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準工時系列】速遞猛男的漂流屁股(下)

01/08/2014 - 2:25pm
Share

Number of views

4386

編按:標準工時公眾諮調昨日結束,惟工新聞探討不同工種的工時狀況,今次介紹速遞行業。上回講到九十後速遞員由人手搬運的「步兵」升級為駕車運貨的「騎兵」,到底能否擺脫工時夢魘?且看今回見真章。

【標準工時系列】速遞猛男的漂流屁股(上)
 


【標準工時系列】速遞猛男的漂流屁股(下)

國際大團結:「我知佢地實做到仆街」

【惟工新聞】脫離步兵生涯,五金佬也試過從事速遞以外的其他行業,到菜欄執菜,去電腦商場賣遊戲機,做馬會投注接線生,殊不揀擇,但最後都覺得不合適。菜欄是散工不穩定。賣遊戲機涉及「絕對會被海關拘捕」的銷售手法,他看著印傭姐姐花半個月工資買回去給兒子,於心不忍,「咁樣呃人賺雞碎咁多,我唔好叫人買倫敦金?」應徵馬會,發現原來有每週被編配當值不多於16小時的「潛規則」,分明逃避「四一八」(《僱傭條例》規定,若打工仔連續受僱於同一僱主四星期或以上,每星期最少工作18小時,即屬「連續性合約」,俗稱「四一八」,可享有有薪年假、有薪法定假、有薪病假及長期服務金等權利),而且何時工作任由僱主決定毫無彈性,「走又冇得走,食又唔夠食」,五金佬見勢色不對,訓練中途乾脆開溜。

回歸本行,五金佬看勞工處廣告,今次到一間外資速遞公司就職,開客貨車。第一次當上司機,戰戰競競,見工時月薪只敢叫價8,000元。「唔好寫出嚟呀,我會俾人打!」他慘叫。叫價低到違反常識,同行會責怪頂爛市。「開頭嗌八千蚊係我唔知行情,其實最少應該要嗌萬一蚊。」

各路僱主及其「人力資源顧問」不時斥罵青年求職好高騖遠獅子開大口,五金佬身上卻展示了另一個現實:先前工作待遇太差打擊自信,兼之經驗少——駕駛經驗其次,要命的是對薪水行情缺乏經驗——直接搾乾一個打工仔的議價意欲。除了年資,種族也是勞動市場將人壓價的藉口。外資公司,員工來自五湖四海,南亞裔同事比華人同事人數還要多一點,工資卻低人一等,同工不同酬早已是速遞行規。

跟其他種族的同事合作,有苦有樂,就和尋常香港華人之間共事一樣。五金佬記得有個負責跟車的巴基斯坦裔年輕人特別惹他生氣,「睇到張單要送100kg仲要遲到,跟車仲要唔帶車仔!」也有別的巴裔同事特別談得來,有位中年大叔甚至跟他聊起感情生活。「老婆?我地無得揀老婆架,阿爸阿媽掟咋女仔相過嚟,講句『揀啦』,咁就結婚。」五金佬模仿舊同事那流利卻略帶口音的廣東話腔調覆述:「但係我都有拍拖架,結婚之後拍咗幾次囉。不過有次喺西九龍中心同個賓妹拍拖,俾老婆撞到,老婆呷醋,之後就無拍喇。」

笑中有淚,異邦人在香江,有機會記者還真想採訪那位大叔和他諸位情人。鏡頭回到速遞現場,打工仔未必時刻友愛,直至老闆成為他們的共同敵人。有一次老闆指示巴裔同事出車去機場開工運貨,戰力只分配到一輛車一個司機加一個跟車,五金佬一聽不妙,「我知佢地實做到仆街」,想主動出車幫手,卻被老闆截住,「結果佢地真係做到仆街」。經此一役,同事之間不分種族,逐漸建立老闆截不住的互相幫助機制,遇到人手不足的場合嘗試自動增援,此乃後話。

