上的作用極為有限。
然而,僱主是沒有法例上的責任去給予員工生活工資待遇的。有個別僱主可能以「生活工資」來造些形象工程,但大部分僱主都是無動於衷。近年,有一些足球迷就推動自己支持的球隊參加生活工資運動。例如蘇格蘭的些路迪(Celtic)的球迷就在2013和2014年的股東大會時都建議管理層為全體為球隊服務的員工提供不低於生活工資的待遇。雖然管理層沒有答應有關建議,但起碼已令更多人關心為足球隊工作的基層勞工的處境。到2014年12月,車路士(Chelsea)終於成為了首支參加生活工資計劃的英超球隊。雖然英超賽會一直堅持球隊沒有責任提供生活工資,但當英超賽會在年初宣布以50億英鎊的價格出售了2016至19年的國內電視轉播權時,輿論要求英超球隊履行社會責任的壓力就變得更大。
終於,英超賽會在3月宣布由2016至17年球季起,英超球會會為球隊聘用的全職員工提供不低於生活工資的待遇。英超賽會的妥協一方面是要回應輿論壓力,但同時大概有關人士計算過後,也會發現作此承諾根本不會大幅增加球隊的經營成本。因為為球隊服務但時薪低過生活工資的工友,大多數只是在有主場賽事才需到球場工作的工作人員。而這些工作人員不但不是全職員工,更不是球隊的員工,因為球隊早已採用外判制度,在比賽日才找勞動派遣公司提供員工。由於英超賽會只是承諾讓球隊聘用的全職員工受到保障,所以就算到了2016至17年度球季,大部分在比賽日提供服務的基層工作人員,他們的時薪也不會達到生活工資的水平。
資方如何藉外判制度外判責任,這又是一例證。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