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言起行】埃及:民主革命與階級鬥爭緊密相連

15/04/2014 - 11:24am
Share

Number of views

2565

2008年4月6日,埃及重要工業城市大邁哈萊(El-Mahalla El-Kubra)紡織廠工人展開罷工,抗議低工資及糧食價格上漲。當時穆巴拉克領導的政府以高壓手段制止並對付罷工工人。為了支援大邁哈萊罷工行動而成立的社運組織「四月六日青年運動」,是積極號召埃及民眾於2011年1月25日上街抗議的團體。爆發於2011年1月25日的埃及革命,在18天內推翻穆巴拉克政權,工人運動在這場革命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埃及於2011年革命後三年來經歷了武裝部隊最高委員會掌權、穆爾西大選勝出執政、軍方通過政變再次掌控大權,及群眾示威此起彼伏與當權者殘酷鎮壓等持續不斷的動蕩。埃及工人階級與底層人民爭取真正民主與社會正義的抗爭不曾停歇,無論是穆巴拉克、穆爾西,還是軍方,掌控政治經濟實權的統治集團不斷以種種手段壓制革命力量發展,社會矛盾卻也不曾減緩過……

2013年6月30日爆發聲勢浩大的反穆爾西示威浪潮後,埃及軍方為了制止示威浪潮「失控」,發動政變推翻穆爾西政權,建立一個軍方主導臨時政府。軍方以打擊穆斯林兄弟會「恐怖分子」的名義,對一切反對軍事政變的民間力量進行殘酷鎮壓,並鼓動狹隘民族主義情緒去鞏固民眾對軍方的支持。軍方領導阿蔔杜勒-法塔赫.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於2014年3月26日正式辭去國防部長一職,以為他競選總統鋪路,成為2014年5月總統大選的最大熱門。

塞西:埃及的拿破崙三世?

塞西和埃及軍方於2013年政變時聲稱他們站在革命的一方,並以革命的名義鎮壓穆斯林兄弟會及一切反對軍方的民間力量。塞西領導的軍方在鎮壓工人運動時,一點都不比穆巴拉克或穆爾西來得遜色。穆爾西被推翻逾九個月後,工人和窮人貧困潦倒的生活,與住在守衛森嚴豪宅內的富豪將軍形成強烈對比。貧窮、失業、通貨膨脹,還有頻密的停電,繼續纏繞著底層人民。塞西呼籲埃及人民「努力工作」,也就是不要示威和罷工!極有可能在大選中勝出當上下一屆埃及總統的塞西,看來將不會讓埃及工人有好日子過,工人將被逼「努力工作」,但是他們的勞動成果卻不歸於他們。。

1848年法國二月革命推翻七月王朝後,奪得政權的自由派資產階級建立第二共和國。拿破崙一世侄子路易.拿破崙於同年的總統選舉中以壓倒性票數勝出,成為第一任法國總統。拿破崙三世後來又挾著人民對他的支持於1851年12月發動政變,並於1852年11月的公投中獲得96.9%選民支持他稱帝,是為「拿破崙三世」。拿破崙實行獨裁強權統治,逼害政治異議,重振法國的「國威」,並以窮兵黷武手段去建立法蘭西殖民帝國。聲稱支持埃及革命的塞西,意圖借助埃及人民對他的支持,用選票去實現他名正言順掌控大權的野心,也同時滿足埃及統治階級及眾多被狹隘民族主義沖昏頭腦的人所想像之重振國威。塞西登上總統寶座之路,的確充斥著拿破崙三世的影子……

工人階級抗爭將是「塞西盛世」的最大阻力

2013年7月軍事政變推翻穆爾西後,埃及民族主義者、自由派政客一窩蜂支持軍方掌權,塞西搖身變成像納賽爾那樣可以拯救埃及的民族英雄,被人寄予厚望會為埃及經歷三年動盪後帶來繁榮盛世的圖景。不過,無論是舊建制內實力期望恢復穆巴拉克時代舊秩序的圖謀,還是被狹隘民族主義沖昏頭腦支持塞西盛世的遐想,抑或是塞西正在發著的拿破崙三世之夢,卻不會順順利利如願以償,但其所面對的最大潛在阻力,並不是正被軍方逼入窮巷的穆斯林兄弟會,而是工人階級的抗爭。塞西若當選總統,將面對一股不輕意屈從於資本霸權的工人力量。

