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佔中團體有新猷 培青社號召反對全民退保

21/08/2014 - 6:02pm
Share

Number of views

2546

【惟工新聞】「愛國愛港」,必先旗幟鮮明反對共產主義?政府委託港大教授周永新團隊撰寫的退休保障研究內容逐漸曝光,周永新今日更於報章撰文指香港老年貧窮普遍,直斥強積金無助解決問題,被市民視為「雞肋」,建議盡快設立全部市民皆可享有的老年金。部份人士對此反應不一,扶貧委員會主席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重申不得調動強積金供款以支援全民退保,曾表態反佔中的「愛國愛港」團體「香港培青社」今晨更於社交網站揚言全民退保等於令香港「成為共產主義城市」,高調反對。

周永新:香港缺乏全民老年金

全民退休保障研究報告昨日交予扶貧委員會討論。在所有建議不設資產入息審查的、全民可共享的退保方案中,報告顯示爭取全民退保聯席的方案最具持續力,精算結果指出該方案到2041年仍未爆煲,較工聯會及公共專業聯盟的方案優勝。

負責進行研究的周永新今日於《明報》發表文章,比較各國退休保障模式,指出香港明顯缺乏「由公共資源支付、全部年老市民皆可享有的老年金」。他認為香港老年貧窮問題嚴峻,65歲或以上長者當中,有六成須依賴綜援或長者生活津貼過活;中低等收入打工仔的強積金即使投資有道幸無虧損,仍然微薄得不足以養老,沒有受僱的市民如家庭主婦更完全得不到保障,一般市民對強積金的不信任積壓日深,甚至認為最大的受益人是銀行和保險公司。他呼籲政府盡快設立「老年金」,建議長者每月可領取3,000元。

林鄭月娥:減強積金是「倒退」

不過周永新方案並不支持調動強積金供款以支援全民退保,稱此舉將令強積金的保障能力「大受打擊」。他建議引入分等級的「薪俸老年稅」作為替代財政來源,向月薪10,000元以下的打工仔及其僱主各額外徵收1%稅款,月薪10,000至20,000元之間的打工仔及其僱主則徵收1.5%,這兩個收入層級的打工仔佔全港僱員數目七成以上。相比較早前有消息人士向傳媒放風宣稱的2.5%額外稅項,稅率比原先預期較低。

扶貧委員會主席暨政務司司長林鄭月娥昨日對傳媒稱,政府沒有在方向或政策上引導該項調查,報告亦不代表政府立場,但她亦於同一場合大力抨擊調動強積金供款協助支援全民退保的建議屬「不可取」、「倒退」,未有避嫌。

「愛國愛港」陣營反退保 狂打反共牌

曾力斥佔中是「破壞香港核心價值」的親中團體「香港培青社」,今晨亦於社交網站表態反對全民退保,揚言「沒有資產審查李嘉誠每月都攞3,000(元)」,加重青年負擔,更稱「香港將成為共產主義城市」。不過根據周永新方案,即使是月入20,000元的青年打工仔,若父母年過65歲,可因全民退保每月免除6,000元家用負擔,但額外繳交的「薪俸老年稅」卻僅有300元,明顯盈多於虧。

無獨有偶,新民黨與民建聯提交的退休保障方案亦反對全民共享,支持設置資產入息審查。周永新表示工商界亦多反對全民退保。有評論認為反退保陣營的組成或與反佔中重疊,不排除現時是進行民粹動員前夕先試水溫。

香港現時有多項公共服務不設資產入息審查,包括免費教育、郵政服務、消防服務、食水供應、公廁服務、康文署轄下設施、道路及街燈等,惟鮮有評論將香港定性為「共產主義」社會,反而連續20年被鼓吹「小政府」的美國傳統基金會評為「全球最自由經濟體」。

「香港培青社」網頁稱該會旨在「聯合一班愛國愛港的青年朋友」,其主席是培僑校友會常務理事陳志興,幹事穆家駿亦為培僑校友會常務理事。

相關報導:
退保方案,豈容政府一錘定音?民間退休保障方案大比較
傳退保方案大變 僱員供款放生財團
二千人遊行促公開退保調查 拖延九年 損失公帑208億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