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公社】救了難民足球員 體壇還是專制者增加影響力平台

03/04/2019 - 8:31pm
Share

編按:還記得2010年的阿拉伯之春嗎?當時突尼斯、埃及、利比亞、巴林、敘利亞等國紛紛爆發大規模反政府示威。最終突尼斯和埃及變天,利比亞和敘利亞在各國軍事介入下至今仍然一片混亂,但當中有一個國家,好像什麼事都沒有發生。

那就是巴林。

惟工編輯印象最深刻的一張新聞圖片,就是當年巴林軍警開槍射殺示威者,其中一名死者的屍體,身上彈孔密密麻麻。

沒錯,那次革命被血腥鎮壓了,沙特阿拉伯及阿聯酋分別派出1000和500名軍人協助鎮壓,而西方世界亦沒有什麼表示。也不奇怪。巴林是主要非北約成員,是美國第五艦隊的母港,近年英國亦在該地設立了海軍基地。

巴林雖然是君主立憲制國家,但國王掌握巨大權力,包括指揮軍隊、任命所有參議院議員以及解散民選的眾議院等。由於王室及政府要務皆由遜尼派穆斯林出任,國內什葉派民眾長期面臨就業、教育和司法歧視,異見者更被長期迫害、虐待和囚禁。

以上種種,讓我們了解到為何有足球員會反對巴林王室成員,亦是現任亞州足協會長薩曼(Salman Bin Ibrahim Al-Khalifa)續任:對國際體育運動的投入不應成為專制者粉飾形象的手法。惟工新聞轉載運動公社這篇文章。


一年一度一級方程式巴林站舉行前夕,《衛報》刊載了據說是當地政治犯在獄中撰寫的文章。這位女政治犯叫Najah Yusuf,據說因為在2017年於網上表態反對巴林主辦一級方程式賽事而被捕。她在被捕後被虐待和性侵,令她不得不認罪。最後以損害國家名譽和令國家的利益和形象在海外受損為由被判入獄三年。

F1巴林站由2004年開始。2011年一屆因為「阿拉伯之春」觸發巴林國民上街抗爭而停辦一屆。巴林政權沒有因人民上屆而被推翻。但因為政權異常強硬的鎮壓手段,自從2012年巴林站賽事復辦以來,一些人權組織和部分西方媒體都會在賽事前夕提出對巴林政府的質疑,算是在巴林年度最大的形象工程舉行前令巴林統治當局尷尬。

近月巴林亦因為流亡澳洲的足球員Hakeem al-Araibi 而受到國際足球界關注。Hakeem al-Araibi 曾參與反政府示威,後赴澳洲申請難民資格。而巴林政府就對他進行缺席審訊,以襲擊警署為由判他入獄十年。去年底Hakeem al-Araibi 到泰國渡假時卻因為巴林對他發出了國際通緝令而被泰方扣留。原本泰國方面極有可能將這位在澳洲效力半職業球員的難民球員遣回巴林,但在澳洲各地的足球界人士聲援下,Hakeem al-Araibi 得以返回澳洲並取得當地公民資格。

諷刺的是,Hakeem al-Araibi得以返回澳洲雖與包括澳洲足協的澳洲足球界大力聲援有關,但澳洲足協卻表明會在四月初的亞洲足協會長選舉中支持本身是巴林王室成員的現任會長薩曼(Salman Bin Ibrahim Al-Khalifa)。既然薩曼是王室成員,巴林政權對異議者的打壓和他總不可能完全脫得了關係。澳洲足協視他為亞洲足協會長的最佳人選,無異是在告訴巴林的統治集團以至是其他專制國家的統治集團:對國際體育運動的投入和支持確有助於粉飾專制者的形象甚至減少他們在外要面對的壓力。難怪Hakeem al-Araibi 和為營救他而出力甚多的基力‧科士打都因此發聲批判澳洲足協。

由於早前表明有意挑戰薩曼的兩名對手已先後退出選舉,薩曼已篤定在四月初的改選中順利連任。儘管在Hakeem al-Araibi 的事件上巴林政權賠上了形象,但似乎牽涉到具體利益權位時,尊重人權與否還不是重要考慮。

Share

運動公社運動從來不是場上較技那麼簡單。運動公社關注的,是運動和政治、經濟之間的關係和與運動相關的種種不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