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為賺錢亂改開賽時間 球迷球員不好過

14/02/2015 - 9:39pm
Share

Number of views

1952
星期五(2月13日),網上出現了一段有關工時和英超開球時間的短片。片中以英國工人靠集體力量爭得減少工時,所以趕及星期六下午3時正入場觀戰為例,提醒我們工運的潛力,和反對商界反對規管工時的謬論。這段片段的言論正義,值得表揚。
 
不過,雖然絕大多數的英格蘭職業足球賽仍在星期六下午三時正開始,但在頂級聯賽的超聯,星期六下午3時的比賽已愈來愈少了。在2016至17年度球季起,一季380場英超賽事,在當地星期六下午3時開球的賽事不會多過212場。原因就是要遷就電視直播。到今天,為了保障低組別聯賽的入場人數,英國本土仍然不容許直播星期六下午3點正開賽的聯賽。因此,電視直播的賽事一定要在其它時間上演。剛剛英超以天價以51億3千6百萬英鎊將2016年至2019年三季的本土直播權賣予天空(Sky)和英國電訊(BT),當中每季共168場不同組合的開賽時間就包括星期六日正午、星期六日黃昏/晚上、星期一晚上和新增設的星期五晚賽事。
 
這種開球時間愈來愈多元的趨勢已經令到不少打工仔女難以以入場維持自己對球隊的忠誠。又或者為了維持對球隊的忠誠而要有更大的犧牲。例如星期五和星期一晚上的比賽,一般打工仔女不請假的話,是不大可能做客場球迷。星期六、日黃昏的賽事也令球迷減少共聚天倫的時間。而對虔誠的基督徒來說,入場看星期日正午的賽事和早上到教堂也未必可以並存。簡而言之,因為過去20年間電視轉播費才是西歐職業足球的最主要收入來源,普羅球迷的生活就要遷就電視台的選擇了。
 
由2013至14年球季到一四年底,熱刺和利物浦分別只有七場和九場主場聯賽在星期六下午三時開始(註一)。熱刺少有在星期六出戰,當然與他們要角逐在星期四上演的歐霸聯賽有關。但其實到90年代初,歐洲球會三大盃賽(歐洲冠軍球會盃、歐洲盃賽冠軍盃和歐洲足協盃)都是星期三舉行的。但像英超一樣,為了從電視轉播費中爭取更大收益,才有現時歐冠聯和歐霸聯由星期二踢到星期五的安排。
 
而東亞地區的經濟實力也影響到歐洲足球的開賽時間。2005年10月,曼城為了獲得額外的25萬鎊轉播費,就將主場對愛華頓的賽事安排在早上11時15分開始。當年的曼城有孫繼海;愛華頓有李鐵。球賽開始的時間就是中國時間星期日晚上7時一刻。諷刺的是,李鐵沒有上陣,孫繼海則只在最後幾分鐘亮相。過去,東亞球迷要看西甲大戰都要捱更抵夜到起碼凌晨3時甚至是5時。現在,不但不少大戰改在當地時間下午,即香港時間晚上11時左右,開始,更設有星期日正午戲碼,讓遠東球迷在星期日邊吃晚飯邊看球。
 
球賽時間與利潤最大化掛鈎,不但影響球迷生活,也影響球場上的工人(即球員)的職安健。九四美國世界盃和去年的巴西世界盃,都有不少比賽在烈日當空下進行。主因就是世界盃的轉播費用以歐洲最「和味」,故要遷就歐洲電視台選擇的時間。除了世界球員工會對去年世界盃的開賽時間不滿外,巴西的球員工會也在當地入稟要求國際足協為球員健康著想改變開賽時間。不過,最後的方案就是開賽時間不變,但當天氣過分炎熱時,就可以在每個半場期間有兩分鐘的飲水休息時間。這兩分鐘休息時間後來就成為了十六強荷蘭反勝墨西哥的關鍵所在。
 
 
Share

運動公社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