三句話審訊:「認罪」「同意」「無」

人手不足是常態。五金佬進公司前,有一位巴裔司機本來加班加個半死,新人來了恰好分擔一下,但老闆見人手多了又忍不住漸漸增加工作量,很快連五金佬這位新人也被榨到七七八八。朝九晚七,10小時工作,一星期開五日半工,累計每週工時55,說短不短,那些各種原因加班還未計算在內。像星期六雖說開工半天,但如果飛機遲到要等它卸貨,實際情況又是另一回事。「可能等到佢抵港都傍晚六點鐘,咁就同返full day無分別。」

去機場工作的日子教人無法高興起來,一則路途遙遠頗耗時間,二則在機場起卸的貨物通常份量充足,挑戰體能界限。司機不是駕車就了事,人手搬運時也得出力,「入到機場,袋袋30kg,1.5米高,搬到好攰。」重勞動不免熱汗淋漓,機場的規矩更消磨五金佬的耐性,「超級一號(貨站)唔准除衫」,連赤膊上陣也是犯規。

機場偏遠回程需時,一旦當天在那裡加完班收工要回公司交車,必定歸心似箭,於是五金佬就此打爛齋缽。某天連續開工12小時後,他心急趕回家吃飯,從機場經三號幹線超速奔馳,被抓個正著,開車以來第一次被扣了五分。

抄了牌就要上庭。惹上官非,寢食不安,心裡十五十六的五金佬前一晚想了一堆求情台詞,進去法庭,只見庭上有十多個人都是因駕駛不當候審。「前面有兩三個師奶同西裝友,都係揸私家車,剩低嘅個個都係嗌『輕型貨車』。」看看他們的模樣,頓時會心微笑:咦?師兄喎。「個個都係貨車佬樣,短頭髮黑黑實實有肚腩嘅阿叔。」

私家車少搵食車多,五金佬有點懷疑是不是警察夠期交數專挑讀得書少的人抄牌。身型瀟湘的他不在典型「貨車佬樣」之列,但當然照樣受審。「然後我就見識到咩叫法治社會。」裁判官滿身趕收工的不耐煩,直有阻我者死的氣勢,前面的師兄受審,「講多句嘢個官都閪面」,五金佬不敢多開口惹裁判官不爽,馬上將所有想好的求情對白吞進肚裡,全程只說了三句話,合共五個字:(你認不認罪?)「認罪」,(你同不同意案情描述?)「同意」,(你還有沒有話要說?)「無」

結果兩分鐘內審完,罰款700元了事,五金佬十分滿意。基層打工仔日常面對的法治真貌就是流水作業,你開車超速,法官審案同樣飆到時速百六咪。

有超時無補水 待薄藍領難休假

加班有加班費的話,也許還不至於討厭到要超速駕駛趕回家,但五金佬有的是無償加班,公司只有超時沒有補水。談到標準工時立法,他知道行內一些師兄聽見會直覺地反對,因為怕立法後不能加班賺加班費。這是個常見過路邊煙頭的誤解:標準工時不禁止加班(除非加班到超過最高工時極限),只禁止僱主加班不補水,有工會的方案就建議超出標準工時之後的工作可獲正常時薪1.5倍的加班費,對五金佬這類無償加班人士來說,有利無害。

只是立法仍然遙遙無期,打工仔就要學懂保護自己。公司規定早上九點鐘上班,五金佬卻習慣十一點才報到,無他,不過自行扣掉前一晚加班的時數。老闆不免臉色難看,但五金佬遲到了畢竟還是把工作做得妥妥貼貼,到頭來倒頗獲器重,入職四個月,月薪由最初自貶身價的8,000元加到後來的12,000元。

