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機會公開報告 18%打工仔遭歧視
Number of views
標籤

平機會在2014年1月至4月調查研究香港的職場歧視問題,以電話訪問了2,008個住戶,與18名曾遇過職場歧視或騷擾的僱員面訪,又與不同規模的企業進行了焦點小組討論。平機會在昨天公佈《香港工作間的歧視之研究》,結果發現職場歧視問題非常普遍。
六成半為年齡歧視 中小企重災區
曾在求職或在職時受到歧視或騷擾的受訪有18%,當中年齡歧視(64%)是最常見。其他顯著的歧視/騷擾類別為性別(21%), 性騷擾(17%),家庭崗位(14%),懷孕(10%),新移民身份(11%)和婚姻狀況(9%)。
調查亦發現,在受訪者當中最多人在中小型企業遇到歧視(57%),然後是中大型企業(38%),超過500名員工的大型企業有14%。
僱主:偏見在所難免
平機會政策及研究專責小組召集人謝永齡博士對職場歧視感到「錯愕」,「請人嗰陣,唔少中小企同大中企竟然承認偏見同偏好係在所難免!」
有受訪者指自己在應徵西餅售貨員時,因為手掌不夠滑,被指太老而不獲聘請。有開設服飾店的僱主明言不會聘請超過45歲的員工,因為他們搬貨時不夠力。
雖然香港現有歧視條例保障僱員不受性別、懷孕、婚姻狀況、殘疾、種族、家庭崗位等各方面受到歧視,但是職場歧視依然普遍。
怕秋後算帳,94%受害人忍氣吞聲
曾遇過職場歧視的受訪者當中,有94%人選擇默不作聲。有42%的人對投訴成效感到絕望,認為採取行動沒用。有41%的人指對此已見慣不怪。他們害怕自己被人標籤為麻煩製造者,可能會面對加害者的報復,因而不作出投訴。
曾遇過歧視的受訪者所屬的公司大多數是本地公司或海外公司的子公司。他們指這些公司都未有制定防止歧視的政策或指引。
高官:年齡歧視值得探討
謝博士說現行條例並未能處理年齡歧視,不過認為平機會有義務提升大眾對年齡歧視的意識。他表示歧視條例檢討會正在進行諮詢,不會避開年齡歧視。他又指有政府高官認為年齡歧視問題值得探討。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