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致力反歧視 曼德拉病逝享年95歲

06/12/2013 - 1:35pm
Share

Number of views

1912

【惟工新聞】結束南非種族隔離制度的代表人物曼德拉昨日於約翰內斯堡家中病逝,享年95歲。他從事反對種族隔離運動,自六十年代被政府長期監禁,獲釋後於1994年獲選為實施不分種族普選後的首任南非總統。曼德拉因推動種族和解廣受尊崇,曾獲頒諾貝爾和平獎,但他亦被批評為當權後推動私有化政策加劇貧富懸殊,違反選舉承諾。近年南非排外情況惡化,曼德拉夢想的種族團結,恐怕出現裂痕。

█ 曾倡武力抵抗 被囚廿七載

曼德拉1918年出生,曾祖父是騰布王朝的國王。他在1943年加入非洲人國民大會,反對白人組成的國民黨推動種族隔離政策。面對政府的血腥鎮壓,在警方殺害69位黑人的沙佩韋爾慘案(Sharpeville massacre)後,1961年曼德拉建立了民族之矛(Umkhonto we Sizwe),成為非洲人國民大會的武裝力量,宣言「我們會用槍跟他們說話,直至種族隔離永遠消失」。翌年因涉炸彈案被捕,在答辯裡直言「我與同志們意識到暴力在南非實屬難免。在政府持續以武力拒絕我們和平訴求的情況下,堅持非暴力是不切實際的」,其後被判終身監禁。

八十年代,南非政府開始與黑人商人合作,提供大筆貸款,同時亦對曼德拉釋出善意,總統博華(P.W. Botha)在1989年親自與他會面,並為他倒茶。1990年,曼德拉獲釋,繼續與政府談判。

九十年代初,反對種族隔離的行動仍然屢遭襲擊,非洲人國民大會曾組織南非史上最大規模的罷工抗議,但曼德拉其後放棄街頭路線,與當時總統德克勒克(Frederik Willem de Klerk)恢復談判,以廢止祖魯族傳統武器及保證白人公務員留職為條件,換取全民普選,並在1994年大選以六成以上得票就任總統,壓倒僅得兩成得票的德克勒克。

「私有化是根本政策」

曼德拉在競選期間打出滅貧旗幟,提出「重整與發展計劃」(Re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Program),承諾興建100萬間住屋,重新分配全國三成優質農地,提供免費普及教育,以及擴大食水和電力供應,獲得廣大支持。當選後,相關承諾一一落空,曼德拉任內興建的廉價住屋只有4萬間,只及原定進度的4%,而且質素被形容為「草原上的茅廁」。電力供應亦以大企業需要優先於一般家庭。「重整與發展計劃」由主張市場主導的世界銀行顧問和南非官員制訂,強調公共服務由企業提供,缺乏政府承擔,最終導致失敗。曼德拉任內接受澳洲記者John Pilger訪問時稱「私有化是根本政策,你要去欣賞」

除了民生政策落空,曼德拉競選時由政府接管銀行與金礦的經濟承諾亦未有兌現。索羅斯2001年曾指出「南非已落入國際資本手中」。南非現時貧富懸殊嚴重,失業率近25%,人均壽命由1994年曼德拉上任時的62歲下跌至2011年的55歲。

隔離停止二十年 族群紛爭再燃

不過由於局勢相對穩定及經濟持續增長,當地依然吸引鄰近非洲國家的移民與難民流入,但排外情況持續惡化。非洲移民及社會中心(African Centre for Migration & Society)數字顯示,去年有140人死於排外衝突,另有250人受傷。原籍莫桑比克的士多東主馬維拉(Miro Mavila)接受傳媒訪問時,讚美已逝的曼德拉「讓我們團結」,但亦表示對在南非的生活感到恐懼,「我知道曼德拉不希望見到這種事情發生」。

相關報導:
他是曼德拉 不是Beyond 

https://www.facebook.com/photo.php?fbid=575804819169303

Share