埃及工人在穆爾西垮台後過去多個月來,不斷為了爭取提高工資及改善工作環境而展開罷工抗爭。埃及政府的鎮壓,並未平息工人的躁動,反而促成更大力度的反抗。

最新一波的工人罷工抗爭浪潮於2014年1月爆發,紡織廠工人、鋼鐵工人、公務員、巴士司機、嘟嘟車司機、醫生、牙醫、藥劑師、記者等,都已進行過罷工。各個領域的罷工工人有不同的訴求,不過最普遍的就是要求提高工資,要求政府確保所有工人都享有最低工資。埃及政府於2013年9月決定於2014年1月1日將政府雇員的最低工資從每月700埃及鎊(相等於102美元)提高到1200埃及鎊(174美元),但最終只有三分之一的政府雇員獲得加薪。工人不滿政府拖延落實最低工資,而且政府部門和私人界別的大多數工人都無法享有最低工資,因此罷工。

工人抗爭的升級促成臨時總理哈贊姆.貝伯拉威(Hazem Al Beblawi)領導的內閣於2014年2月25日總辭。

開羅巴士公司的42,000名雇員於2014年2月展開罷工,癱瘓了首都的交通。巴士司機最後爭取到加薪,但是他們的薪金仍然低於政府頒佈的最低工資。

50,000名郵政工人於2014年2月23日展開罷工,要求落實最低工資制。盡管政府逮捕郵政工人領袖,但是無法阻止工人繼續罷工。

在工人階級抗爭的重鎮—大邁哈萊,來自多個工廠約20,000名工人於2014年2月進行罷工,成功爭取到年終花紅,也逼使廠房辭退惡名昭彰的公司總裁。埃及各地紡織廠工人繼續為最低工資而抗爭。

自納賽爾時代開始,經過了之後薩達特、穆巴拉克、穆爾西到現在的臨時政府,埃及政府對工會的打壓未嘗停止。塞西打壓工人運動的手段,絕對不比他之前的當權者來得軟弱。埃及軍警於2013年8月武力鎮壓蘇伊士一家鋼鐵廠工人的靜坐抗議行動。2014年3月,一名高級軍官威脅一家陶瓷廠的工會領袖簽署辭職信,否則將被秘密警察以恐怖主義罪名扣查。

埃及2,700萬勞動力當中,只有380萬人是親政府工會的成員。名義上他們是新最低工資的受惠者,但實際上大部分卻無福消受。埃及的親政府工會支持塞西競選總統。對於異議的工人運動,軍方一概將他們打成穆斯林兄弟會支持者,指控他們涉及恐怖主義活動。未來的塞西政府,將會是一個不能容忍工人罷工的反工人政府。可是埃及工人運動將不會輕易屈服,而工人階級聯合起來的反擊,恰恰是對軍方霸權來說最可怕的威脅。

源遠流長的工人抗爭傳統

埃及有著歷史悠久的工人階級抗爭傳統。第一個工會「香煙制造者同盟」成立於1900年,工人是20世紀初反抗英國殖民統治的先鋒隊。碼頭工人曾於1947年為了聲援印尼人民的獨立鬥爭而抵制穿越蘇伊士運河的荷蘭船隻,發揮國際主義精神。埃及工人於1977年薩達特執政時期發動「麵包起義」,抗議薩達特政府聽從世界銀行和國際貨幣基金指示取消糧食津貼。在穆巴拉克執政的30年內,罷工總是遭到暴力鎮壓,工人運動處於低潮,但是抗爭的火焰並沒有熄滅。資本主義經濟造成的社會財富不斷向上集中及貧富差距日益擴大,為埃及社會埋下不少階級鬥爭的火藥。

2011年推翻穆巴拉克政權的埃及革命,跟大邁哈萊自2006年開始間斷發生的紡織廠工人罷工抗爭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埃及爭取民主與社會正義的革命鬥爭前景,一直都跟工人運動命運緊扣。

(原文出自作者網誌。)

相關日誌
埃及:529人為一人之死償命?

Share

朱進佳,馬來西亞檳城人。曾在大學時期因反對內安法令而被停學,2011年在《緊急法令》下被政治拘留。曾擔任過人權組織人民之聲協調員。目前為馬來西亞社會主義黨中委。個人網誌是《安那琪的文字烏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