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退休保障方案大比較
Number of views
標籤

退保方案,豈容政府一錘定音?
民間退休保障方案大比較
【惟工新聞】2014年8月可謂香港的生死存亡之秋。政制改革到了關鍵時刻,退休保障改革也來到不表態就任由政府發落的重要時刻。各位,試想倘若有朝一日人到七十,仍要為兩餐奔馳,爭來真普選都無命享——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名譽教授周永新進行的退休保障研究已提交扶貧委員會,當中六個有可能成為最終方案的退保方案,分別為:
全民養老金 | 由全民退休保障聯席(下稱聯席)提出 |
全民退休金 | 由公共專業聯盟提出 |
社會保險退休金 | 由工聯會提出 |
三級制「退休保障養老金」 | 由民建聯提出 |
改良版頤老金三級制保障制度 | 由新民黨提出 |
年金計劃 | 由羅致光提出 |
這六個方案有何異同?你會揀邊個?
民建聯新民黨方案沿襲政府現制 強積金文風不動
政府現時為生活有困難的長者所提供的福利主要有三,一是高齡津貼(生果金);二是長者生活津貼(特惠生果金);三是長者綜援。三者均設有資産審查,其中以綜援需對申請長者家人作資產審查,最難申請。
生果金分兩種,65至69歲長者申請普通生果金需接受入息和資產審查,70歲或以上長者申請高齡生果金則不用接受資產審查。現時每月津貼為現金1180元。
申請長者生活津貼的資格與申領普通生果金的資格相同,不論申請者年齡,均需符合以下資產審查:
長者生活津貼於2013年開始推行,津貼金額每月2200元,申請長者生活津貼的長者不能同時領取生果金或綜援。
至於長者綜援,年滿六十歲已可以申請,單身長者資産限額為41500元,有家庭的長者則按家庭人數不同而有不同的資産限額。成功申請的長者分作單身和有家庭兩種,單身每月可獲3055元,有家庭的每月可獲2880元。身有殘疾或需要護理的長者可得金額更高。
民建聯和新民黨的兩個方案,極大程度上保留了政府目前的退休保障制度,詳見下表。如民建聯方案,只是令到以後65歲的長者領取第一級(即金額最少)津貼時不用接受資産審查。由於改動太少,民建聯認為政府可用經常性開支作為方案財政來源。
三方案倡取締綜援高齡津貼 兩方案倡改革強積金
聯席、公共專業聯盟、工聯會和民建聯提出的四個方案均建議涵蓋65歲或以上的香港居民,新民黨方案則建議涵蓋年滿指定年數的申請者(註一),唯獨羅致光提出的方案建議只涵蓋自願參的與計劃的人士,指其計劃為優化強積金的計劃,並不改動現有的社會保障制度。
聯席、公共專業聯盟、工聯會的三個方案均就改革社會保障制度提出建議,聯席和公共專業聯盟建議將長者綜援和生果金統合為「全民退休保障」或「全民退休金計劃」,不設入息及資産審查,工聯會建議生果金、長者生活津貼和部份綜援統合為「全民退休金計劃」。當中,聯席和工聯會均建議對強積金作出改革,詳細比較見下表。
三方供款 兩方案倡大企業多繳1.9%的利得稅
聯席方案、公共專業聯盟方案和工聯會方案均建議透過三方供款來令全民退休保障計劃財政上可行。
聯席方案建議強積金的2.5%僱主供款改為投放到全民限休保障之上,供款上限為30000元;2.5%僱員供款也放到全民退休保障,供款設有上下限,上限同為30000,下限為6500。政府支出則為一筆過注資500億及把長者生果金等開支撥入退休保障款項之內。
公共專業聯盟方案建議強積金以外,僱員再投放2.5%月薪到全民限休保障之上,供款上限為50000元,下限為6500元,收入低於6500元不用供款。僱主也要供僱員2.5%月薪到全民限休保障。政府支出則為首年注資500億,其後5年每年供款250億。
工聯會方案則建議僱員僱主各供款1.5%。當中1%來自強積金,設有收入上限;其餘0.5%則不設收入上限。政府需預留500億撥款,另投入每年財政盈餘5%、土地基金回報,以及長者生果金等經常性開支資助計劃。
另外,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和工聯會的方案均倡議盈利超過一千萬的大企業需額外繳交1.9%的利得稅,為全民退休保障出多一分力,回饋退休工人。
注釋:
一. 詳見公民力量〈社會福利政策:頤老金〉
二. 立法會CB(2)1414/13-14(01)號文件,2014-4-29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