加薪五成固然甚好,但人總是要休息的。老闆對休假安排出爾反爾,五金佬頗覺不齒:「開頭應承紅日有得放假,去到復活節又要你返工。好啦返完你話有得補假,最後乜都無發生過。」誠然公司工作繁重人手不足難以安排休假,但這是表象,人手不足再請人不就解決了?「老闆話會請人,加人手俾你放假。我上網起底睇佢出咩招聘廣告,原來請嘅都係sales team,我地operation team無請人。又係講大話。」

老闆毫無誠信,五金佬不忿,去意已決。公司厚此薄彼也是伏線,為甚麼關照文職多過關照速遞員?「佢成日以為嗰班坐office打電話嘅sales先至同公司搵到錢。」天天送貨到現場跟客戶聊天的五金佬不以為然:「個客見我仲見得多過個sales,佢地有咩需要,我地隨時仲清楚啦。」

辭職前夕,適逢碼頭罷工剛爆發,五金佬因利乘便抽空駕駛公司貨車,協助運送物資到場聲援工友。江湖道義,有時也需要一點物質基礎。

必殺技:「一人送貨,高抬貴手,謝謝!」

離開外資公司,五金佬的騎兵等級上升了,決定換「馬」,不開客貨車改開五噸半貨車。這一回投效的公司規模不大,要他負責的運送範圍倒不小,「除咗九龍灣、彩虹、新蒲崗同觀塘,九龍區成條火車路(東鐵路軌)以東都係我嘅!」粗略算起來差不多有四分之一個九龍,聽起來威過社團揸fit人,做起來卻不好受。公司接的生意多是淘寶送件,送貨地點常是住宅,收件人位置分散,不如工廠區商業區那般集中,惟有四處奔波。公司不相信工作繁多,「事頭婆鬧我,話上一手做得掂點解你做唔掂。大佬,上一手真係做得掂佢唔使走啦!」

送淘寶像做聖誕老人,很受歡迎,五金佬自言當他送貨去美容院之際,從櫃檯接待員到在樓梯偷閑抽煙的聞訊都飛撲而出,一眾女士興奮大叫「淘寶呀!!!」大學宿舍也是常到之處,理大城大浸大都去過。宿舍就不用事必上門了,打個電話叫定下來取貨比較快,「次次去到浸大就打一堆電話,『喂,呀邊個邊個,有淘寶到,落嚟救護站攞啦』,同一句重覆又重覆」。

聖經老人送禮物時吃甚麼我們不肯定,五金佬又回到他做麥當勞常客的生涯。「試個半個月內餐餐都食老麥,食到有次送貨去何文田邨見到波仔,即刻衝入去叮個荷葉飯。」感動流涕?「梗好啦,卒之唔使再食麥樂雞!」

今次加班可有補水?有的,不過是時薪28元的最低工資,比正常時薪還少,再一次證明標時立法之優勝。不滿?公司乾脆不給,又是無償加班,「事頭婆之後話我地成日遲到,『嗱,你地遲到我唔罰錢喇,扣OT啦』」,從此再無加班費。公司有一萬種方法借機扣薪,五金佬的月薪名義上有11,000元,其實底薪僅得6,000元,要拿到所有安全獎、勤工獎等等瑣碎項目加起來才有完整薪水,「一炒車就唔得」。切割薪水只是縮骨技街入門,「牛肉乾你自己俾,停車場錢你要運夠100kg貨以上先至有得claim」。

做速遞這一行,三不五時停車送貨,被抄牌的風險甚高。假如沒有同事跟車只得司機一人送貨,騎兵被逼下馬做步兵,無人看車之下遇著警察更是硬食牛肉乾。五金佬叮囑記者務必花點篇幅向同行介紹一招避難必殺技,特此為記:「落車送貨之前,寫定張紙仔攝喺車頭玻璃,『一人送貨,高抬貴手,謝謝』,萬試萬靈!」

疑未付賄款 搬貨如瘋狂奧運

縱橫四分之一個九龍送貨太吃力,僱主卻認定是你辦事不力,五金佬注定無運行。僅僅一個月,他就由公司工被貶為外判工,在承包原來公司尖沙咀區送貨服務的小隊上班。人工掉到只剩8,000元,他倒不太介意,皆因工作量少了,隊裡又是相熟友人,更難得的是大家都做慣尖沙咀區輕車熟路,開工如虎添翼。熟手到甚麼地步?隊中有成員外號「廣東道速龍」,在區內做步兵行動異常敏捷;五金佬自己則懂得處理奇難雜症,像圓方商場,地形複雜規矩繁多,同行常覺棘手,他做卻毫無難度,「做速遞咁熟嗰度嘅,全香港加加埋埋大概係得三十個人」。工作效率高,偶爾可提早收工,「做得掂,可以坐低歎啤酒」。

好景不常,淘寶集運生意不會永遠都那麼好做。五金佬聞說去年大陸海關人員換屆,施下馬威嚴加檢查,郵件通關多有阻滯。想暢通無阻,竟就要在檯底支付100萬元「買關錢」,老闆付不起,生意受挫。香港速遞公司以小規模者居多,政府統計處表示2011年有92.2%速遞公司職員人數不足50人,資金有限;與之呈反比的是僱員逾100人的大公司,機構數目雖是絕對少數,卻包攬了行內三分之二打工仔,氣吞山河。五金佬說,部份大公司不怕支付高額「買關錢」打通關係,路路暢通貨如輪轉,生意越做越大。

江湖傳聞孰真孰假不易考究,客觀事實是公司為幫補業績不得不接其他速遞公司外判出來的送貨生意,利潤少了一層,工作倒越來越忙,「以前一區一日送六、七十票,之後變做一兩百票」。有量變亦有質變,收到的貨件出乎意表,「工程系訂嚟做工程嘅machine,百幾kg一個」,五金佬屈指一算,重量差不多等於叫他舉起兩個自己:「點抬上van仔呀,黐撚線,奧運咩!」

外判小隊見形勢越來越不對勁,嘗試承包其他公司的速遞服務,但接觸得到的都是豬頭骨,「人地俾你嗰啲都係判上判上判,佢翹埋對手乜都唔做已經食咗一部份錢,你仲要貼埋油錢俾佢,做唔過。」

無法餬口,兄弟幫也要散檔,五金佬又要另謀高就。漂流四方,有時不是因為自己屁股尖,而是椅子斷腳倒塌,容不得你坐定。

死結:「行內太少公司工,太多街車」

兜兜轉轉,五金佬現時在某糧油雜貨公司落腳,開五噸半貨車,月薪11,000元,閑來在貨倉裡玩貓,尚算寫意,只是不知可以寫意到幾時。美食博覽將至,年尾又有工展會,他估計到了旺季工作量將會大增。

綜觀同行速遞公司,他每週55小時(假如沒有加班)已不算工時長。五金佬知道有大公司要員工朝八晚八,每日12小時工作,一星期必定衝破60小時,薪金是比較高,但沒有生活。也有日資公司的司機每日做11小時,都不輕鬆。注意,上述純屬合約上的工時安排,將實際加班也算進去之後,情況更慘烈。

經歷過幾次外判工作,五金佬認為速遞業界待遇不佳是結構性問題:「行內太少公司工,太多街車。外判文化根深蒂固。」隨手可以找到人外判工作的話,老闆自然樂於丟下要附帶責任的僱傭關係。那你怎麼辦?「考多幾個牌囉。」他打算繼續磨練騎兵技術,能開16噸貨車的話按行情看月薪起碼有15,000元,要是開得到24噸貨車更至少有21,000元。車越重,技術要求越高,司機泊車、轉彎、倒後也更要拿捏準繩,手底之下見真章。

政府立法無期,師兄尚未團結,展望將來,下一餐飯暫時還須自求多福。

(全文完)

 

惟工新聞推出標準工時計算器,你試過了沒有?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